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电视、翻开报纸,难得能看到几次茶叶类的重大新闻。也许,这是件好事,因为经验告诉我们,一旦有了引人注意的茶叶新闻,多半都是安全质量出了问题。比如2004年的茶园打禁用农药,2005年的立顿氟茶事件以及染色碧螺春事件,等等。难得有几件正面的新闻事件,翻来覆去也不过是茶叶拍卖价格又创了新高,这样自欺欺人且带有娱乐色彩的“旧闻”。再去历数一下一年中茶叶类的新闻,给它归归类,除了上述的几种外,剩下的几乎就只有茶博会等等一系列会议消息了。
没有人会去否定,这是一个信息的时代,也没有人去否定信息的价值。也正是因为如此,和以往相比,如今的茶叶类新闻几乎每周都有,甚至天天都有。但是,还是因为这是个信息的时代,所以,海量的信息会以瞬息万变的速度更新着,而我们茶界所善于制造的信息,往往又多是无用的、缺乏新意和过时的信息。 不知道是哪位“大侠”曾经说过:喜新厌旧是人类不变的特性,所以,我们的生活才充满了变化,才显得丰富多彩。因此,也就有了“时尚”。所谓的“时尚”无非就是不断制造新的话题,引发各种讨论,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和审美观念。倘若某个话题引起了公众的热烈讨论,即使有一些反对意见,甚至一时还得不到广泛的认同,但是,只要话题本身够新,内容又符合时代发展的方向,总有一天,它将脱颖而出,成为“时尚”。 在现代人的生活中,茶叶看上去是很时尚的东西,办公室有茶会,饭店有茶餐,饮料厂有茶饮料,牙膏厂有含茶牙膏,口香糖厂有含茶口香糖,月饼厂有含茶月饼……但是,它的时尚却只是“看上去”的,它只不过是饮料厂、牙膏厂、口香糖厂和其他产品生产商的时尚话题,关于它自己的话题却几乎没有。如果再以时间进行考察,在新茶上市过后到“十一”之前,整个茶界又几乎进入了夏眠时期,不但没有话题,甚至连个人影都不见了,更别谈时尚话题了。 为什么我们开口闭口便是“有着5000年历史的茶叶”,在信息时代里竟然如此沉默?有一种解释是:茶文化作为典型的传统文化,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已经被大众遗忘甚至抛弃,成了小众的文化,在新的时代里,茶文化是不可能吸引太多的关注,不会有太多话题的。乍一看,这样的说法也有它的道理,但是细细想想,却又禁不起推敲。首先,传统并不总是时尚的对立面,很多时候传统本身就是时尚。比如时装上的传统文化元素就并不少见,而汽车、建筑、美食以及各类站在时尚浪头之尖的东西,同样都是少不了传统的身影。说茶文化的传统特性阻碍了它与时代潮流的结合,其根据多半是将传统与守旧或者墨守成规画上了等号。其实,中国的传统文化从来都是不怕变化的,不但不怕变化,而且它的一个突出特点就在于不断的变化,在于能够将一切的形式枷锁砸碎,在凤凰涅槃般的毁灭后获得更强大的生命力,展现出更加绚丽的色彩。因此,茶文化的传统特性不但不应该成为它与时代结合的枷锁,反倒是推动它融入时代大环境的动力之源。 或许正是因为这一点,才让充满了玄幻色彩的普洱茶能够风光一时,在它风光的整个过程中,被强行拉来给它抬轿子的恰恰就是它的传统文化特性。不管是重走茶马古道,还是宣扬普洱茶的保健养生功能,信息的制造者始终在强调它的传统特性和传统文化的魅力,这样做本身并没有错,错就错在做得太滥、太玄了,在真理的道路上又往前走了一步,编造了一堆集体自我欺骗的信息,创造出一种自我陶醉的幻境。林肯曾经说过一句话:“你可以一时欺骗所有人,也可以永远欺骗某些人,但不可能永远欺骗所有人。”果然不出所料,到了今年的4月,普洱茶的美梦醒了,之前被掩盖起来的负面信息如病菌一般迅速扩散开来。面对这样的环境,原先的“麦霸”变成了哑巴,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在制造茶叶话题时,普洱茶现象,确实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传统特性作为茶文化的核心特征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是茶文化拨动时代脉搏的美妙音符,离开了传统文化的牵引,普洱茶的成功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光有文化是远远不够的,离开了科学,打着文化旗号的文化就走向文化的对立面,最终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关于这一点,普洱茶市场的大缩水正是一段深刻的教训。而在缩水之后,面对种种质疑,普洱茶几乎在一夜之间由原来不断放出各种自我夸耀声音的“麦霸”变成了哑巴,没有能力对即使是无理的攻击释放出任何有争辩力的信息,抢占人们的视野,在危机面前竟然表现得无所作为,又让我们看到了它外强中干的本质,这一点无疑是我们未来的话题制造者要克服的,当然,我们在反驳的时候一定要有理有据,用事实来说话。如果背离了事实,只能引起人们更大的反感。讲事实、讲科学、讲文化,是制造茶叶话题不可违背的原则,在此基础上若能够以崭新的、引人入胜的形式主动出击,以便先入为主,让有用的茶叶信息借助社会关心的热点及时脱颖而出,成为公众讨论的焦点,关于茶叶的话题一定不会像现在这么少这么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