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连杰福建拜佛 李连杰创业初体验



 在本次采访开始前,工作人员多次叮嘱记者,希望采访时只谈慈善。这很容易理解,李连杰的诸多光环令麻烦如影随形,最近他再次被卷入了“移民”和购买豪宅的舆论旋风中,他不想对此多做解释。事实上,现在的李连杰越来越像个“生意人”,一说起创业思路,便侃侃而谈,他能够轻松随意地列举各种统计数据、分析各国的财务或法律制度,这几乎让人忘了他身后那些八卦,忘了这是我们曾经崇拜的功夫巨星。

  创业者李连杰

  “一上来,我们就‘脱光了’,我把壹基金每个季度的财务报告,支出、明细全都放在网上公开了,我加上马云,加上那么多的企业家,去贪污这一个亿吗?”

  李连杰的学习能力与自我进化能力卓越,他只读了一年小学就被挑选去练武术,此后再未正式踏进课堂;当他10年前刚闯入好莱坞时,曾经要躲在厕所的马桶上背短短的几句英文台词。如今,李连杰走上了创业者的舞台,他需要面对的,不只是复杂的专业知识,还有创业者都会面临的心理考验。

  《北京》:你现在更多的是在接受财经记者的专访,现在你的人生角色、生活圈子已经完全转变了吗?你把多少时间给壹基金,多少给电影?

  李连杰:马云曾经给过我一个身份定位,我非常认可。我现在就是一个NGO(非政府组织)创业者,只有两年多的创业经历,我在试图用企业家的精神、企业的管理模式,去创造一个崭新的社会企业,让慈善变成可持续、简单的事情。我们曾经请贝恩咨询和奥美公司做过市场调查和营销推广,打电话给一些相关杂志联络专访,他们很惊讶,说你不是应该在娱乐版吗,怎么跑社会或者财经这边儿了?

  我想人的一生有很多角色转变,演员只是我人生的某个阶段,现在电影已经谈不上是我的事业了,它变成我的业余爱好了。而壹基金已经不能用时间来计算,分分秒秒都在想着它,我连命都快给它了。

  《北京》:创业者多数都在半路放弃了,你有过这个念头吗?

  李连杰:从来没有。我们确实遇到过很多不解和委屈,每次大家向我诉苦,我就说,别说了,说了困难会更多。但是我们受到的鼓舞更多,越来越多有责任感的媒体,都从不同的角度推动了慈善,全球500强中有几十家都成为壹基金的合作伙伴。壹基金获得了数百万人的关注,我非常感恩。如果有一天我选择放弃了,我会鼓掌,因为这说明,这时的壹基金已经非常专业了,不再需要李连杰了。

  《北京》:为什么不像其他人那样,用私募基金的方式,把财产捐掉去做慈善?这样别人会觉得你很慷慨,也不需要这样操劳。

  李连杰:很多人劝我这样做,但我的理念不一样。我不想像“德兰修女”那样,把自己的爱全部给了社会后就结束了,我的梦想是,即使我李连杰不在了,这个慈善的模式能留下来。慈善是需要可持续发展的,不是一两个人的力量就能完成的事业。我也不是想培养出多少个雷锋,只是想问问,你在这个世界吗?你有呼吸吗?有很多人,在我们的一生中帮扶过我们很多次,我相信这只是一个人的本能。但很多人做慈善时被欺骗了,善良被欺骗是很可悲的事。慈善机构必须有它的公信力和透明度。所以一上来,我们就“脱光了”,我把壹基金每个季度的财务报告,支出、明细全都放在网上公开了,我加上马云,加上那么多的企业家,去贪污这一个亿吗?

  《北京》:两年过去,你摸清自己企业的定位了吗?

