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沂蒙老区的平邑县临涧镇8000名妇女通过各类科技培训掌握了一至二项致富技能,她们利用这些技术,发扬沂蒙妇女勤劳勇敢的精神,立足家乡奔富路,形成了增收增效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科技巾帼也能赚大钱!
![下岗女工不寂寞 下岗女工开酒店赚大钱](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225519689301.jpeg)
牛素英嫁给本镇前马槽村的转业军人周均泉后,劝说丈夫放弃国家的安置,回娘家承包了四亩良田,种起了大棚蔬菜,利用镇里培训的反季节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精心管理,严格控温、控湿,并且大胆引进20多个新、优、特良种进行试种,取得了成功。三年来,每年收入都在三万元以上。她种大棚致富的名声传到周边乡镇后,前来取经学技的人络绎不绝,夫妻俩毫无保留地把技术传授给乡亲们,并无偿地将菜苗送给他们。在牛素英带动下全镇30多名妇女也种起了大棚菜,牛素英总是挨个大棚进行查看,手把手地教技术、传管理,使这些大棚每个收入都在万元以上,牛素英自己的四个大棚纯收入也达到58000余元。 提起临涧粮所下岗女工侯贺云,谁都为她感动。由于粮食行业不景气,五年前下岗待业,在家里当起了家庭主妇,“大门不出二门不到”,听说镇里请来养殖专家搞培训,她毅然跑去听讲课,她听得认真,记得仔细。回家后又找来养鸡方面的书籍,刻苦钻研,并跑到别人的养鸡场去观摩,最后下定决心养肉鸡。她与丈夫商量,丈夫恐怕太冒风险,万一养不好,不光孩子上学的学费难筹,十年八年的也翻不了身。但她坚定了一个信念,只要有信心、恒心、耐心,没有干不成的事。她又跑到镇上找妇联,在妇联的帮助下,贷款5万元,第一批从“六合集团”进了2000只肉食鸡,经过她严格防疫,精心喂养,第一批仅40天就销售出去,粗略一算,净赚4000元。这下她心里有了底,第二批进了4000只,出栏后净赚10000元,就这样,她每年养鸡四茬,纯收入都在30000元以上,已成了全镇小有名气的养鸡大户了。 “去周玲大酒店”已成为临涧人改善生活、招待客人的好去处,因为这里的饭菜上档次、服务好、价格便宜。 周玲原来是个农家女,初中毕业后在小山子村刨坷垃。临涧经贸园区开发时,受到启发:经济开发外地客商肯定引来不少,再加上本地是花岗石之乡,外来人员吃饭相当不方便,她便与家人商量,要到开发区办饭店,刚开始家人不同意,一个女孩子家出头露面不好。但她认准的事,谁也别想更改。随后,租了两间临街楼房办起了“快餐楼”,一炮打响,邻边乡镇来了客人也到“快餐楼”就餐。为了扩大规模上档次,适应客人的需求,她又购买了一幢三层的沿街楼房,派厨师外出学习,自己也到县城的大酒店学习现代化的管理方式,不断更新饭菜花样,并以自己的名字当招牌,取名“周玲大酒店”,这下更火了,来往的客人络绎不绝,从早晨忙到深夜,每天进账不下千元,年创利润15万元,上交税费8万元,因此周玲的名字传遍了整个山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