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下称“南车株洲所”)旗下上市公司时代电气(03898.HK)发布公告,DynexPower(下称“丹尼克斯”)拟募集1250万英镑用于扩展工厂及偿还银行贷款,南车株洲所拟按所持股份比例进行配股。
这只是一则市场习以为常的配股公告。此时人们更想知道的是,这起国内轨道交通行业首例跨国并购案——时代电气并购丹尼克斯落下帷幕整整一年后,运营情况如何?人们还会将更加疑惑的目光投向南车株洲所,在经历今年7月沸沸扬扬的“人事风波”后,新领导者会将中国科研院所改制和中国电力机车技术创新的“航标”领向何处?
为此,《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通过多方渠道,采访了南车株洲所新任执行董事、总经理丁荣军。
丹尼克斯5年内进入全球前三强
11月2日,南车株洲所咖啡厅。话题从丹尼克斯开始。
“是把丹尼克斯做猪买还是当崽养?”丁荣军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如此阐述他的并购理念。
丹尼克斯,尽管在大功率半导体行业居全球第六位,但企业发展并不顺利,历经数次并购没能走出窘境,再次面临“改嫁”(详见2008年11月本刊刊发的《时代电气并购丹尼克斯》),南车株洲所为此“跟踪”两年之久。
但丹尼克斯部分高管不同意将股权转让给中方——“骄傲”的英国人不相信“中国制造”及“中国人的理想”。丁荣军向丹尼克斯坦陈,“你们有技术、有管理,而我们有市场、有资金,双方有互补优势。我们绝不会像以往一样去搞资本运作,把猪养大一点、养肥一点就卖掉。我们理想是,把丹尼克斯当作支柱产业来培育。”
2008年10月,时代电气与丹尼克斯正式签署协议,前者以约1亿元人民币收购了后者75%股权,拥有了国际上仅少数公司掌握的高压绝缘双极型晶体管制造技术(简称“IGBT”技术)。据了解,除民用装备制造外,“IGBT”技术还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备受业界关注。
并购完成不等于并购成功。通过一年时间在技术、渠道、文化上的整合及资金上的“输血”,并购效果逐步显现。在金融危机背景下,2008年丹尼克斯销售收入与年度净利润不降反升,增长幅度均超过50%。
“今年上半年,这种速度仍然在维持。”丁荣军称他给丹尼克斯的任务是,3-5年进入全球前三强,“第一年是过渡期,叫热身运动;第二年要发力,起跑;第三年,冲刺!”
“我对技术‘家底’更熟悉”
今年7月,南车株洲所原执行董事廖斌因“个人原因”向公司控股股东中国南车(601766)辞职,随后,中国南车下发文件,委任南车株洲所总经理丁荣军兼任执行董事。消息甫一曝出,立即引发了部分媒体“人事地震”的猜想。三个多月时间过去,包括丁荣军在内的南车株洲所新领导层并未向媒体发布任何形式公告。
“低调”,“纳于言、敏于行”,“技术很厉害”。这是外界对丁荣军的大致评价。但坐在《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对面的丁荣军,与外界所言似乎存在一定“误差”。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他往往以严肃的表情思考三五秒钟,随后马上将眉头舒展开,笑着交谈。他的回答喜欢列数字、打比喻、用俗语,深入浅出,言简意赅。
“我曾经对我的同事们讲过两句话:第一句话是南车株洲所缺了谁都可以;第二句话是南车株洲所缺了谁都不行。”丁荣军对记者解释,第一句话的意思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在企业里,曾经有那么多人或离职或被提拔或退休,企业照样前进;第二句话的意思是,企业像跑接力赛一样,需要团队合力来完成,不能缺少哪一棒。
“公司有7000多员工,加上上级领导与家属,有好几万双眼睛在看着我们这套新班子,我们有责任把它带到一个安全的港湾,让它持续发展!”丁荣军说。
1962年出生的丁荣军,历任南车株洲所总工程师、副所长、党委副书记等职,被称为南车株洲所科研工作的“主心骨”,主持或参与了多项科技部、铁道部等重大项目的研究与开发,多项技术打破国外长期垄断。“所里原来的负责人可能在管理上比我强,而我可能对所里的技术‘家底’更熟悉。”丁荣军说。
“大市场还在后面”
从技术起家的南车株洲所目前已成为中国电力机车“大脑”与“心脏”的供应商,而履新后的“丁所长”仍忘不了他当年“一卡车的失败”。
1989年,面对国外机车的技术封锁,他“领衔”受命开发“1000千瓦大功率电机交直交实验系统”,从接受项目到系统成功运转,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烧掉的元器件装满了一卡车运走。
“当时企业销售收入还不到1亿元,烧了几百万啊,这可是利润。那时,老所长鼓励我们:搞科研、搞产业化是有风险的!”丁荣军感慨地称,“我对我的同事们讲,挫折感与成就感都不要挂在脸上,要埋在心里,要成为激励南车株洲所下一个50年走好、走稳、不断壮大的源泉。”
成立于1959年的南车株洲所,在中央决定启动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前一年,即1984年率先拉开帷幕,自断“皇粮”,按公司化运作。目前南车株洲所已发展成为拥有三家上市公司、总资产超过6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其网络控制、变流、安全监控(应用于“黑匣子”)等九大核心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被誉为“中国科研院所改制的样板”。
据《中国经济周刊》了解,曾先后有多位中央领导和部办委负责人对南车株洲所的自主创新给予了高度评价。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曾形象地称,南车株洲所产业发展呈葡萄状,每一颗葡萄,都能做成国内领先乃至世界知名企业。
正是这家承载了太多希望的企业,因为人事变动,以致部分媒体认为这家企业或将面临战略调整。
“我们这几年的决策是正确的,为什么要去调整呢?”丁荣军反问记者。他同时解释,南车株洲所“走好两条钢轨、走出两条钢轨”,实施“同心多元化”产业拓展的战略,不会有大的调整,“但战术上将在某些年份、某些产业上有所变化。”
据了解,南车株洲所2010年的目标是“过100亿”,2015年预计为250亿~300亿元。谈及产业“变化”,丁荣军举例说,今年企业的轨道交通、新材料、新能源三大板块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60多亿元,三者占比分别为50%、25%、25%,但后两者发展较快,三五年内可能就变成40%、25%、35%了。新材料方面的“IGBT”技术、新能源方面的风电等均需夯实基础,长远规划,大市场还在后面。“早弹棉被好过冬”。丁荣军补充道,“我这里说的‘冬’,指眼下的冬天,也指金融危机下的冬天,更指在国际大舞台上的腾挪跌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