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我们缺资源、缺技术、缺资金、缺市场,最缺的还是人才。而当今社会最缺的不再是人才,而是“人品”。“人品”变成了社会最稀罕的资源。
没有人,不能做事;没有人才,不能做大事;没有人品,不论做小事大事,都会坏事。“你办事,我放心”的前提是这个人要有人品。
新加坡的前总理李光耀对人才有严格的要求。他指出:除了教育程度、分析能力、实事求是、想象力、领导力、冲劲,“最重要的还是他的品德与动机,因为愈是聪明的人,对社会造成的损害可能愈大。”(摘自《李光耀治国之钥》)。
现在,如果以品德与动机来评断一些人,能够得到社会大众高度评价的为数不会很多。
尽管社会一直在力争上游,但到处仍是缺少“品”的例子。消费者缺少“品味”,家庭生活缺少“质量”,公众人物缺少“品格”。
“人品”是指:做事有原则;做人有诚信;态度上不争、不贪、不献媚;品德上有格、有节、有分寸。拥有这些“人品”的人,我们也可以尊称他们为“君子”。当“人品”丧失时,“人才”就沦于“小人”,小人一旦当道,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就从此开始。
远在1932年,胡适之就指出:“领袖人物,必须要有足以引起多数人信仰的人格。”现在,在我们的周围,有太多的“人才”皆因一时“小利”变成“小人”,正反映出人格及人品上的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