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扶贫创业慈善骗局 从“黑店”套餐到百万投资创业



对于福建农林大学昌融公寓的学生来说,“快客”套餐的外卖电话是再熟悉不过的了。这家套餐外卖店最多一天往公寓送了580多份套餐。这是一家由福建农林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大四学生戴仲明和黄进兴自主创业的套餐外卖店。然而5天前,这家套餐外卖店易主了,不是两人经营不下去,而是他们刚刚获得了100万元的风险投资,将开始新的创业历程。昨日,两人和记者讲述了他们的创业故事。

     从“黑店”开始创业

     戴仲明和黄进兴,都是福建农林大学工商管理专业2005级学生,虽然是同专业的同学,但是两人大一下学期才在院辩论队中结识。“一认识,我们就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因为我们都有创业的欲望。”戴仲明说,之后两人经常在一起探讨创业话题。

     大二上学期,他们开始第一次创业。两人经过市场分析后认为,做快餐到学生宿舍卖,成本不高,可操作性强,肯定有赚头。而戴仲明家开过餐馆,他做菜的手艺也不赖。于是两人开始做快餐外卖,买菜、做菜、打包,全部由两人完成。两人每天做足100份快餐,抬到各个宿舍叫卖。没想到生意还真不错,100份快餐几乎每天都卖光。而两人也从中挣得了一学期的生活费和部分学费。

     “现在想想,当时没有在工商局登记,这样的经营方式很像黑店。”戴仲明说,做了一学期后,考虑到大二、大三功课比较重,便没有再做下去。 

   大四当起了老板

     直到大四开学前,两人开始谋划第二次创业。这一次他们做的还是快餐,经营方式却发生变化,两人做起了老板,雇用师傅、帮手以及送餐员,专做外卖。

 百万扶贫创业慈善骗局 从“黑店”套餐到百万投资创业
     2008年9月,“快客”套餐外卖店在福建农林大学昌融公寓楼下开业,送餐对象主要是昌融公寓楼的学生。为了吸引顾客,外卖店承诺:接到点餐电话后,15分钟内送达,否则餐费全免。

     戴仲明告诉记者,做出这样的承诺他们是有底气的。由于快餐店就开在公寓楼下,从快餐店到学生公寓楼步行只要5分钟时间。但是让他没有料到的是,开业前几天,由于忙不过来,每天免费送了好几份快餐。

     “当时我们做得还不够熟练,比如菜做好了,分菜、打包的速度不够快,导致在规定时间内无法送到顾客手中。”戴仲明说,随后总结经验,整体配合默契了,承诺终于兑现了。“后来有学生给我们打电话说,现在还想再吃到免费快餐真是太难了。”

     由于送餐及时且品质有保证,“快客”快餐店第一个月就实现了收支平衡,到了12月底,两人收回了创业成本3.6万元。 

  一个鸡腿引发的危机

     真正让“快客”深入人心,却是缘于一次危机。2008年12月初的一天,由于冰冻鸡腿没有完全解冻就拿去卤,导致卤汁没有深入鸡腿内部,一名吃了鸡腿套餐的学生认为鸡腿没有煮熟,就拨打了工商局投诉电话。工作人员随后到“快客”店了解情况。

     虽然最后的调查结果表明,卤鸡腿没有任何问题,但是戴仲明和黄进兴还是上门给这名投诉的同学道歉。不光如此,当天购买了卤鸡腿饭的100多名顾客都得到了全额退款。

     这件事后,打电话到“快客”点餐的学生更多了。最多的一天,卖出580多份套餐。

     获得100万元风险投资

     2月25日,戴仲明和黄进兴把“快客”套餐店转手了。听说的人都很不解:生意这么好,怎么就转手了?原来,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两人已经获得了风险投资100万元,目前两人正把所有精力投入新的创业中。

     关于最新创业的具体详情,两人称细节不便透露,但是他们表示,3月底,一家“公司制”快餐店将在福州市面出现,这种快餐模式将是福州、乃至全省第一次出现。

     戴仲明告诉记者,之前自己做的是个体快餐,而“公司制”外卖快餐店的特点是制度规范化、生产规范化。按照戴仲明的计划,3月底,一个配有生产基地、快餐配送点的“公司制”快餐公司将会开始营业,主要针对写字楼市场。“我们要做成面包连锁店的模式,统一生产,再分配到各个外卖配送点,由配送点上门为顾客送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73680.html

更多阅读

顾海冬:从无名小辈到商家大贾

  市场经济潮起潮落,商场如海,竞争取胜的手段千姿百态,风情万种。最近读到一个摔掉铁饭碗自力更生成功创业的故事,委实让我感动。他在商海几经沉浮,4年赚数百万,从无名小辈到商家大贾。他的成功秘诀是什么?  他叫王少山,中专毕业后被

百万美金盈利者谈交易 大思路做小吃店从经营不利到盈利百万

     大思路做小吃店从经营不利到盈利百万 这家小吃店曾经开了关,关了开,数年中在山西、新疆辗转。直到2000年,它才来到山东章丘,投资十几万元开始了连锁之路。两年的功夫,样板店成功了,第一家加盟店也成功了,年盈利超百万。一家小吃

创业传奇:从“油贩”到“大款”

  从“油贩”到“大款”的创业传奇     两年前,在佛山的大街小巷,每到周末,就能看到梁泽宇踩着自行车,满头大汗地四处兜售花生油。街坊们对他早已熟识,一听到他的吆喝,便团团围过来,跟他攀谈和买油。两桶油,一桶20升,按15元/升算,梁泽

主持人朱丹照片 从5万到过百万 主持人朱丹创富历程

 从5万到过百万,一年间,这位当红主持人的身价随着浙江卫视的改革火箭式上升,牛年春节后每隔数月上涨30%。广电改革前夜,体制内还有多少活力可以释放?    本报记者 王思璟杭州报道   8月18日,杭州一个广告拍摄影棚,汪涵和朱丹“会面

声明:《百万扶贫创业慈善骗局 从“黑店”套餐到百万投资创业》为网友君子好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