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末年,当光武帝刘秀展开地图,总结其统一天下的战绩时,他不禁茫然,便对幕僚邓禹说:
“天下如此辽阔,如今我才平定了一些小郡,要到哪年哪月,才能使全国安定下来呀?我真是没有把握呀!”
邓禹回答说:
“的确,现今天下群雄兴起,战乱不息,前景难测。但是万众都盼望着明君的出现。自古以来,兴亡都在于仁德的厚薄,而不在于土地的多少。只要您不灰心丧气,一心一意积王者之德,最终天下一定会归于统一的。”
刘秀采纳了邓禹的建议。半个月后,他率领将士击败了称作“铜马”的农民军。对那些愿意归降的将士,非但不治罪,反而维持原职让他们参加刘军,继续作战。对归降的将领们还一一封侯,并下了一道命令:“投降军队不予整编,维持原编制,各降军将领仍复原位,带领原部下参战,本部不作干涉。”刘秀这样对降军恩宠有加,致使他们都不敢相信,心中不免充满疑惑及不安。但刘秀为了观察其实际反应,经常一个人单骑巡视各营地,若有人此时想行刺的话,那可是件唾手可得的事情。然而,众将军将士见刘秀如此诚恳,便产生了景仰之心,都异口同声地说:
“刘秀能推赤心置入腹中,诚恳待人,不怀疑我们,真乃是一位度量宏大的宽仁长者!以前我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意,怀疑他居心叵测,回想起来实感惭愧。为报君主的知遇之恩,上刀山、下火海我们在所不辞!”
从此后,这些降将跟随刘秀南征北战,披荆斩棘,赴汤蹈火,为最终平定天下混乱,建立东汉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点睛:
一个高效的团队不但要靠严厉、严密的管理制度来约束每一个成员的行为规范,更要靠融洽、和睦的环境来激发每一个成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所以在“法治”的同时,更要重视发挥“情治”的作用。首先要从领导者做起,以德服人才能以情感人,否则就是有情也是虚情假意,起不到任何好的效果,只能是虚造声势,自欺欺人。领导者要加强道德修养,当好表率和模范,带头执行各种规章制度,不要以下命令的方式去管下属,作为领导者要奉行“在人之上要视人为人,在人之下要视己为人”的原则,诚恳待人,以身作则,要求员工不能干的,自己绝对不能干,要求员工做的,自己必须先做到。有困难时自己要走在最前面,要勇于承担责任和风险,有好处时自己要走在最后,要与大家一起分享荣誉和收获。做到兢兢业业,清正廉洁,对事不对人,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只有高尚的品德,才能有强大的人格魅力,才能够使下属们发自内心地拥护支持你,而不是恭维奉承你,才能够与你团结一致,勇往直前。
领导者要树立儒家“仁者,爱人”的管理思想,儒家讲的“仁”是带有强烈情感倾向,这似乎有背于现在时兴的制度化管理。清华大学魏杰教授在《企业前沿问题》中提出,现代管理不接受亲情化管理、友情化管理、温情化管理以及随机化管理,而看中制度化的管理模式。但我们认为,刚性的制度化管理与柔性“以人为本”的管理完全有相互结合的余地。我们赞同在制度化管理中适当的引进亲情、友情、温情的内容,来一点人情味,“淡化”一下规则,“软化”一下制度,员工的潜能有时就是靠人情味激励出来的。无情的制度,有情的管理,情理交融,刚柔相济,应该是我们追求的境界。
《礼记章句》:“天道人情,凝于仁。”我们的领导者在对待员工的层面上,要爱护人、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帮助人、激励人和造就人。总之要以德服人、以情感人、以诚待人、与人为善。只要领导者能从尊重人格、尊重个性的角度多下功夫,以君子之心度他人之腹,就一定能感化部下、搞好团结,成为一位贤明豁达的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