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英雄张朝阳:照虎画狐搭建互联网王国



  1964年生于陕西西安,1981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86年考取李政道奖学金,赴美国留学。1995年10月,回国任ISI公司中国地区首席代表。1996年10月,创办爱特信公司(ITC)。1998年2月,成功推出搜狐(Sohu)网站,同年10月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数字英雄”。现任搜狐董事局主席。

  在媒体公布的众多照片中,他嘴唇低抿,眉头轻蹙,眼神专一。他目光锁定的内容过于庞杂,那里有往来穿梭的数据字节,有朝夕变换的头条新闻,有虚拟游戏的刀光剑影,还有网络世界中的无数潮起潮落,风云变幻。他叫张朝阳,今年45岁。

  那年夏天

  夏天傍晚,物理系大学生张朝阳走进清华大学南门。南门之外,日后闻名的中关村科技园区,此时已是万家灯火。

  这一年是1981年,张朝阳尚未意识到他与中关村的长久缘分。他只是单纯羡慕那些明亮的灯火,“对我来说,中关村是一个灯火辉煌的不夜城”。

  事实上,时代的大幕早已在这个不夜城中徐徐拉开。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特意点名说了“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此后,媒体的报道开始关注众多科学家在中关村创业的故事。

  校园之内的张朝阳,每日都从《中国青年报》上读到相关报道,这让他开始勾勒自己未来的蓝图。

  在这个陕西西安出生的年轻人记忆中,清华岁月是一个“苦行僧式的念书的过程”。那个时代,电视尚未普及,流行元素也相对匮乏。他更多的光阴,就是用来读书。

  “我们那个时候刚刚恢复高考制度不久,对于自然科学的学习和追求有一种宗教式的虔诚”,张朝阳将这种虔诚贯穿大学岁月的始终。

  每天下晚自习后,张朝阳回到宿舍,和室友们一起用电热器煮方便面。开锅时,香气溢满陋室。这是一天他最快乐的时光。

  那个时候,这个吃面的年轻人不懂电脑,不知互联网,也不知日后的精彩故事。他惦念的仅仅是课本上的物理知识和期末考卷上的成绩。

  他的故事,在1986年夏天发生了转变。

  当年,张朝阳以优异的成绩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并以全国第39名的成绩,考取了奖学金赴美留学。

  初次触网

  从博士到博士后,张朝阳在美国麻省理工一共用了9年时间。

  张朝阳认为他读博的时间比较漫长,但相对于早早毕业的同学,他学到了更多的知识,也更为幸运,“我在麻省理工学院慢慢念,念完博士又做博士后研究,最后等来了互联网”。

  张朝阳初次接触互联网,是在1988年,“从1988年到1994年在做博士论文的时候,我一直都是在网上呆着”。

  1988年的互联网远没有现在的网络丰富多彩,张朝阳初始的互联网,不过是在简陋的操作系统中,一个简单的聊天界面。屏幕一分为二,两个人交替打字。

  网络世界的边缘很小,仅仅局限于麻省理工的校园之内,功用更多是电子邮件和文件下载。

  1994年,张朝阳博士毕业时,网络世界迎来一场革命。浏览器的推出使网页取代了单一的电子邮件。他开始看一些简单的新闻,并为即将到来的求职寻找机会。

  在麻省理工学院念了几个月的物理学博士后之后,张朝阳突然感到学了很多年的物理学并不太适合自己。“在物理实验中,我发现,我是个操作型的人,特别注重结果,不能容忍搞一套理论,而这套理论要在100年之后才能得到验证。”

  此时,他发现了网络的魅力,信息的交互让他着迷。当时美国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的概念,张朝阳开始萌生了一个想法,把这条高速公路修进中国。他开始寻找人生的第一桶金。

  冬季掘金

  为了实现“网络建国”的梦想,1994年,张朝阳写了第一份商业计划书。

  在这个名为“中国在线”的计划书封面上,他用英文写了两句话,翻译过来即“顺应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两个潮流,一是信息高速公路时代的到来,另一个是中国作为全球大国的崛起”。

  话语很动人,但张朝阳依然没有底气,他不知道网站的未来,也缺少资金支持。此时,经麻省理工校方推荐,张朝阳离开物理行业,转为帮助学校的教务长思考中国的环境战略问题,变成了一名外交官。

