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下这个题目的时候,M总的谈话还在我的耳边回响。她是近几年才从中层走向高层的,在走向高层之前,她是市场部门的负责人,下面带几个兵。事实上,那时她也就是个大业务员而已,自己去捕捉市场机会、自已搞定,必要的杂事交给下属去帮忙做,而那几个下属在那时实际上也是业务员,只是小点而已。“所有人都是给老板打工的”。后来,做了高层,分管了包括市场部、客服部还有销售部几个部门,她开始头疼了。其中,最主要的她常常从心里底深处看不上下面某一个或几个部门经理,她恨不得自己亲自去做完事。或许是女性的缘故,这种不满意,随着时间的推移被不断放大,最后甚至成为对下属个人的看法的问题。
与M总聊天的时候,我的思绪时远时近的飞着。有时候,倒象是一个旁观者一样审视着。“我也知道,当从纯业务型转向管理的时候,得有一个适应过程,那么我该怎么去做呢?”她问我。这时我的脑海里呈现出的不是那些如何做一个职业经理人,那些市场上常见的东东,而是呈出了个金字塔形的组织,在这个组织当中从当到下排列着一个个岗位,一个个人。我进而假想着,每个人个性都非常鲜明,爱恨分明,那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组织的规则是组织运转的必要条件,如果过于强调个性,组织的金字塔形状只会更乱。
“管理者还是要隐藏自己的个性,在管理的岗位上就是管理工作”。我这样的回答。聊天时,我并不想给人上课的感觉,但还是有这样倾向。管理者在管理的岗位就是管理工作,要遵守的管理的规律,而要隐藏的是自己的个性。你可以喜欢一个人,也可以根本不喜欢一个人,但是你要做的则是依据管理的思维、方法进行责任的界定、激励与惩罚。你没自己的个性,爱或恨。既便在你的面前站着的是一个你非常恨的人,你要做的只是忘记自己的恨或爱。
管理者的唯一依据就是管理规则。
“这样会不会压抑管理者自己呢”。当这样说完之后,我随后又突然意识到这个问题,那就是在管理最重要的就是尊重人性。要求管理者自己隐藏个性,是不是对管理者太残酷了点呢?
的确存在这样的问题,但是想想这也许是个必然的阶段。
管理隐藏个性可能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那些新手,刚上任的经理,必须隐藏自己的个性,严格按照规律办事。这个规律,就是管理的规律,更多是管理的科学性规律;第二个阶段,就是结合实际不断调整,形成适合自己个性的管理风格。这时也要遵守管理规律,而这个管理规律,更多的是管理的艺术规律。第三个阶段则是个性与规律融合为一的阶段,要说个性也是,形成适合管理岗位的个性。或许这也可以称作是管理者的职业化过程。这一过程有长有短,有人一辈子都没有完成。
隐藏管理者的个性,实际上强调的是管理者按管理思维思考管理问题,用管理手段解决管理问题。尤其是遇到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时,更需要站在管理的角度,分析对方的需求,寻找适合组织目标最大化的方案。这里任何强调个性的做法,或者强调个人喜怒偏好的作法,都可能会使事情变得更糟。当然,可能存在某些人天生就具备这样的个性,那样另当别论。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