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不能不看:主管常犯的六大毛病



 第一大毛病:不能从大处考虑,不清楚自己是在为谁工作

  大家看到这个,可能会暗暗发笑,谁不知道自己在为谁工作,但我想反问你们,你究竟清楚为谁工作吗?你说你为上级工作,但是上级的要求和指令你做到了吗?为什么没有做到?有多少次没有做到?当愿望没有达成的时候,想过有哪些因素影响这次行动没有达成?这其中有哪些因素是主观因素造成的?又有哪些主观因素完全可以避免的呢?又有哪些因素是可以克服的呢?是否能确保在下一次的执行中不犯同样的错误呢?再还有上级的想法和思想你认真去执行了吗?你在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和要求时,付诸了自己多少的心血和时间?你为做好上级下达的任务上,采取了多少办法?想过多少点子,提过多少合理化建议?这都是作为下级去执行上级指令和任务时所必须考虑的问题,如果你在同一件事情上,屡次犯错误,那你还说为上级在工作吗?当然你也就不可能是为组织工作!还有如果你认为自己在为钱工作,但每个月都不能拿到自己应得钱,但为什么每个月我们都不能足额拿到自己应得钱,一个月如此,两个月如此,如果一个季度还是如此。那你说自己还在为钱工作吗?也不是!再说我们都是只为我们的组织和薪水打工的人,我们就会丧失工作的积极性,也不会有热情,更加就没有信心,这样我们在工作时就会不自觉的采取应付的态度,我想问大家,人生下来,学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我们读书,学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如果你觉得你不是前两种人,那么你肯定会说我为自己工作,那么我请你反问自己,你对自己的要求是怎么样的?你是否对自己目前的这种工作状态,工作作风以及工作方法满意呢?你现在是否已经达到自己人生、财富、职位的顶峰了呢?如果你对上面的问题都一一否定了,那你怎么能说你在为自己工作呢?

  如果我们不能清楚的了解到自己在为谁工作,那我们就不知道该对那个负责,也就自然而然拒绝承担自己的责任。我们要做到,问题就在我这里终止,不能蔓延下去。

  其实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只有两种行动,第一种行动就努力的表现自己,展现自己,让大家感到你的存在,认识到你的勤奋和负责任,第二种,就是不停的辩解你工作的失误,让别人感到你工作中的失误不是因为你的原因而去责怪你。除了这两种行动,没有别的行动。

  第二大毛病:不能从小处着手,端正好工作态度,不给员工解释错误的机会

  我想请问大家,我们在座的各位主任,有谁在犯了错误后,会在第一时间找或打电话给你的领导,并承认是自己的错误的!我们自己遇到做错事的时候,都不主动承认错误,为什么不主动承认错误,关键就在于没有端正态度,没有进行自我批评。

  另外,我们的班组长或者员工在一件事做错了事,他本来想找你汇报这个情况的,而我们经常讲的一句话就是:你不要讲,这个我清楚,但我请问你们,你们清楚什么?你们只清楚事件的结果,只清楚他已经犯了错误了,但其他情况你清楚吗?你清楚他犯错误的动机是什么吗?你清楚他犯错误的背景是什么吗?你清楚他是否已经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呢?而且,你这句话一出,带来的危害是十分巨大的,为什么呢?只要员工犯了错误,不管多大多严重,员工都认为你知道,不需要向你反映,因为你全部都清楚,都知道,以后出了什么事,他们也不会找你,因为在他们心目中,就已经认定,找你起不了作用,这就是我们管理心理学里面提到的一个重要理论,首因效应。而且,这样一来,就等于你自己亲自关上了和员工沟通的大门,也只会让你的管理感到越来越难,员工也越来越不听话,实际上这是有原因的啊!

  第三大毛病:不能放下身段,敢于自我批评,也从来不用或很少用第一人称“我”

  在座的很多主管,肯定认为,这不是一个毛病,这只是个人的一种行为方式,我想,一次、两次确实不是什么毛病,也无伤大雅,但长期以往,他就成了我们主管的一大毛病!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我们来看两句话,第一句话:把地面扫干净!第二句话:由于天气太干燥,地面灰尘太厚,影响形象也给我们大家一个较好的工作环境,我请你把地面打扫干净,等十分钟我来检查。这两句话看出什么问题来了吗?是不是第一句话的感情色彩非常强烈,第二句话感情一般,因为第一句话是祈使句,带有很强的个人感情色彩,含有不得不的意思,给人的感觉很不爽,而且,你并不知道你下达命令时,那位员工是什么情绪,是什么状况,一旦你的语言过于强烈,那后果,轻则是不执行或不坚决执行,重则就是发生冲突啊!而第二句话明显缓和多了,在主观上容易接受和执行。再者,第一句话,你只告诉他要把事情做好,你也没告诉他,你需要来检查。而第二句话,不仅告诉了他为什么要扫地的原因,而且告诉了他打扫的结果,最重要的你还告诉了他你还会检查这个最重要的信息,我想一般你讲了这句话,大体他都会把这件事情做好,因为他知道你要来检查的。所以,我们要记住,同时我们自己也是这么做的,员工只喜欢做你要检查的事情,你不检查的事情,他一般不会去主动做,如果每当一件事情你觉得很重要,非做不可的时候,你就要告诉你的员工,你会来检查的。

