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蔚华的管理经:从高调到低调



作为改革开放的桥头堡,二十多年过去,深圳催生了一个颇具特色的企业家群体。这个群体的特征是:他们不管从哪里出发,最终都把企业带到了现代企业制度的轨道上。

  在对待媒体的态度上,任正非和王石是两个极端。几乎没有哪个记者真正见过任正非的尊容,更别说做专访了。而王石则和媒体一直保持良好的关系,最终把自己打造成了公众人物,在这个过程中,无数的记者都觉得自己和王石成了真正的朋友。而招商银行[20.05 -0.79%]行长马蔚华居于两者之间——从高调转入低调。

  在2002年,招商银行上市之前的一段时间,马蔚华在媒体的曝光率不输于任何肯出风头的企业家,在电视台参加节目,在大学发表演讲,参加大大小小的各种论坛。记者们去深圳采访招商银行的时候,马蔚华总是要安排时间和记者一起吃饭。在各种论坛上发表完演讲,马蔚华总是热情地跟在场记者交换名片。

  马蔚华曾给我讲过在北大举办讲座的经历:在一个场合碰到了北京大学的校长闵维方,马蔚华主动提出想到大学搞个讲座,希望校长给组织一下。哪想到校长说我们这里的传统是大家谁来都可以讲,自己刷海报,学生愿意听就来得多,我们不组织。马蔚华只好照着校长的指点,让手下去满校园贴海报。演讲的时候,学生挤满了阶梯教室而且没有中途退场的。这下子马蔚华有了底气,发现自己属于那种特别受学生欢迎的演讲者,大学也就成了他最爱去的地方。有一段时间记者约马蔚华采访,最后常常会安排在某个大学。

  在金融界里,像马蔚华这么高调出头露面的仅此一人。

  考大学的时候,马蔚华差点上中文系。在好多个场合他都讲到当年如何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投稿,结果正在地里劳动时,他在公社的大喇叭里转播的“新闻和报纸摘要”中听到了自己的名字,激动得好几天睡不着觉。这段趣事一方面拉近了他与记者们的距离,一方面说明了马蔚华早期“文学青年”的特质。在我看来,马蔚华是那种喜欢表达,并且通过表达能够带给自己充分愉悦感的人。这样一个人在招商银行上市以后,却慢慢地淡出了媒体,在电视上再也见不到,只是在一些报刊上零星地接受些采访,内容也非常简单。

  很客气地保持交流,但委婉地拒绝接受采访或者参加节目,马蔚华像变了一个人。

  终于在一次被婉拒采访邀请之后,我向他提出了这个问题:是要刻意保持低调,还是受到了上级的提醒?马蔚华否定了我的推断,他的回答是:高调面对媒体和公众是他在那个时间的重点任务,就像他有一个阶段基本上就是行里最大的销售经理,天天到全国各地拜访大客户一样。他参加录像、发表演讲、接受访问都是工作的需要而不是个人爱好。因为那个阶段招商银行率先推出了“一卡通”、“一网通”等新服务项目,客户对这些新项目不了解,同时招商银行正在从一个区域性银行变成全国性银行,企业迫切需要提高知名度,而行长高调亮相是一个最快捷、最省钱的途径。

  接下来是我的猜测:招商银行上市后,已经成为了一个公众知名度很高的公众公司,而此时马蔚华依然保持高调的话,则有损于银行严谨、教条的文化印象。所以尽管马蔚华喜欢讲话,但他的职业已经不容他侃侃而谈了。他约束住了自己。

  最近一次和马蔚华通电话是一年多前,因为策划“CCTV年度雇主调查”,领导给我的任务是一定要搞清楚企业家们在想什么?对这一年的基本看法是什么?正在做的事情是什么?马蔚华的答案是:“这一年企业的利润太高了,钱好挣。这让我们明年能够腾出手来夯实内部管理,加强风险防范,缝好过冬的棉袄。”不久,冬天就真的来了。

  看样子少接受采访,少发表演讲,有更多的时间呆在办公室和同事们探讨些问题还是搞企业的常识啊。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82707.html

更多阅读

断生死关口 马蔚华 招行已到生死关口

 和一次转型的背景相比,招行面临的大环境变了。围绕二次转型的一系列创新还在继续摸索中,而马蔚华将此称为关乎招行生死存亡的变革。     文|本刊记者 何春梅  /图|本刊记者 梁海松     “这是关乎招商银行生死存亡的变革

马云马蔚华 郭台铭可以马蔚华为榜样

一年前,在博鳌的一间渔村小屋内,我坐在招商银行[12.73 0.39%]行长马蔚华的对面,听他讲述过往故事。时年60岁的马蔚华像个20岁的小伙子,谈起往事来很兴奋。 马行长说,每天下班后他都会抽出时间来上上网,包括看看社会新闻,比如芙蓉姐姐等。

马蔚华:一个特性情的精神领袖

在金融界,马蔚华被认为是最具创新意识的银行家,他有着银行家典型的翩翩风度,而且时常在it圈人士聚集的互联网大会等活动上出现,畅谈银行信息化。招商银行也因为对信息技术的敏感和善用,甚至贯彻“科技兴行”的银行战略,从一家后起的小银

马蔚华 马蔚华的对策

“没有到水里去,就没有机会被淹死”,马蔚华谈到中资银行在本轮金融危机中的表现时,没有流露丝毫自满。尽管,过去五年,他带领的招商银行以年均超过22%的股本回报率,成为中国盈利能力和成长性最好的银行之一。   7月15日上午,带着东方人的

声明:《马蔚华的管理经:从高调到低调》为网友天使的距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