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传志:联想的“王”



  一

  柳传志出生于1944年,距离全国解放还有5年的时间,但家境应该算得上不错,祖父是上海一家钱庄的经理,父亲大学毕业后也一直在金融领域工作,最后成为内地在香港创办中国专利代理公司的创始人和董事长,柳传志的母亲是典型的大家闺秀。

  多年来关于柳传志少年时候的描述,从来没有出现过那个时代特有的饥饿之类的字眼。恰恰相反,1961年柳传志高中毕业的时候,他还通过了飞行员素质考试。当然,最后他翱翔蓝天的梦想因为家里有一个被打成右派的亲戚而成了泡影,这件事也成为柳传志早年成长过程中最大的一个挫折。

  之后柳传志在西安军事电讯工程学院学习,毕业之后在国防科委十院十所工作,其中1968年到1970年柳传志被派去广东珠海一个农场锻炼,这件事被不断地提起,或许是因为1968年正是IT巨头英特尔公司成立的年份。这个巧合令柳传志的农场锻炼时间变得耐人寻味起来。但是这件事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是极其正常的甚至是值得骄傲的,因为奔赴广阔的农村,是响应党中央号召的做法。并且,不知道是否是因为主动下乡劳动,两年之后柳传志就到了北京,进入中科院计算所工作。

  之后的几年乏善可陈,在席卷全国的红色浪潮中,有人在上山下乡或者文攻武斗中虚掷着自己的青春,更多的人在迷茫中浪费自己无穷无尽的精力。在那个混乱的年代里,没有人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能做什么。这种情况没有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而立即消失,迷茫和不知所措的情绪还会持续一段时间。柳传志的觉悟,是在1978年。那一年他在《人民日报》上读到一篇关于如何养牛的文章,不知道从何处继承而来的政治敏感让柳传志一下子激动起来,他说这是他感觉到国家政策的风向要变了,会向着务实的方面转变——也就是说,做实事的机会到了。

  如果把这一年放到更宏大的视野中去,我们会发现柳传志因为《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养牛的文章而激动的时候,大洋彼岸两个年轻人在车库里创建了苹果电脑公司。苹果公司的传奇从那一年开始书写,而柳传志在激动过后,仍将继续等待和寻找机会,以及继续做他的磁记录电路研究——从他进入中科院,将近十年的时间里他一直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并且成绩不错,获得了好几个奖项。唯一令他有些遗憾的是,这些研究基本上没有能够实现产品化的机会,研究做出来了,评选结束了,获奖了,就等于给这些研究划上了句号,唯一一次例外是1980年他们做的一个双密度磁带记录器被送到陕西一个飞机试飞研究所使用,这就已经让他们高兴了很久。

 柳传志:联想的“王”

  二

  1983年,柳传志39岁了,在中科院工作了13年,照理说已经到不惑之年,可是柳传志人生中最不安分的时间,恰恰从这个岁数开始了。一开始是静极思动,觉得在中科院做研究和国外距离太大而想跳一跳,正好科学院干部局要人,柳传志就跳了出去。不到一年的时间,中科院计算机所开始改革,开始自己做企业,柳传志觉得这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于是“又赶紧往回蹦”。

  幸运的是,他蹦回来了,而且当时的情况有些两极分化。一方面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社会上开始流传一些诸如造原子弹不如卖茶叶蛋的说法,头脑活络的人下海了,甚至有些人不能称之为下海,他们在外面接一些私活,一天能多挣几十块钱;另一方面还留在研究院的研究员们军心不稳之余,对于办企业的事将信将疑,不太情愿把自己的未来寄托在这样没有承诺的事业上,所以采取了观望的态度,只有柳传志态度非常坚决。于是他得到了传达室旁边的两间小屋,20万元的启动资金、两个合作伙伴和一个副总经理的头衔。北京计算机新技术发展公司——联想公司的前身,就这样悄然地启动了。

