系列专题:研究80后
人物档案:
姓名:彭娟 年龄:27岁 籍贯:武汉 职务:我们的咖啡小馆老板 在台北一路上,分布着大小咖啡厅和酒吧约20家,从外面看,彭娟的店并不出色,但这家只有7张桌子,20多平米的“我们的咖啡小馆”,生意却一直很好。一到晚上,门口就停满了车,走进店里,都是清一色的年轻人,客人都是懒散地躺在沙发上,自顾自地喝酒或看DVD,对进出的其他人毫不在意。 彭娟的咖啡馆开业正逢北京奥运会,因为同学、朋友带来了不少客人,开局比较顺利。经营3个月后,熟人少了,生意也冷清不少,彭娟只好着手整柜台。 彭娟说,自己是80后,将主要客源定位在80后身上比较现实。她对同龄人的心情十分了解:不喜欢拘束,不关心自己圈子以外的东西,下班后就想自己待着。 “我喜欢什么,80后也喜欢类似的东西,我的店里就有什么。”于是,她咖啡厅一角的书架上,全部是她从家里搬来的杂志、小说。她的咖啡馆内连杯子都没有成套的,客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杯子。咖啡厅内还有一个杯子架,上面有30多个样式不同的杯子,都是熟客自己带来的。 彭娟的小店看似随意,其实全部经过她精心设置。果然,这种风格逐渐取得效果。从2008年圣诞节过后,她发觉这里的熟面孔越来越多,一些80后甚至把这里当成第二个家。加上这里的消费并不高,人均10~30元,很多年轻人隔三岔五就要来一回。 经常光顾这里的熟客王浩说:“除了不会打着赤膊赤脚到处跑,到这里来感觉跟在家一样随便,而且没有家人的约束。” 做的是潮人生意,当家产品自然也不同凡响。彭娟得意地说:“我店里30多种招牌饮品,一半以上都是我自己‘发明’的。” 翻开彭娟店里那本她自己拍照并手写的菜单,会看到一些很奇特的名字,比如“夏日么么茶”、“招牌特调热巧克力”等。 彭娟已经记不得毁在自己手上的咖啡豆有多少了,不过她清楚地记得,由于“品尝”了太多失败作品,她经常会拉肚子。好在她有越挫越勇的精神和丰富的想像力,在路上看到色彩缤纷的霓虹灯,她就根据那种颜色调配出一杯色彩层次分明的饮料,并取个“惊艳”的名字——跳舞拿铁冰咖啡。 “消费环境要轻松,但消费的产品一定要精致,这就是年轻人的消费特点。”彭娟很自信地说,80后喜欢猎奇,自己就得不断开发新产品,满足他们的猎奇心。她的自信得到验证:她所“发明”的饮品,均是店内点击率最高的。 采访中又有客人叫饮品,她边与记者聊天边制作,不到3分钟,一杯外观精美的饮品就制作完成。 彭娟说,最初开店并没有想到要赚多少钱,但经营快一年,效益还不错,不仅收回全部投资,还有所赢利。“如果换一种经营方式,大张旗鼓宣传,可能效益会更好,但那样可能会失去现在的特色。” 谈到今后的发展,彭娟打算先维持现状,看准时机再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