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故事:保龄球效应



行为科学中有一个著名的“保龄球效应”

  两名保龄球教练分别训练各自的队员。他们的队员都是一球打倒了7只瓶。教练甲对自己的队员说:“很好!打倒了7只。”他的队员听了教练的赞扬很受鼓舞,心里想,下次一定再加把劲,把剩下的3只也打倒。

  教练乙则对他的队员说:“怎么搞的!还有3只没打倒。”队员听了教练的指责,心里很不服气,暗想,你咋就看不见我已经打倒的那7只。

  结果,教练甲训练的队员成绩不断上升,教练乙训练的队员打得一次不如一次。

  操作实务

  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赞赏,是每一个人的正常心理需要。而面对指责时,不自觉的为自己辩护,也是正常的心理防卫机制。一个成功的管理者,会努力去满足下属的这种心理需求,对下属亲切,鼓励部下发挥创造精神,帮助部下解决困难。相反,专爱挑下属的毛病,靠发威震慑下属的管理者,也许真的能够击败他的部下。

  经典案例

 管理故事:保龄球效应

  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选拔的第一任总裁查尔斯-史考伯说,“我认为,我那能够使员工鼓舞起来的能力,是我所拥有的最大资产。而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赏和鼓励。”“再也没有比上司的批评更能抹杀一个人的雄心……我赞成鼓励别人工作。因此我乐于称赞,而讨厌挑错。如果我喜欢什么的话,就是我诚于嘉许,宽于称道。”

  这就是史考伯做法。史考伯说:“我在世界各地见到许多大人物,还没有发现任何人——不论他多么伟大,地位多么崇高——不是在被赞许的情况下,比在被批评的情况下工作成绩更佳、更卖力气的。”史考伯的信条同安德鲁-卡耐基于出一辙。卡耐基甚至在他的墓碑上也不忘称赞他的下属,他为自己撰写的碑文是:“这里躺着的是一个知道怎样跟他那些比他更聪明的属下相处的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81880.html

更多阅读

管理词典:金鱼缸效应

            管理词典:金鱼缸效应整理:田成杰  【同译/义词】  英文名:The fish tank effect,又称“金鱼缸法则”、--“鱼缸法则”等。  【点睛】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无论对社会、还是企业而言,都是如此

管理定律:标签效应

什么是标签效应   心理学家克劳特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要求一群参加实验者对慈善事业做出捐献,然后根据他们是否有捐献,分别说成是“慈善的人”和“不慈善的人”。相对应地,还有一些参加实验者则没有被下这样的结论。过了一段时间后

经典管理定律: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Halo Effect)又称“晕轮效应”、“成见效应”、“光圈效应”、“日晕效应”、“以点概面效应”,它是一种影响人际知觉的因素。指在人际知觉中所形成的以点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   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凯利(H. Kell

经典管理定律:海潮效应

海水因天体的引力而涌起,引力大则出现大潮,引力小则出现小潮,引力过弱则无潮。此乃海潮效应。人才与社会时代的关系也是这样。社会需要人才,时代呼唤人才,人才便应运而生。依据这一效应,作为国家,要加大对人才的宣传力度,形成尊重知识、尊

管理故事:忘记根本

《韩非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卫国有个女子将要出嫁。出嫁前,父样教女儿,“你要尽量多存私房钱,因为媳妇常被夫家休掉,很少有人可以长久维持。”他女儿果然存了很多私房钱,但正因如此,婆婆认为她太贪心而将她赶了出来。回到娘家的她,带

声明:《管理故事:保龄球效应》为网友我独恋你一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