  主管的第四大毛病:不能培养自己的武将,启发我们的员工

  其实,这一点我们在座的主任们很容易忽视,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厂实行的制度化管理,制度化管理的好处是可以约束员工的行为,能促使他们尽可能的按照组织的意愿去工作,但制度化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那就是他严重制约了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我们的员工墨守成规。我们在检查的时候,往往是看到了不符合《综合管理制度》的行为就进行处罚,而处罚完了以后呢?员工仍然是一头雾水,他仅知道自己这样做是错误的。那错误的原因是什么?怎么样才能做的更好,什么又是正确的做法呢?依旧是个未解之谜!以上这三个问题表面上看起来是他们的问题,实际上是组织,是我们主管的责任!因为制度只是起到一个惩戒作用,但不能杜绝他下次犯同样的错误,如果要真正不让他犯错误,必须教会他如何处理这类问题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啊!我们的主管,应该是一个关系的协调者,协调好员工与员工的关系,协调好员工与设备的关系,协调好员工与工艺的关系,协调好员工与上级、与组织的关系。在我们的质量管理中,有一个新型的名词就是零缺陷质量管理,而他的核心理念就是第一次把正确的事做正确!而我们的员工之所以被罚款,第一、他不清楚什么才是在做正确的事,第二,他不清楚怎样做事才是把事情做正确了。因为他不清楚领导心中那个正确的标准是什么?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的主管们,通过一些管理方法,来激发和诱导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比如说,我们的合理化建议,不是要求我们主管们自己去想,而是要发动我们的班组一起来考虑问题,比如说,我们现在都要写总结计划,这是一个正确的事,但如何做正确呢?我们同样也要求我们的班组长也来写总结计划,逼迫他们帮你来发现问题,这不就把事情做正确了吗?为什么我们的班组长无论在思想素质上、工艺技能上与我们的主任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呢?就在于我们不能有效的启发我们的员工,为什么我们的管理很难,组织活力不强,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培养好自己的技术骨干,没有做好人才储备和人才的梯度开发,一个优秀的主管,是不会压制自己的员工去创造,去创新的!

  主管的第五大毛病:不善用我们的智慧和资源,忽视对员工思想和行为的培育

  在我们的管理中,很多人都只重视结果,而忽视了对员工思想和行为的培育,我很少发现我们的主任找某个人,某群人开诚布公的谈话,大家都是以开会代替谈话,但现实情况是,往往开会的效果又不佳,成天在那里说员工难管,而员工又在成天的抱怨。总认为,在这个班组也好,这个车间也好,缺少归属感,员工的流失率自然就居高不下.

  员工的思想,特别是对他目前工作和他所在团队的想法,直接影响到他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一名主管,我们要充分尊重员工的首创精神,同时也要培养员工的首创精神,如何教育我们的员工,让他养成良好的思想,就在于我们要和他去不停的沟通与提醒,提醒他工作做得不够的地方,如果我们的员工思想不对,无论他怎么去做,他永远与我们组织的要求相差十万八千里!

  说到员工行为的培育,我不得不讲罚款的问题,正是因为我们的管理者,仅仅是对问题本身或者说行为本身去处罚,而没有对他进行及时的教育和开导,在我们管理中,我们要学会情境管理法,一旦员工犯错误,我们就要想办法,通过模拟情境,让他犯错误的情景再现,然后再从员工的行为,找出他犯错误的地方,然后告诉他出错的原因,以及正确处理此类问题的方法,当你告诉他怎么处理问题后,我们在生产中,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况,就叫他去处理,去检验他是否正确理解了,如果第二次没有作对,再次去教育他,再去检验他,这样通过不断的强化,不断的锻炼,就会在他心中形成习惯。所以一个行为,其实是这样出来的。讲一讲是没有用的,写在纸上是没有用的,挂在墙上是没有用的,行为要不停的塑造,不停的强化,不停的规范,最后变成习惯。

  主管的第六个常犯的毛病:不能往上看齐,管理“一视同仁”

  第六个常犯的毛病就是一视同仁的管理方式。这句话很多人讲,恩!我一视同仁,但是又忘了另外一件事情,我们常常讲的一视同仁是指公平,指的是对每个人都非常的公平,但是我讲的不是。我讲的是管理,一视同仁的管理方式,不是公平,公平还用讲吗?当然事情要公平。我们常说有教无类,其实也是管人无类,何谓管人无类,因为在我们车间,男人要管,女人要管,年轻的要管,年老的要管,但如果我们仅仅只用一种方法去对付所有的员工,显然是不现实的,而且是不明智的,主管分为三种:第一种是职能型主管,也就是说基于职位的高低,来实现自己的管理,这种主管,员工是心不服口也不服,第二种主管是能力型主管,这样的主管主要是个人能力非常突出,但不会管人理事,只知道拼命的做事,埋头苦干,他带出的团队就是一盘散沙,因为员工是心服口不服,第三种主管就是魅力型主管,在能力上是首屈一指的,在管理有自己一套,这样的主管员工会心服口服,员工也会乐意的和你一起共事,甘愿做你的是下级。

  同时,我们要管好我们的下级,那么我们必须要研究我们的管理对象,其实不管研究谁,无外乎这五个因素:

  第一个因素,这个人是什么时候生的?这个叫做时辰,什么时候生的。听说1月、2月、3月生下来的人,比较固执,4月、5月、6月生下来的人比较浪漫,7月、8月、9月生下来的人比较谨慎,10月11月12月生下来的人比较喜欢掌权,这个就叫做对人的个性了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星座,我在这里大略的讲了一下,当然这里面还可以去细分,请问,你注意到了吗?

