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企业的管理者指望下属忠诚,忠诚公司、忠诚上司。我也常常接到一些企业负责人关于“培训员工忠诚度”课程的需求,我会直言不讳地告诉他:对不起!我不认为员工的忠诚度是培养出来的!
要求或指望员工拥有对企业或对上司的忠诚度,根本就是走入了一个误区。试想一下:
如果无论自己做出自认为了不起的事情,可是在自己上司那里总是一无是处;
如果公司里拥有不坦诚甚至尔虞我诈的复杂人际关系;
如果公司的绩效评价不公平,而且又不是以绩效结果为导向的;
如果自己的上司出尔反尔;
如果上司不舍得给;
如果公司的效益滑坡前景黯淡
……
如果出现上面陈列的“如果”,如何能让员工忠诚?员工来到某个公司,不是为了忠于上司和公司而来的,他们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保障和未来的前程。如果管理者自己工作没做到位,就别指望别人忠诚,就像一个各方面都表现不佳却执意要求自己的太太单方面对自己忠诚一样。
优秀的管理者一定不这样想,因为这样想的结果就很容易使自己在对员工关心与心理观察方面的努力产生懈怠,当发生不好事情的时候,第一时间怪罪员工,而不是从自身找原因。
下面的两个例子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曹操:我自己尚且难以自保,况他人乎
《三国演义》第三十回:“战官渡本初败绩劫乌巢孟德烧粮”中讲到:曹操与袁绍官渡之战,曹操得胜,于是将所缴获的金银、宝玉、绸缎等赏给军士。在检查战利品时在袁绍书房的图书中捡出一束书信,都是曹操大本营许都及军中诸人与袁绍暗通之书。手下的人都说:“看看写给袁绍的信的人是谁?逐个点名,挨个杀掉。”曹操说:“袁绍强的时候,我自己尚且难以自保,更何况其他人呢?”于是下令将这些书信全部烧掉,不再过问。
按照常理,这些人都应该军法从事!逐一点对姓名拉出来杀头一点都不过分。但是曹操没有这样做,曹操清楚地知道手下的人不是为了忠于曹操才来的,知道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将官、士兵有投降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袁绍已经死了,对到那里已经没有前程了,这些人自然就不跑了。
曹操在对人性方面的判断和把握方面是非常准确的,他知道跟随他的那些人其实并不是忠诚于他曹操的,而是忠诚于他们自己的未来,所以曹操不指望下属忠诚。
冯谖:富贵多士,贫贱寡友
春秋战国时期的齐相孟尝君,拥有门客3000多人,而且是一个对手下门客非常不错的人。不管是什么样的人,只要是冲着他来的,他就尽可能地收留下来。关于这一点,《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不信,单独跑到孟尝君所在的封地去做了考察,发现当地有六万多刁民,不做事情,都是当时孟尝君所养之人的后代,司马光最后确认孟尝君好客是真的。孟尝君对门客很好,但是当他被免职之后,一夜之间,孟尝君的3000多门客也都全部跑光了,只剩下冯谖一个人。
留下的与离开的比例是3000:1,而且那些人离去之后,没有一个人回来看他,估计如果在现代,连个短信也不会收到。
孟尝君的失望之情是可想而知的,他百思不得其解。
由于冯谖的不懈努力,终于使孟尝君重新被任命为齐相,于是那3000多门客便又跃跃欲试想回来。孟尝君对冯谖说:“这些门客还有什么脸面重新见我?如果让我见到他们,一定要唾其面而大辱之。”冯谖说:“夫物有必至,事有固然,君知之乎?”孟尝君说:“我不知道。”冯谖解释说:“有生就有死,这就是‘物有必至’。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就是‘事有固然’。这就像人们都愿意早晨起来往集贸市场去挤,晚上的时候,你让他去他都不去。其实那些人不是喜欢早晨去那里挤而不喜欢晚上去那里,是因为晚上集贸市场已经没有他们所需要的任何东西了(非好朝而恶暮,所期物忘其中)。您被免去相位的时候,宾客离您而去是很正常的,现在您又重新就职,他们回来也再正常不过了,我希望您能待客如故。”孟尝君于是待客如故。
树倒猢狲散是自然之理,孟尝君虽缺乏曹操那样准确识别人性的眼光,好在他还能够听进冯谖之言,所以最后司马迁评价孟尝君时用了这样一句话:“孟尝君为齐相,数十年无忧,冯谖之计”。
领导者在企业里带队伍也是一样,不要刻意指望下属忠诚。公司好的时候,应聘者如云;公司不好的时候,自然是你走你的独木桥,我走我的阳关道。“夫物有必至,事有固然”,那些员工不是因为讨厌上司或公司才离开,而是在在这里待下去已经无法获得他想要的东西了。
员工真正忠诚的是他们自己的价值观和未来。所以作为管理者,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多下功夫:
1、为员工营造好的环境和发展空间;
2、使员工拥有一个好的上司;
3、在了解和满足员工现阶段以及未来的需求方面下功夫;
4、付出与收益要成正比;
5、打造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
惟有如此,员工才有可能暂时忠诚于上司和公司,即便如此,也别刻意指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