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低价药目录出台出发点是为了保护低价产品尤其是同质化强的普药产品避免出现因挂网采购竞争激烈,价格空间大幅压缩,直至低于企业和渠道营销经营成本,企业没有动力甚至倒挂经营,产品从市场中黯然消失的情况。
但从市场的角度看待低价药目录执行却难免困惑。
第一,低价药目录日均成本西药3元,中药5元,周治疗成本则为21元和35元,月治疗成本则为90和150元。已接近甚至高于不少新药、新剂型的零售价格,考虑到挂网降价因素,实际执行后将会出现一些传统普药价格大面积高过新药的非正常情况。
用更好的疗效、更佳的治疗成本优胜劣汰本是市场竞争的自然法则。规模化普药生产成本本应大大低于新药产品,普药营销经营成本也大大低于新药产品。确保市场更符合客观规律的公平竞争极其重要。
第二,国家制定低价目录时并未充分考虑到不同剂型和使用剂量生产成本的差异,低价药日均使用1支和10支针剂、1片和18片片剂生产成本完全不同。http://china.aihuau.com/新版GMP改造后针剂产品成本大大高于口服产品,实际执行后同样会出现传统普药口服产品利润大大高于针剂产品和新药产品的非正常情况。
第三,未充分考虑到中药和西药产品起效速度和疗程差异造成的药物治疗经济成本方面的差异,中药起效周期长,疗程长,治疗费用成本相对高,经济杠杆的撬动下,实际执行后可能也会出现起效快、治疗成本低的西药在临床应用时反而唱衰的非正常情况。以往很多传统普药百片只有几元钱的售价,很多老慢病患者平均需要长期服用三种以上的药物,也会大大加重慢病患者的支出。
第四,零售价格由企业自行制定,低价药是否还需要参与挂网?还是类似于定点生产?
靠价格和质量突围的新企业还是否有入围的机会?还是更多鼓励大企业中标,而小企业进军零售?
有效保护因市场竞争造成低价药出局,降低民众医药费用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政策出台时更加完善周密、减少市场执行的困惑,更便于新规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和通畅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