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的转型 一个20年“老”媒体人的“苦逼”转型



前方似无路 人影在踉跄

  雨雾袭来 些许泛凉

  一群人执拗 更往山上闯

  悬崖峭壁在前方

  何必撞南墙

  ……  

  大学时酷爱诗歌,汪国真、席慕容看一首想写两首,一堂课上几首就出来了。组织了文学社、进了学通社,然后毕业就一头扎进媒体业,而且是财经媒体(那时候学的是政治但讨厌的也是政治,想着关注它的基础细胞吧),中间有个拿高薪换行的机会(在 TCL、科龙工作过)游了一圈最后放弃了。仔细算起来,今天刚好 20 年,如果5年就算资深,咱只能算是“老媒体人”了。

  其实毕业以来,诗歌基本不写了,因为自己都觉得娇情。这首诗是上月市场部的人请求写的,说《执行官》2 周年了,要登个广告,没有文字,你就写写吧。我说行!就这样对着窗外的“绝致”风景,陪着美编,一句句写了下来,有点苦逼的感觉是吧?

  身上有许多符号:媒体人,的确很“资深”了,现在那些总编们都是当年打交道的对象;营销人?是做了 3 年的企业 PR,6 年的营销杂志运营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了;财经作家?写了几本书虽然是订做的也算对得起自己和读者了,咱是研究微观专业的嘛,这些印迹如果用在个人身上还有高大上的感觉,但用在一个创业公司上,就有点晕了,你是干啥的?

  说实在话,不想创业。采访的时候很留意挖掘他们的苦逼事,也知道这是生性自由的自己未必喜欢的状态。所以开公司 5 年前的动心起念,直到 2011 年才真正全力以赴,就像大姑娘忙着挑着就剩下了一样——既然剩下了就好好自己过吧?!

  在创业的方向上是倒经过认真思考的。一要取势,二是需求,三是能力,四是资源,当初创办“中国营销资源在线”就是取中国制造要迈向中国智造、中国品牌的“势”——固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大势所趋;需求——德鲁克老人家说了“企业最基本的功能只有两个,营销和创新”,而创新需要资源和跨界;能力上,自己毕竟运营过一个杂志这么多年,有大型企业的管理经验;资源上则似乎更丰富,无论企业界、专业服务界还是传媒界都有“丰富”的人脉——做传媒,认识人多嘛!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当初的设计是纯线上运作,因为这样既节约、经济又有数据,还符合时代潮流,但当网站开发出来,发现内容还是自己唯一的长项,其它全是致命的弱点:一流量不足,没有人关注;二资源不足真到用时似乎编织不上;三没有前两者就没有会员,没有会员几个月就要关门。北京同样有个哥们张兴旺开发出类似的网站,结果苦撑了半年关了,现在搞自媒体和培训去了。

  好吧,搞流量。花了半年时间用原创、活动将其全国排名进入全球7万位,google PR 值上到了5,似乎可以了吧;第二块版还是无法补足,因为这牵涉到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如果资源全部免费上,还收什么钱?如果收钱,资源还怎么上?北京那个哥们倒是很多公司都登上了,钱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因此,根本的事情还是无解。除非自己有刘东华(正和岛创始人、原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般的号召力以及李岷(虎嗅网创始人、原中国企业家执行总编辑)遇到金主或者如牛文文(创业家杂志创始人)般做回杂志……也能生存。

  其实,许多现代的网站都是资本下的蛋,要不然以传统产业观来看,现在的京东该关门了,阿里巴巴早几年马云喊一天 100 万的税的时候其实想想营业额才几十个亿(当时比苏宁差得远哪)。但就是这些风险资本硬生生在用未来作赌注推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拼命鼓吹,还真的应验了)。当初与古永锵同学交流创业的时候,他说从搜狐出来,几个人决定从事视频业务后一周内,500 万美金到账了!

  经常会做梦,我的 500 万在哪儿?奇怪的是,很羡慕别人的传奇故事,也知道这似乎是从事互联网创业的唯一之途,但真到自己置身这个角色之时,那种固执的因子就冒出来了:这个模式好不好?会不会对青睐自己的天使难以交待?即便模式好,团队能否闯出路来(许多资金都看团队嘛)?还是等我们验证一下再谈吧!

  在 CHEMBA(中山大学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合办 EMBA)的课堂上,我边听课边计算企业如何估值,是以现金流折现还是以未来预期,结果似乎只有叹气的份(怎么算都不值钱哪)。如果像一个朋友说的用潜在用户群,上千万的企业群概念似乎有些“忽悠”,自己都不信嘛,对不对??

