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盛集团到底有多少资产,股权结构如何,其确切状况现在还不明确。根据柳林县法院引述的重整申请,目前发生债务偿还困难的是“联盛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等12家公司”,这些公司的债务危机是怎么形成的,债务和资产对应情况如何等信息,也都付阙如。
据此前媒体的公开报道,联盛集团的资产总额有“400亿元”“500亿元”“占集团份额90%的煤焦资产就有506亿元”等多种说法,如果这其中任何一个接近真实,相对于“300亿元”的债务总额,联盛都尚不能称“资不抵债”。
如果资产大于债务,仅仅是现金流短缺导致企业不能清偿到期债务,那么通常可选择的方式有以资抵债、以股权抵债、有条件的债转股等许多种,并不一定要牺牲投资人利益减免利息或延展还款期。
目前,由于没有有组织的资产核查和债务偿付排序,联盛“一对多”的谈判格局已使各债权人形成竞争之势,债权人此前约定的“共同进退”恐难执行。
![山西联盛集团重整 联盛集团重整到底为何?](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9264079819294.jpeg)
《中国经营报》记者联系到的一位债权方代表确认,他们已经对联盛停息,据他了解,还有几家银行也先后执行了停息。大家正在做的工作是寻求资产保全,此间的竞争是显而易见的。有媒体近日披露,被欠款1.08亿元的兴业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已经将邢利斌李风晓夫妇起诉到香港高等法院,要求禁止二人处理在香港约3.35亿人民币的资产。
1月15日有接近事件中心的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此间最大的债权人国开行山西分行已于近日和联盛达成和解协议,据其透露,国开行已同意降息,但尚未对外界公布。此前,针对国开行,联盛一方曾做出5套方案与其协商。
不过,记者联系国开行山西分行,对方表示不知道“总行规定我们不能发布关于这件事的信息。”
上述人士进一步透露,山西有意对联盛有关资产进行托管,托管方选中的是柳林本地的两家公司,联盛债务中,涉及当地互保企业12家,涉及金额200亿元左右,其中就有这两家公司。
这种分别应对而后进行债务剥离、资产托管的办法,被指有利于联盛方“金蝉脱壳”——如果联盛确曾有滥用借款的行为或者确实还有优质资产未被债权人找到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