  李连杰:壹基金的定位是“社会企业”。一般企业的目标是创造财富,提供就业机会,然后再回馈财富给社会。而社会企业家的目标是公众利益,想办法高效率地进行慈善,是“用善款100万,做300万的事,达到500万的效应”。我希望把慈善制度化。

 李连杰福建拜佛 李连杰创业初体验

  管理者李连杰

  “如果我只是壹基金的形象大使,就没这么多白头发了。”

  这一天,李连杰步履匆匆,上午他代表壹基金接受了思科和神州数码提供的网络产品,下午举办了壹基金进驻开心网的仪式。事实上,自从壹基金成立以来,李连杰一改往日的低调,他曾经不愿被牵绊的巨星身份已经成了他必须利用的资本。与企业家谈判,成了他的日常工作,他甚至比许多管理者都更明白各类商业术语,比如定位、战略、机制、风投。

  《北京》:怎么想到和开心网合作,你上开心网吗?

  李连杰:奥巴马怎么当的总统?靠的是互联网这个现代化的传媒。今年年初在达沃斯时,克林顿把我介绍给Facebook的创始人,帮我传播壹基金。我刚开始蛮担心,怕只在上面发慈善内容不会吸引太多的网友,所以就发了很多我生活方面的故事。我很惊讶有那么多的网友在关注我,关注壹基金,但可惜的是,其中只有不到2%是中文用户。后来我听说中国也有类似的网站,当即就决定合作。

  我经常上网,也上开心网,已经在里面开通了我的主页。开心网有4000万用户,即使只有10%的人关注壹基金,那也会是一个很大的力量。我一直在想,怎么把壹基金变成“我们大家的基金”?我希望不经过包装、简单地把这个理念跟大家分享。我更希望能在这个平台上真正地像个朋友一样跟大家聊聊天,感觉很真实、亲切,就像今天这样。

  《北京》:你四处奔走,看起来更像是壹基金的形象大使,你会参与管理吗?

  李连杰:如果我只是壹基金的形象大使,就没这么多白头发了。我是个创业者,说起来做这件事很豪气,但事情繁琐得令人很难想象,比如前一段时间我们和银行合作推慈善卡,从银行董事局到信用卡部门,中间要开无数的会议。我现在还是个大客户经理,一些海外客户都要我去维护。很多企业家告诉我,企业发展过速就会死亡,但没办法,现在我们必须尽快让它清清楚楚地有一个企业的样子。

  《北京》:你从哪里学习管理知识和经营模式?壹基金的运作,有国际上的蓝本吗?

  李连杰:对比来说,西方很多基金非常专业,虽然创始人早就不见了,但基金却持续了50年以上的历史,CEO换了很多,但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一直在;而亚洲文化则比较含蓄,常以家族或企业管理整个慈善产业链,最终造成了不少困局,慈善产业的发展还处在原始阶段。壹基金希望采取以西方基金经验为硬件,本地文化为软件的第三种模式,这算是一种创新的模式。我们要提倡一种新的理念——人类是一家人,我们要照顾好这个地球。

  我费了好大力气请来了牛津大学、哈佛大学的人才,我的管理知识有限,但我身边的智囊却是全球顶级的。我的要求是,员工除了有爱心,还得懂得扩大

  产业,也因此团队的压力比一般上市公司大很多,毕竟我们只有28个人,而我们要面对13亿人。这时,我们就要寻找“家人”的帮助和支持。

  李连杰说,40岁前的他从来不求人,一生都不去领奖,也不去颁奖,用北京话说是骨子里很傲的年轻人。40岁以后,他上求领导、政要、企业界,下求百姓,为了收他一元钱,说了上万遍。

  悟道者李连杰

  “物质的多少并不能真正影响一个人的开心指数。奥运会升国旗的那一刹那,所有人都放下手边的事情,一起感动得哭,这是精神的力量。”

  像李连杰自己说的那样,他的鬓角已经泛白,而且脸上满布沧桑——这位在大银幕上英气勃发的“功夫皇帝”已经45岁。但为慈善奔忙的李连杰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理解和认可。在种种困难和不解面前,支持他的仍然是他对生命意义的反思和追问。

  《北京》:在壹基金正式运作两年多之后,你对慈善的观点有了怎样的变化?