  好吧,用黄宏生(创维创始人)同学的话安慰自己吧:“活着才有将来。”既然创业了,先活下来是战略,其它都算屁!于是《执行官》杂志问世了,以紧密智业伙伴的创新联盟第一智业(顾问团)成立了(其实它是智业会员组织),大到营销论坛、中到 CMO 精英沙龙,小到“走进高校公益行”、专家研讨会的活动相继开展起来了——这方面我们是长项!累点、忙点,不算什么,有人气了,有影响了,也渐渐有收入了(多谢老朋友捧场)——为了增加收入,甚至我干起了公关的活儿,帮企业定制书籍!

  又忙碌起来了。活动到来时周末忙碌,安排约会一天可以有六七拨!白天忙完活动晚上要写文章,同时还要认真改编书稿……这样一来,一些朋友们觉得正常了——这才是老段嘛!可不知不觉了也乱了。面对伙伴们和另一些朋友的质疑却万千纠结,我反复告诉他们,我们现在处于什么起点上,未来要往何处去,刚开始大家信了,可半年过去了,似乎还在起点上,而且为了起点上的那点收入更将自己搞得凌乱,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成本。何况,传统媒体越来越不行了,你有多少会员?你的模式是什么?你最缺的是产品哪!……

  各种疑问、建议涌来。谢谢伙伴们的热血、朋友们的关心,这些问题的确让我纠结,让我这个“借烟派”开始买烟抽,有时质疑甚至让我难堪不已,他们在问,老段你的理想呢?你介绍的CMO 一年薪资上百万干脆你也跳去企业吧?有的则小心通过别人告诉我,不看好我们现在的模式,建议困断转行搞个公关公司也比这强……内部的伙伴挑战我:老段,你为什么就不能找找这些企业家朋友拿些投资!你怕什么?你以为人家是傻瓜么?既然是投资他们都会想到风险……

  当时,我看着她,深深地看着她,说不出一句话。我明白她在拿话激我,让我整合外部资源,改变我们在起点上踏步的窘境,跑动起来,而有了钱我也不再像——红岁茶叶创始人姚研成一次当着同事朋友的面的那样——“老段现在做的事 99% 不是他想做的”。她的观点是,如果为了理想而战,哪怕 3 个月而死,至少也轰轰烈烈无怨无悔,可以及时回头!她确实击中我了。其实七天董事长郑南雁也说过类似的话让我振奋了一下:“创业者不要等一切都考虑成熟再找投资者,那样已经晚了。”

  但憋气之后我依然固我,因为不想让朋友因为“同情”创业或者友情而支持我——当然你也可以视为我胆怯不愿承受拒绝和失败。有时实在逼急了,我就大嚷:“好了,就让我自生自灭好了,自助者天助,想让我出去找资金,先过我内心这一关!”

外部的资金不来,内部的经营艰难前行,而且很难避免陷入习惯性陷阱。那些中大型的企业会给予赞助,虽然这并非其核心需求;智业公司虽然个个渴望得到业务,但未必能够匹配资源;尽管创新联盟成立两年来,成员企业在获得品牌、资源增长的同时,也对接了上千万的业务合作(算是小有成绩),但对于想做平台型企业的我们而言,以及更多的会员企业而言,客户基数一直无法放大始终是继续发展壮大的瓶颈。我们应该怎么做?

  而且,真正创业了才发现这真是在颠覆自己。古语有云:书生造反,十年不成。为什么?因为思想丰富,求全责备,多谋寡断;别人是先打枪后瞄准,敢于冒险,文人是相反;生意人是请客户喝酒,我们是相反,里子要面子更要;过去只知妙手著文章、道义担肩上,现在要伸手向企业要钱是一万个不愿意、纠结;再加上书生皆为云淡风轻之辈,难以吃苦,不待见客户,个人主义, 犹豫,互相不服,充满怀疑精神(因此怀疑自己)……这些以往的优点似乎全成了缺点!做企业要什么?敢于冒险,勇于行动,追求客户满意,无利不起早,激情澎湃,全力以赴,追求速度;内部更是有铁血精神,今日事今日毕,不达目标誓不休……这样才算是创业啊!

