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透过中医药看量化管理与效果管理



 管理故事1:

  前几天我6个月大的女儿突然拉肚子,一天十几次,每次大便中还带有一些血丝。我吓坏了,赶紧带上大便到妇幼医院进行化验,不巧妇幼医院停电,无法化验,让我下午再来。

  下午,等女儿大便后又提取部分立刻跑到妇幼医院,结果还是没有来电。非常气愤,但无奈,因为必须在大便后1小时内化验才有效。我一看时间,留给我只有一刻钟时间,还好旁边就是省中医院(我从来没有去过,总认为中医疗效慢)。没有办法,只有就近到省中医院了。

 陈明:透过中医药看量化管理与效果管理

  挂号等待医生开单就耗去我十分钟,因为医生是手工开单,门诊没有一台电脑。我暗自想,中医就是落后、保守,其它医院都信息化了,挂号、门诊、交费、取药等所有部门全部网络化了。

  把粪便提取物给化验员时,我又倒吸一口凉气。一般医院都是仪器化验,自动出来化验单,而这里是一个化验员在凭自己的肉眼在观察,噢不,加上一台显微镜。一边观察,一边手写记录下观察到的结果,最后为了保险,又找来另外一个化验员进行了复核。

  最终,把手写的化验单从窗口里面递给我。

  我焦急地问:“结果咋样?”

  “噢,没有什么大问题,里面有些细菌,可能是消化不良引发的”

  “废话,粪便里还能没有细菌吗”我想

  不敢发作,稳住情绪问:“都有什么细菌?超不超标啊?”

  “就是一般的细菌,不是很多”

  我晕,等于没说,我花钱化验就得出这样一个我也知道的结果?(一般医院都会给出含那类细菌,具体的数量是多少,正常范围区间是多少,非常量化、精确)

  化验员已经不耐烦了“具体情况你去问大夫。”

  我不敢造次,赶紧拿化验单到问诊问大夫,一位老中医不紧不慢的看完,问了一些情况后开始开药方了,开完后让我到药方拿药。

  到取药处一看,傻了,排了长长的8队(因为有8个窗口),只好排着吧。

  没聊只好看里面抓药的工作过程:

  如果是6副中药,就在桌子上先摊6张纸,然后照单一种一种从一面墙上的许许多多的小抽屉里称药。

  我心里不禁担心:

  1、那么多的小抽屉,万一拿错了怎么办?没有人进行监督、复核保证其正确拿药材。

  2、称的重量准确吗?每个人手里拎个小称,取出药材后比划一下就完事,每种药材是多少重量能记准吗?记准了,看准了吗?如果是我,一天下来,我肯定难保不出错。关键错了也没人知道,反正中药吃错了也吃不死人。

  3、分的均匀吗?称完后,取药员就比较“均匀”的把药材洒到各个纸片上。

  有的药含的中药材品种多,或者有1—2种药材体积较大,刚开始还是一个一个的小山包,到最后,每个小山包连成一个山脉,已经分不出堆了。

  这能有效果吗?这样的不精确!人家西医都精确到毫克了。我已经准备撤退不拿药了。

  但回家不好交待,事已至此,还是拿吧。

  回家后晚上就煎药给女儿喝了,第二天上午病情竟大大减轻,到了下午基本完全康复。疗效非常好而且迅速,远超出我的期望,和我在医院拿药时的感受绝然相反。

  现在我深刻理解我们的中医药文化的精髓了,她是一种模糊的精确、实践类科学,是无数先人亲身体验后总结提炼出来的经验的升华。就如同管理是门实践学科一样。

  西医销售的是产品,可以快速实现规模化、可以复制;中医销售的是解决方案,而且是针对每个个体,即使是同一种病也会根据人的年龄、性别、身体素质等不同而开不同的药方。

  回归到我们的企业管理,现在很多企业开始拼命学习西方的量化、精确管理模式,但有时错把手段当目的,忽略了管理的终极目标是效果。所以为了达到管理目的,有时适度的模糊反而更容易达到目标。现在我们需要重新审视量化管理、量化考核的真正内涵了,否则,我们会迷失的更远。

  管理故事2:

  绩效管理与执行力打造

  我到省中医拿药,药房排队人很多。我就在队伍中观察里面的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

  药房中有3位工作人员。其中2位非常快速、紧张的取药,效率非常高。而另一位工作非常散漫,走路慢慢悠悠,比正常走路都慢;每分完一种药材都要喘口气,四处张望一下;每隔20分钟再到外面的阳台上喝口水,看看外面的风景。与其他两位员工的工作状态非常的不协调。

  我在想,那两位埋头苦干的员工心理是咋想的?心里是否有怨气?刚想到此,就看到其中一位员工把称药的小铜称往桌上“咣当”一扔。我一看,好戏来了,终于有忍不住的了。但良心所使,这位员工叹口气,拿起小称又忙起来了。

  不知那位晃悠的员工是准备离职还是一直是这种工作状态,对其他两位员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即使不影响其他两位员工的工作效率,也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整天处于郁闷、愤愤不平状态。

  我猜想:因为工作岗位是一样的,在这里收入待遇也一定是一样的。如果没有考核体现出收入的差距,时间久了,整个药房的工作效率一定会下降。

  如果等到年终考核一次再有说法,不知那两位员工是否能坚持一年,要么郁闷出病而休假要么可能就拜拜了。

  由此可以看出,企业的执行力与绩效管理是息息相关的,绩效管理是企业执行力的基本保障;而且考核周期不宜太长,现在很多企业对员工进行一年考核一次,无法体现出激励、鞭策的及时性原则。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82203.html

更多阅读

陈少明:心安,还是理得?——对《论语•阳货》“问三年之丧

陈少明:心安,还是理得?——对《论语·阳货》“问三年之丧章”的解读标签: 论语思想史上有些意义深远的观点,不一定是以长篇大论的形式,或者是在庄严圣洁的殿堂发表的。有时候,一些日常性问题或者偶发性事件所引起的反应甚至感慨,也可能导

李延明:科学理解“普世价值”与“普世价值观”

李延明:科学理解“普世价值”与“普世价值观”李延明【该文章阅读量:409次】【字号:大 中 小】【内容摘要】价值与价值观不是一回事的。"普世价值"是现实存在着的,社会价值、人类价值都属于普世价值。它们的区别在于,社会价值具有时代性,

陈明真歌曲和我的少年时代 陈明真歌曲大全100首

陈明真歌曲和我的少年时代陈明真这个名字对于相当多的人或许比较陌生,也许大家知道更多的是陈明、陈道明或陈真。前一阵看CCTV音乐频道节目,陈明出来唱歌,回到单位用酷我搜陈明歌曲,但随之出来的是陈明真!一看陈明真的歌曲,哇塞,并不陌生

企业文化优势 陈明哲: 中华文化是中国企业优势之本

   陈明哲博士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Virginia)达顿商学院讲席教授,动态竞争理论创始人,全球著名企业战略专家。他于1988年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取得管理学博士学位,曾先后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与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

陈明:销售类员工的心理压力管理

【摘要】   所谓工作压力,是指当工作要求与个人自身承受力、资源以及需要不匹配时产生的身体和精神上的反应。适度的压力,可以有效提升公司业绩与员工自身工作绩效,但压力过度,则会对员工的心理、行为产生不良的影响,有可能还会对公司

声明:《陈明:透过中医药看量化管理与效果管理》为网友情丶酸酸甜甜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