  李连杰:一个企业必须建立一个价值观,慈善也是一样。今年年初的时候,我在达沃斯论坛与一位红衣主教,也是诺贝尔奖的得主探讨全球的慈善。我们有一个共同的观点,21世纪全球不缺少慈善,但是我们缺少一个信念,就是怎么样找到一种共同的价值观,这种信念可以跨过文化、跨过语言、跨过宗教,我觉得我找到了这种梦想,我们是人类。

  《北京》:很多人把你成立壹基金和你2004年经历的海啸联系起来,那是你思考生命意义的开始吗?

  李连杰:海啸是一个开关,如果那时老天真的让我走了也就走了。所以那一天我一直在思考,接下来的生命就是捡回来的,既然捡回来的就要再一次创业。但这种思考我是从1997年就开始的。人一路对名、利、权、情的追求,这是保证自己幸福快乐的基础,它让我们有安全感。但并不是每一个拥有这些的人都能快乐。我的朋友有财富塔顶端的,也有最底端的,我看到人生百态后,发现人们开心与不开心只是量的区别。有人在为几十万元着急,有人在为几十亿元着急,但感受是一样的,物质的多少并不能真正影响一个人的开心指数。但奥运会升国旗的那一刹那,所有人都放下手边的事情,一起感动得哭,这是精神的力量。

  有一个故事,曾经有个国王,全国家的财富都是他的,他可以无限制地自由恋爱,这样的事情放在你面前,一定会觉得幸福死了,对吗?但他很痛苦,他做了6年苦行僧,悟出了一个让生命快乐的方法,当你把自我的中心消除得越小,就越开心,他叫释迦牟尼。

  我并不是想评论宗教,我只是想让大家感受到这种幸福和快乐。很简单的一个问题,你是人吗?有呼吸吗?我们人类并不缺乏手段,只是缺乏共同的信念。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我们要把它保护好,传给下一代。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80483.html

更多阅读

UFC初体验—“吸血鬼”李景亮拳力制胜 ufc李景亮最新比赛

(为健与美杂志所写,欢迎格斗爱好者分享)UFC搏击赛事中直径为9.8米的八角铁笼,是全世界格斗运动员的心中圣地。日前,新疆小伙子李景亮作为首位在UFC拉斯维加斯大本营比赛的中国选手,站在八角铁笼中央的聚光灯下,摆平了此前七战不败的大卫

李嘉诚教你如何创业 李嘉诚创业启示录

李嘉诚说:当一个新机会只有5%的人知道的,那就叫商机,当有50%的人知道时就不是商机了,只做个消费者就可以了,当80%的人知道时想都不要想了,那已经与你没什么关系啦! 先知先觉成就一生,不知不觉葬送一生!你是能把握先机的人吗?如果是的话就主动

易才集团李浩:创业企业“人才”问题更严重

     创业中最大的问题是什么?资金?商业模式?还是人才?众多企业家纷纷指出,人才是创业的最大瓶颈。在第二届中国人才发展论坛上,易才集团创始人、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李浩分享了中国创新创业人才本土化培养机制的探索与实践,获得论坛论文

李开复 创业领悟 李开复创业的三大疑问

系列专题:李开复离职李开复离开谷歌创业能否避免职业经理人的创业鸿沟。李开复说,我们的赌注就是说我能看得清楚那些工程师、创业者和想法,然后我能把他们撮合在一起,这个我觉得是我可能很少有人能比得上我的  【《中国企业家》网站报

李开复 创业 做零资金创业族,找李开复

系列专题:李开复离职“打工皇帝”华丽转身创办“创新工厂”填补中国“天使投资”空白   日前,最成功的华裔职业经理人李开复从谷歌辞职,单枪匹马去组建“创新工场”,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课题指导、天使投资和人脉支持,这让很多想创业却

声明:《李连杰福建拜佛 李连杰创业初体验》为网友不要命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