  一度,我甚至对自己也产生了严重质疑:是不是太过心慈,有妇人之仁——自己周末晚上全安排了却尽量不让同事们加班、周末照常休息;是不是太过理想主义——让员工每年都可以渡假,还要有 10% 以上的收入增长,是不是太突出人情而忽略了公司的本质——我们有生日会、下午茶,加班了可以补休;是不是不会管理——过分民主、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和能力反而忽略了行进的方向、目标与速度;是不是太心慈和婆婆妈妈,对不能完成任务的人总体谅其不易……我把自己定位于架构师,一个看起来时髦的名字;但实际干的却是业务员 + 编辑 + 活动策划 + 推广的勤杂工!旁人眼中,我是那个被奉为企业座上宾、论坛嘉宾的专家,处处与权贵名流喝茶论道,煮酒言欢,以文字指点江山的风云客,其实自己只是那个熄灯后一身疲惫满腹压力的孤独客——在创业的道路上苦逼爬行!

  外表风光,内心沧桑,这是我们两年来创业过程的真实写照!别人都以为我们日子过得舒坦其实我们锅里都快没了米!一个客户离开了我们会难过好半天,因为觉得已用心提供超值服务。为了帮助客户,我们会无条件帮其邀请最牛逼的资源,免费为其提供决策建议,免费介绍客户,甚至帮助其写一篇软文、买一台彩电……我们不觉得委曲只觉得幸福,因为觉得能让别人信赖、依靠,能帮助别人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但让我张口谈合作要钱似乎难比登天!好不容易张了口别人一为难就说麻烦就算了,即便心中不平……好不容易,有一次我对一家企业的品牌总监说,你们企业有时在逼良为娼,真心对你们的媒体你们视而不见,爆你们黑料的记者你们却急速送钱,只因为你们有危机公关费用!

  牢骚归牢骚,话也仅到此为止。而且,奇异的是,即便苦逼,但我们经常快乐,经常会制造出独特的幽默感:一次同事错定了昨天的航班。在会议上渐渐变得严厉的我反倒没有生气,只是静静发了一个微信:“我的飞机昨天飞走了,谁能告诉我为什么?”引来众多朋友慰问,当时觉得很幸福哦。

  还有一次,某公司担任副总裁的一位朋友问我的目标是什么时,我停顿了一会儿,狡猾地说:“我的目标是让同事们都有想走就走的旅行!“他当时肃然,我内心却汗然。其实虽然我真是这么想的,但那是远远的理想。他知道我的境况,骗得了谁呢?传统媒体唱衰的消息一遍遍在眼球中掠过,硬生生刺疼你的心,虽然我们说我们不是媒体,而是将媒体视为工具的全媒体资源整合平台,但这些消息会加重我们前进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我们向何处去?是否有能力迈向成功?我们还要坚持多久才能迎来转机?……

  感谢刘东华!这个时候(2012 年)创办了正和岛,一位更资深著名的财经媒体人也踏上了创业路途,而且他构建的也是高端商务社交圈子。正和岛的迅速崛起树立了标杆,也让我们的目标变得具体可视:是的,我们建设的是CEO/CMO 的高端商务社交平台,以营销创新为大主题,以商务促进为纽带,也就是说,我们更突出主题性和商务性!北有正和岛,南有创新联盟,他让企业家打滚,我们让创新智慧化。有了!

  《传习录》中王阳明说:“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意思是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要达到知行合一确实需要境界和不断的修行。尽管方向清晰,但与思路、运作和团队的磨合依然在继续,办企业不是一组要素的简单综合,而是必须和时间一起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使我们与客户形成有序的互动,道路才算探索成型。

  尽管两年来,第一年实现上百万元的业绩,去年也实现了业绩倍增,今年更制定了再倍增的目标,但我深知,实现对目标顾客的持续增长并达到一定基数后我们才能略微松一口气,毕竟,我们还在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团队有待进一步增强、模式需要更为清晰、流程需要制定、验证并固化和客户需要不断扩充……同时,我们的资金似乎依然不足于支援我们向着理想目标加速迈进。看来,骨感的现实还会持续相当一段时间。但我们的心似乎开始定下来了,这令人安慰。

  现在的我还在写微信和卷首语,案头还有一本书籍在审改——因为这是我的特点和武器(我要开始闭关了);我还在见很多企业,帮助这些企业家和总裁们解决各种需要(帮助他们引见专家或跨界精英,甚至帮他们介绍定制家具),这些令我的时间更为忙碌和碎片化,甚至一段时间出现游移,但我清楚重心所在(身在曹营心在汉哪)。http://www.aihuau.com/纵使当前我60% 的时间不是在做自己想做的事,但重要的是,想做的事情——建立一个资源整合平台——一直在心头,指引我和团队奋力前行。