  第二个因素,什么地方生的?生在保靖的与生在花垣的不一样,生在龙山的与生在秀山的不一样,你注意到地理环境、生活习惯对人后天成长的影响吗?在放大一点,湖南人、湖北人、北京人,三亚人、陕西人、上海人之间的不一样,他们还受到地球磁场的影响啊!

  第三个因素是种族,汉族、苗族、土家族、瑶族等等,民族文化的差异,民族习性的不同,况且我们还有生苗和熟苗之分,同样对他的成长有影响,也是我们管理所注意的问题啊!

  第四个是血型,A型血的人,做事情特别谨慎,但是他的缺点是优柔寡断,B型的人他的优点,缺点是大而化之。所以,外交官是出生B型。O型的人,非常的豪爽,但是他的缺点是非常的固执,很多军人是O型。AB型的人走极端,他的优点是非常聪明,但他们的缺点是走极端,容易自杀和犯罪。所以很多英雄豪杰和科学家是AB血的,但是很多大流氓好多是AB型的。

  第五个是遗传。中国有句成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有人研究,如果有一个双胞胎,哥哥如果犯罪,弟弟犯罪的机率占80%。这就证明,这是来自于遗传,我们看看当今中国的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他爸爸是谁?习仲勋啊!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他爸爸是谁?薄一波啊!在看看,中国的诺贝尔奖金得主杨振宁,他老子是谁?芝加哥大学数学博士。所以中国考进士,从隋唐以来考进士,很多人不清楚,考进士时第一段是什么?不是题目,先介绍你们家3代,你爸爸,你爷爷,跟你的曾祖父是谁?人家会说,这个老鼠的儿子能用吗?所以有时候我们去研究一个人啊,不仅仅去看他个人,必要时还要去关注他的家庭。

 管理者不能不看:主管常犯的六大毛病

  还有,我们经常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难道你希求用一把钥匙都能把你下面所有人心中的那把锁打开吗?让所有的员工听你的话吗?那是不可能的!一把钥匙只能开一道锁,一种技巧只能对某个人有效,对另外一个人可能就无效。这就证明,做为主管,我们要去好好研究我们的班组长及班员,他的生辰和地方、血型和遗传虽然不是绝对因素,但是个参考因素。你如果这么用心去研究你底下的人,你就会发现,每个人是不同的,他起得作用也不同,所以,我们要用好每个人,要把每个人用在他适当的地方。如果你用人不当,他再好的出身也是空的。

  最后就是主管常犯的第七大毛病,忽视组织的命脉:利润,关于这一点,我先不讲,我希望大家认真想想,我们为利润做过多少努力,另外,我给大家一个公式:利润=收益—成本,我们好好想想,我们车间的成本到底由哪些构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80930.html

更多阅读

阳台种菜最常犯的六大错误,中国都市农夫网 阳台种菜用什么土

1.浇水过多种菜初期大家都会对菜菜们充满期待,每天恨不能看8遍,看着看着就不自觉的要给菜菜们浇点儿水,唯恐干着了。结果就是,可怜的菜菜们因为水太多挂掉了。很多亲早晚各浇水一次,实在是太多了~ 除了夏天最热的时候,其他季节室内种菜的

冯仑:企业领导常犯的10大错误

冯仑:企业领导常犯的10大错误错误1:让别人做自己的上帝(上)  1. 谁是你的上帝  2. 替你做决定的五种人故事创业者大都是在理想的激励之下开始自己的人生的,但是在人生过程中会面临许多挑战。创业是一种人生,不是一个方法,做老板也是

杨天林谈领导艺术:老板常犯的三个错误

  《孙子兵法》曰: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下属犯错 下属常犯的十三个错误(十)

系列专题:下属常犯的十三个错误对上级的指令反应不快  上级安排下级做事是组织里的基本状态,下级接到上级的要求和指令,很多的事情都是需要按要求尽快完成,有些事情是要立即去做的。如果下级反应迟缓,没有按要求执行,不仅影

野蛮生长 冯仑 冯仑 倾情分享:民营企业常犯的11个错误

许多公司的经理人与总裁都不太会真正运用“领导力”,是因为什么?为什么一个真正的领袖可以瞬间把散兵游勇打造成一支精锐部队?一些方案措施怎样才能重新理顺,而且条理分明?一些重要资源怎么才能整合起来,开始充分利用?任何文化都要依靠时

声明:《管理者不能不看:主管常犯的六大毛病》为网友淺笑如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