  交际圈的扩大,让他寻觅到更多的机会。然而融资之旅并不顺利,众多外国客户,并不熟悉互联网,也对遥远的中国感觉陌生。

  1994年,通过哈佛亚洲年会,张朝阳结识了美国人格瑞。1995年,格瑞和其弟弟用100万美元进行融资,在美国匹斯堡成立了一家互联网公司,名为ISI。

  这家互联网公司规模很小,员工仅有20余人,工资待遇很低。但几经考虑,张朝阳还是决定加盟。

  吸引他的是ISI公司独特的服务内容,“这个公司专门整理中国、波兰、俄国这几个新兴市场的商业信息,自动地放在互联网上,供华尔街的投资人士收费观看”。

 数字英雄张朝阳:照虎画狐搭建互联网王国

  加盟之初,张朝阳和ISI公司有一个君子协定,“只干一年,然后自己创业”,他把这次短暂的工作机会视为学习,为在中国建立相似的网站做准备。

  1995年10月31日,美国冬季刚刚开始,张朝阳带着他的网站梦想回国。

  这一天是他的生日。他开始了人生中的一段新的征程。

  照虎画狐

  回国之后,张朝阳才发现,中国互联网建设滞后,近乎于信息孤岛。

  几经辗转,张朝阳在北京电报局申请到了为数不多的互联网账号。1995年11月,在北京万泉庄园的一个小房间内,张朝阳再次联络上了朝思暮想的互联网。

  1996年7月,张朝阳准备成立自己的公司,并开始了融资之旅。张朝阳见到了MIT媒体实验室主任、《数字化生存》的作者尼葛洛·庞蒂,并获得第一笔投资基金。

  1996年8月,ITC爱特信电子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成立。当年10月13日,张朝阳的账户上有了15万美元,这成为公司的启动资金。

  庙宇中供奉的神像几经变换,他曾联系过《精品购物指南》和《小说月报》,把杂志上的内容在网上进行更新,然而此举带来的流量甚微。

  此时,国内的网站开始增多,张朝阳发现“指路”所带来的流量远大于自行更新的效果。于是,他的网站开始模仿国外知名网站雅虎,将互联网上的信息分类索引,方便查询。

  1997年,张朝阳的公司进行第二轮融资时,搜乎成为报告中最重要的产品。有员工提议,搜乎中的“乎”字,应选用中国人比较喜欢的有灵性的动物,“比如说聊斋里的狐狸”。

  最终的方案摆在张朝阳面前供他选择,“可选的一个老虎一个是狐狸,雅虎约定俗成叫老虎了,那我就只能选狐狸了,后来就变成搜狐”。

  1998年,张朝阳的“互联网王国”初现雏形,那只灵动的红色狐狸,也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跳跃进更多网民的视野。

  此间风云

  1998年10月,张朝阳被美国的《时代周刊》评为“全球50位数字英雄”之一。

  和传统的时代“偶像”概念不一样,张朝阳并没有出生入死的经历,也过于年轻,但他身上彰显出的特有的活力,似乎更契合时代的鼓点。

  网民们津津乐道,他在美国融资时的一次经历。一次,张朝阳一天要会见4名投资人,轮到第4人时,天已黄昏,旧金山街头大堵车。到了距会见地点还有7个街区的时候,他将车弃置在一个停车场后,就提着笔记本电脑飞奔着跑到了见面地点,最终拿到了合约。

  这样的经历,充满创业的传奇色彩,也更充满年轻的动力。

  和奔跑的张朝阳一样,他麾下的搜狐在十余年间也一路奔跑从不停歇。而今,搜狐已成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之一,包含新闻、游戏、社区等多方面内容,日浏览量达7亿次。

  从当年的简陋页面到而今的网络王国,网民们见证了搜狐的风云传奇,而搜狐也见证了共和国网络信息的长足发展。(记者王鹏)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80294.html

更多阅读

张朝阳:华尔街还是不懂搜狐

 对于搜狐在奥运后广告收入增长将有所放缓的说法,搜狐董事局主席张朝阳昨日接受专访时向记者表示,这是一个“误读”。张朝阳表示,关于搜狐2009年广告收入增长率将降为20%-30%的说法不正确,因为还存在许多细节及创新项目,搜狐明年到底有

张朝阳:会在搜狐一直干到退休

  有一些PC厂商说,奥运作为2008年贯穿始终的话题,他们只能看着联想一家在这个舞台上表演,而同样拥有“奥运概念”以及网游概念的搜狐,能否走上一条振兴的道路?   从1998年成立到现在,已经在董事局主席和CEO位置上稳坐了十年的张朝阳

张朝阳:打高球老婆孩子早九晚五活得太沉重(3)

 过四十真能不惑?现在,搜狐网创始人、中国互联网的老兵张朝阳频繁而高调地向媒体解释“无焦虑”的精神哲学。他声称,自己没有必要证明更多了,闲时混进娱乐圈,和女明星的绯闻连连,买下大游艇,这位一直活在口水里的互联网CEO,看中国革命史,读

张朝阳:打高球老婆孩子早九晚五活得太沉重

过四十真能不惑?现在,搜狐网创始人、中国互联网的老兵张朝阳频繁而高调地向媒体解释“无焦虑”的精神哲学。他声称,自己没有必要证明更多了,闲时混进娱乐圈,和女明星的绯闻连连,买下大游艇,这位一直活在口水里的互联网CEO,看中国革命史,读弗

声明:《数字英雄张朝阳:照虎画狐搭建互联网王国》为网友想你的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