  人生是一个修行。创业更是一种极致的体验过程,它是我选择的愿望和使命。秉持成人达己、予取先予、对自己和他人负责的做人原则,我们在这条路上痛并快乐着。成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并不是唯一的目标,个人内心的丰富、团队能力的提升、帮助更多的企业成长是我们此行的多重目的。我希望不久的将来,大家认识的我的角色上只有一个名称:创新联盟(盟成网络 - 公司名)创始人。

  现在,网络上晒苦逼的屌丝正成为流行,传媒人的命运正引发更多的感叹与关注。奇怪的是,尽管似乎过程中充满了艰辛,不断有争吵,我现在写起来却似乎没有苦意。是的,从事自己所爱的事业是一件幸福的旅程,我一直将此记得心上。生命不易,因此要选择想从事的事业;创业不易,为理想放弃暂时的休闲没什么委曲可言。创业的路上充满曲折——它不可能一条直线,关键是,我们是否行走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这句话,对于许多奋战在传媒行业或将要离开的人士而言,我想同样适用。

  之所以把这些写出来,是想在两周年之际回应同事们的疑问:我们是谁? 我们在哪儿?将往何处去?这三个问题指引着我们未来的道路,即使太多的过程细节,可能让我们一时忘记这份初心——但它始终萦绕在心头。借此机会,还是要感谢两年来一直鼎力支持的众多朋友,他们是(不分先后哦):姚研成、吴长江、贾锋、徐新建、吴勇男、林孝发、李连柱、陈荣华、李骏、文军、石勇军、俞雷、卜扬、罗斌、欧阳熙、尹乐琼、陈亚东、孙利明、张彬、王漫,还有魏来金、王郁斌、王凌志、赵辉、梁旭朗、杜建君、侯定文、金釜、娄向鹏、王成莹、黄江伟、陈艳玲、韩锋、杜国峰、王涛……还有很多很多持续关注、关心并一直在身边给我们温暖、爱和建议的朋友!谢谢你们!

  同样,还要谢谢两年来一直跟随在身边的小伙伴们,即便理想还没有照进现实,即便不知道何处是前方,依然秉持简单盲目的信任,热诚、默默跟随,给予陪伴和鼓励。未来,或许你们要面临许多蜕变——正如我一样——但我们还要彼此鼓励,一起加油,为着共同的目标。

  当然,我们会寻找更多有着同样信念和价值观的天使、投资者、盟友和伙伴。如果你们愿意同船渡,我们热烈欢迎,相信大家的智慧聚集起来,齐力行动,创新联盟才会有更激动人心的未来。我们过去在寻找以诚相待、联盟共赢的伙伴;未来还会以更开放的心态,积极、坚持、追逐。

  最后,还是请你看完这首小诗吧,也算为我廿十年来唯一的一次吐槽(作为一向笑脸示人、坚强示人的我是巨大的突破了)的收尾吧(我的美编竟然为我瞬间显示的“才华”惊艳了一下,哈!二十年了,咱并不觉得老!)

  

  花已谢 果凋零 树病殃

  空谷幽兰,何必话理想

 传统媒体的转型 一个20年“老”媒体人的“苦逼”转型

  滚滚商海船头立

  书生偏要闯市场

  遍体伤 又何妨 自怒放

  

  二岁了,就“二”了

  心所至 情浓烈

  婉蜒崎岖 携手共向往

  纵使清风留不住

  珠江上 有茶饮 有画赏

  友人在 共沧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7655.html

更多阅读

杨澜20年媒体人生:一问一世界

杨澜20年媒体人生:一问一世界>第一部分 第1节:世有疑惑,必须发问(1)世有疑惑,必须发问2010年是我入行20年,也是《杨澜访谈录》10周年的纪念,有一位媒体朋友不经意当中说,今年正好是你的2010。还真是有这个巧合。10年也好,20年

下一个十年:公关人该具备哪些技能

HolmesReport最近公布了针对公关公司的年度调查报告“2015WorldPRReport”,其中一个调查结果显示,未来十年,公关代理公司最看重的技能依次是:社会化媒体社群管理、创意、多媒体内容创作、洞察与策划。而管理或购买付费媒体(paidmedia)在调

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你得学会这三把刀!

北大教授黄铁鹰有一个案例的叫法“海底捞你学不会”、“褚橙你学不会”。我想换个方向,盘点下小米这5年,什么是雷军“你学得会”的第一秘密?我认为有3把刀,也是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必须要见血的3把刀:产品上动刀——爆品战略;价值链动刀—

声明:《传统媒体的转型 一个20年“老”媒体人的“苦逼”转型》为网友我厌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