  按照购买力来计算,20万元在当时的价值可能相当于今天的200万元,可是如果按照所能购买的计算机来计算的话,20万只能买到2台半计算机,而且一开始的两个合作伙伴也很快就离开了。柳传志虽然很坚定地从一开始就定下了IT这个经营范围,并且很有先见之明地从研究所要到了人事权、财务权和经营权的独立,公司刚刚开始运作的那一段时间仍然是举步维艰的。最艰难的时候,柳传志不得不从中关村进了一些旱冰鞋、录像机之类的稀罕产品在计算所的门口叫卖。

  一直到柳传志认识了倪光南——联想汉卡的发明者。倪光南想把联想汉卡产品化,而柳传志有启动资金,并且希望能通过这样一个汉字系统来带动微机的销售,于是两人一拍即合,开始了长达十年的合作,柳传志担任总裁而倪光南担任总工程师。汉卡在商业上非常成功,前三年就创造了1200万元的利润,当然这和当时中国IT基础薄弱也有着很大的关系,那时候的公司为了销售电脑,不得不从增值服务入手,联想有汉卡,而方正就依靠他们的照排系统。值得一提的是,1989年公司更名为联想电脑公司,也证明了联想汉卡在公司发展初期所立下的汗马功劳。

  “我们在前十年,在计算所公司里合作很好,在中关村是公认的。那时,联想、方正等等公司创造了一个经验,这就是现在我们常说的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一条技术创新道路。联想是企业和研究所结合的典型,方正是企业和高校结合的典型。这条道路现在国家在自主创新的战略方针中也是肯定的,作为产学研相结合的方针,来构建中国特色的技术创新体系。”倪光南后来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这样形容他与柳传志的10年合作。是的,一切都很顺利,1990年联想开始推出自有品牌电脑,1993年成为国产电脑品牌中的老大,1994年联想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令人遗憾的是,联想上市之后,柳传志和倪光南的合作戛然而止。

  三

  1994年对于联想来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一年。上市意味着企业的发展上了一个台阶,倪光南的离开则说明困扰联想一段时间的“技工贸还是贸工技”的争论结束了,柳传志成为联想无可置疑的唯一权威。更重要的是,从那时候开始,联想所要面对的竞争格局和以前完全不同。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取消了计算机产品进口许可批文,同时,大幅度降低关税,由此,形成更加开放的计算机产品市场,大型跨国公司开始大举登陆中国市场。用一家美国商业杂志的话说,那时候“世界计算机生产商的名录都可以在北京找得到”,这些名字当然包括我们耳熟能详的IBM、惠普、康柏、戴尔。1994年春天,《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刊登报道说联想集团面对世界一流企业的强大竞争压力,明确提出坚决扛起民族工业大旗。

  可是当时的柳传志心里到底有多大的底,并不好说。而且那一年,他患上了严重的美尼尔综合症,其症状包括周期性头晕,有时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和虚脱,听觉也出现了问题。同时,联想在管理上陷入一场混乱,而柳传志则在治疗美尼尔综合症的病房里竭力去理顺总裁室的关系,统一思想。杨元庆就是这个时候,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的。杨元庆的突然冒起和倪光南的离开一样,成为之后人们不断猜测的中心。

  1994年杨元庆成为了微机部总经理,挑选了23名精兵强将组成了他的部门,并很快在销售和管理上展现了自己的天才,他整合内部研发、生产、销售、物流供应和财务运作,发展了一套非常行之有效的、覆盖全国的省级分销体系。通过与渠道商的诚信合作和精细管理,构建起组织严密、忠诚度极高的“大联想”销售网络——这张网络成为联想面对国外品牌代理商时候最大的竞争优势。1996年,联想PC战胜康柏PC和IBMPC成为中国市场第一,电脑销售收入急升到25亿元,净利润上升到3476万元。

  不管后来他人如何猜测柳传志对杨元庆的偏爱,如何看待柳传志在杨元庆和郭为两个接班人之间的摇摆和举棋不定并最终做出了拆分联想给两位爱将各掌一门的这个决定,柳传志后来很多次在公开场合说出“感谢元庆”的话,显然是真诚的。年轻的杨元庆在1994年到2002年这段联想经营自有品牌、对抗跨国公司并最后成为中国PC之王的阶段里,的确居功至伟。当然,即便是联想自身也不能否定的一点是,政府对民族品牌的扶持在整个过程中发挥了相当巨大的作用,来自政府、央企和其他国企的采购,是联想手中夺不走的利器。或许这也是柳传志经常被人称为“政治家”的原因。

