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清爽、菜式明确、价格实惠、周遭的人看上去都还像那么回事,绝对不丢份,况且通宵营业,只有港式茶餐厅了。
要了解香港,最简便的办法大约是傍晚时分走进一家人声鼎沸的茶餐厅。
透明门,雪青的灯光,电视声,全场雾气腾腾。精瘦的中年伙计眼睛一抬,不动声色,招呼你卡位就坐,五指一伸抓来五个杯,半透明状的硬塑杯,有两个就重重地搁在你面前的玻璃桌上,玻璃下压着茶餐厅菜单,四周是明黄明绿的胶桌胶椅,墙上贴着明黄明绿的纸条“弛名牛腩饭25元”“潮州打冷15元”,……门口收银处铁定坐着一位肥嘟嘟疑似老板娘的中年师奶,“叮”,打开抽屉,面无表情利落地把零钱丢出来——据说,许多移民到加拿大的香港人,什么都能忘记,一觉睡下,只有这茶餐厅一声叮,总在午夜时响起。老玩童倪匡(著名作家)在旧金山一呆二十年,回流香港,第一时间就是同老友跑到一家茶餐厅,记者问他,他用极不标准的广东话嘻嘻地说:因为喱竇先是香港。(因为这里才是香港。)
人这么多,气味这么挤,全被超低温的冷气镇压下去,小小的茶餐厅里有香港人的精神,那就是实在、灵活、变通、快速、明了、公道、以及各人顾个人的自在,香港人颇以茶餐厅为傲,原因很简单,这是他们自家发明的。茶餐厅的兴起是在二次世界大战后,香港人向住西式文化,但当时只有高级餐厅才有西式食物,而这些餐厅收费昂贵、且不太欢迎华人,为了让更多人以低廉的价钱享受西式食物,冰室及茶餐厅便相继兴起。虽然考证之下第一家茶餐厅在1946年才正式出现,但是现在的茶餐厅,不得了,听说要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
香港地少人多,工作速度极快,价廉物美的茶餐厅遍地皆是,各有各的取胜之道,各有各的招牌菜式,粥粉面中哪怕只有一样出色,照样有人漏夜排队,在香港人看来,只有排队买,那才是对一个品牌的极度赞美和高度认同,如果有时间,有精力,你愿意,呆在哪个出名的茶餐厅门口,准能守候到一两个在此觅食的大小明星,香港的明星太多,地方太小,出名的茶餐厅主比名人牛气,并有合影的大照片,以证视听。
开茶餐厅风险不大,出品有定式,不可定因素少,且投资小,是稳健投资,香港的公务员退休之后的首选工作便是开茶餐厅,有钱的阔太太,除了买珠宝和扫房子,开茶餐厅也是爱好之一,澳门赌王的第四个太太开的澳门茶餐厅,生意不错,丝袜奶茶又香又滑,二十五港币就能与白皙漂亮的四太以及四太的丝袜产生联想,喝下去当然格外神清气爽。
和香港近年的所有事物一样,茶餐厅也在北上,行内传闻四五年前一过气港星花几十万在上海开了一家港氏茶餐厅,刚开时每月的毛利都够他买层楼,真是本小利厚的买卖,当然,这两年,茶餐厅多如雨后春笋,赚钱没有那么容易,茶餐厅之所以热,在北上港人能一解相思之苦,在当地人是港式情怀,对着菠萝油、蛋挞、鲜虾云吞不由就想起了阿飞正传、李慧珍和黄耀明,真是最省钱的意淫空间。
住淮海路用DIOR穿CHANEL当少奶奶的女友带我逛完街,中午时分,兴致勃勃地指着一茶餐厅说:我好喜欢这里!晚上又出主意,不如去避风塘吃蟹!越到北方,这意淫越是强烈。我闺蜜,著名时尚杂志的资深编辑,收入不算顶高,但顶讲品味,第一次从北京到香港出差,激动得不行。
问:您想要吃什么。
答:沙茶牛肉煲、水蟹粥,双皮奶、杨枝甘露、菠萝包、鲜虾云吞面、秘制肠粉、萝卜牛腩、九龙炒饭、咖喱……
笑她,想不到贵为北京品味排名前五百强的你,也就是个茶餐厅水准。
她在MSN上一翻白眼,茶餐厅怎么啦!北京最有品味的人都在茶餐厅呆着。
后来我果然领教了这句话的正确性,到北京出差,约一个新晋男明星做采访,在哪儿谈呢?想了半天,明星经纪人说:XX茶餐厅。进去一看,凌晨一点,该茶餐厅人还不少,有埋头写稿的编剧,有谈事儿的导演,有带着妹妹双语谈情的美国人,有广东话说得豪情万丈的一对港男,总之,看上去在这里呆的人都像是那么一回事。也难怪,国贸附近、CBD中心、通宵营业、无闲杂人等,又没降低明星的身份,惟有茶餐厅是也。
我的老板2000年出差到北京时,回来还会说北京啊真土真土,现在不敢说了,因为首都实在是日新月异,国际化大都市是板上钉钉,把广州抛得不止十万八千里。惟有茶餐厅的事,令他百思不得其解,在他的理解里,茶餐厅就是一个吃快餐的地方,怎么能用来谈事呢?
要怪只能怪广州离香港太近,天天追着TVB的剧集看,拿着八卦周刊指指点点,既没有远看的胡乱爱慕的可能,也没有身处其中的切身热情,结果茶餐厅在广州成了大排档的升级版,嘈杂求其的替身。
“不如到茶餐厅谈……”,这句话如果在北京说,受话者脑里多半跳出一个词,那叫王家卫和葡国蛋挞,如果在上海,则马上想到了鱼蛋和TVB。而香港人则会泛起一个来不及反应的微笑,啊,马经和街坊……还有,我们很熟么?
只有广州人,一听此言,脑内一片空白,“啊……”嘴里吐出四字真言:“不是吖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