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用工荒”现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部分城市2010年企业春季用工需求和2009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情况调查分析结果”显示,“用工荒”局限于一定范围和特定时间段,但局部地区的“用工荒”有可能进一步升级。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数据是,被调查者要继续外出务工的比例为62%,与2008年同期调查相比降低了6个百分点。
随着中国经济在金融危机中率先复苏,沿海地区出现2004年以来的第二次“用工荒”。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多家工厂招不到工人,有报道称,苏州、东莞等制造业基地缺工规模达到数十万之巨,甚至有不少工厂因此暂停开工。
“要根本解决‘用工荒’难题,企业应当实现产业升级或转移到中西部地区,提高工人待遇,最重要的是,尽可能提供稳定的社会保障。”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维新在和《中国企业家》网站连线时表示。
他认为,一方面,这次‘用工荒’说明中国经济强劲转暖,是一个不错的信号。但另一方面,“用工荒”凸显了经济复苏过程中产业结构和劳动力薪酬双重不合理的现实。
倒逼产业升级
受益于经济强劲复苏,制造业企业接到大量订单,春节后立即招人开工,这是此轮“用工荒”的原因之一。在刘维新看来,“这些制造业企业‘三来一补’居多,技术含量低,管理也很不完善,被许多新生代农民工视为没有前途的工作”。
人保部发布的调查显示,春节后企业招工人数比往年有所增加,预计招工有困难的企业比例也在上升。在对企业的调查中,近九成企业表示在春节后准备招用新员工,与往年同期调查相比,节后招工企业比例已经恢复到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并有所上升。
2008年的金融危机下,中西部地区承接了许多制造业企业,而这些地区都是劳务输出大省。“很明显的是,拿差不多的工资,劳动者更愿意在家乡打工”。刘维新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沿海地区的“用工荒”问题
人保部的调查也证实了这一点。分区域看,东部地区用工需求继续保持旺盛,中西部地区供需均呈上升趋势。东部地区与2008年同期调查基本持平,而中西部地区用工需求则比2008年同期调查高出16个百分点。
另一个原因则是国家这些年来的农业政策。取消农业税,加大农业补贴,建立农村社保体系,在一定范围内实现土地流转,这一系列政策使得务农在许多地方变得“有利可图”,这也就相对来说削弱了打工的吸引力。
因此,在刘维新看来,缓解用工荒的最好办法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制造业企业加紧转移到中西部这些原料和劳动力丰富的地区,而东部地区则应当加快转向以高科技和服务业企业为主。”
提供稳定保障
“其实只要给的钱足够多,怎么会招不到人呢?”刘维新说。他认为,缺工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劳动力市场缺少熟练工人,但主要原因是沿海地区企业多数是利润微薄的“三来一补”企业,因此多数薪酬弹性不大,竞争力不强。
根据人保部的调查,企业预计2010年工资涨9%,而员工期望涨14%,相差达到5个百分点,这说明尽管沿海企业调高了工资,但还远远未达到务工者的期望。
从员工方面来看,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务工者的主力,而这一代农民工对薪酬、务工环境和职业空间的要求远远超过老一代农民工,而企业显然并未做好准备。
因此,刘维新认为,如果企业不愿意转移产业到中西部,也无法升级到高科技等产业,那么只能尽量给员工提供归属感。包括职业培训、薪酬水平和社会保障等,加强自身对务工者的吸引力。
其中,社会保障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受困于城乡二元化,农民工始终是“暂住”在城市中,被排斥在城市保障体系之外。在现行体制下,即使企业为农民工提供了社会保障,也会被农民工退保——这被经济学家陈志武称为“理性行为”,原因是“中国的社保体系对农民工不利”。
因此,刘维新强调,如果地方政府和企业协力,在社保方面取得突破,那么“用工荒”将会逐渐消失,因为那时候“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逐渐转变为城市居民,而中国劳动力资源依然丰富”。
社科院人口所所长蔡昉则认为,“民工荒”的出现,意味着“第一次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长源泉的枯竭,相反,通过创新制度安排,加快改革步伐,中国有望获致“第二次人口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