  不能忽视的是,联想在这个过程中抓住了互联网浪潮兴起的机会,看到了电脑家庭化的趋势,率先推出了家用电脑的概念;联想实施了全面的企业信息化,借助全球领先的高效供应链,建立成本和价格竞争优势——这一切使得联想成为民族企业建设现代化企业的标杆,也成为联想在中国市场战胜国外品牌的重要武器。很显然,这一切让柳传志对执掌联想电脑的杨元庆非常满意,在联想2000财年的誓师大会上,他将蓝色的联想大旗交到了杨元庆手中,从此联想将进入后柳传志时代。

  四

  没有人知道退居幕后的柳传志对于联想或者说杨元庆的控制力和影响力有多大,事实上,在杨元庆执掌之下的联想的确表现出和柳传志时期不同的特点:更现代、更加进取,也更有野心。2001年的誓师大会上,杨元庆就喊出了“高科技的联想、服务的联想、国际化的联想”的口号,而国际化在过去几年是柳传志一直不太愿意去触碰的领域。但是杨元庆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走得异常坚决,尤其是在一开始多元化道路走得不顺利,国内市场份额从28%跌到24%的时候,杨元庆更加坚定地选择了国际化作为解决联想如何持续发展的问题的答案。2003年杨元庆将使用多年的联想英文logo改成lenovo,2004年联想以17.5亿美元的现金加股票并购了IBM的PC部门,这一场蛇吞象的惊天并购在一开始显得很顺利。经过3年时间,到2008年5月,杨元庆欣喜地宣布并购的业务整合已经顺利完成了,Thinkpad这个品牌已经顺利为联想所拥有,更令人高兴的是,2008年7月,联想首次进入世界500强的行列。

  遗憾的是,时间不能停留在那个时刻,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令人措手不及。起源于美国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并影响到实体经济,带来全球性的经济衰退,而联想则爆出巨亏的消息。联想集团2008财年第二季度股东应占溢利为2300万美元,同比下滑77.7%。截至2008年12月31日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净亏损9700万美元,出现11个季度以来的首次亏损。

  已经隐退的柳传志重新出山了,他重新担任了联想集团总裁的职务而杨元庆成了CEO。他表示会用一年的时间来扭亏为盈,他在回答有关国际化问题的时候仍然表示联想买到了自己想买的东西,他把挽救联想的重心放在了离中国更加遥远的新兴市场上……可是在2009年5月21日联想在香港再度提交出有史以来最大的亏损2.26亿美元,这个时候离柳传志重掌大权,已经过去了100天。

  有人说,柳传志在用他一生的名誉赌,如果他不出来收拾这个摊子,他不会给自己本已注定辉煌的名声添上一个未可预料的结局。可是柳传志说,联想就是他的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80641.html

更多阅读

柳传志:联想仍在创业

  当摄影师要求柳传志在酒店阳台上摆姿势拍照时,这位66岁的联想(Lenovo)创始人兼董事长变得不耐烦起来。一位助手大步上前,将他被夜风吹乱的头发捋顺时,他绷直了身板。回到屋内,他把摄影师轰走,一把扯掉红色领带,坐到了餐桌旁。  18

柳传志:联想的中国式创新故事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在过去的这些年间,联想走过的道路,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所借鉴。它的成功或挫败,都被视为是这个时代中国企业所能参照或回避的路径之一。   有人说,这是一个中国式创新故事。作为过来人,柳传志认为,联想没有制

柳传志:联想的投资理念是“事为先人为重”

联想控股旗下五家子公司都基本整合完毕,格局初定之后,联想控股本部已开始进军私人投资领域。   近日,联想控股总裁柳传志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与联想投资和弘毅投资不同,联想控股将专注于战略投资,并长期持有所投公司股份,目的是打造像联想

声明:《柳传志:联想的“王”》为网友与你相遇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