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教育在我国越来越火,可是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其理论并不完全能够适应中国企业现状,于是,根据中国的国惰,人们总结出了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中国式管理。
何谓中国式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如何进行中国式管理?最近本刊特约记者采访了华夏智业管理学院执行院长、北京企业管理研究所副所长、中华企管网总裁成天先生。
记者:有人说21世纪是亚洲的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与之相应,一些中国学者开始倡导建立现代儒家企业管理制度和儒家市场经济,台湾的曾仕强教授最近在中国教育电视山东台关于中国式管理的讲座也越来越引起企业界的注意。我们知道,中华企管网志在运用中华管理大道,引领西方管理之术,以实现中西合璧。作为中华企管网总裁,我想知道你对这种现象怎么看?为什么产生这种现象?同时请你介绍一下这种思潮在国内的发展情况。
成天:其实这不是一个谁在倡导的问题,而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现代文明社会必然是自由社会。中华文化一直倡导的天人合和一的世界观暗合了自由社会对和谐的要求。现在有很多有识之士正在积极地从中华传统文化里去提炼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只是已经系统地提炼出来的相对比较少一些。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把中华文化“道”的层面的东西提炼成一个系统的、能够指导管理实践的现代化的理论,在企业界去推广和应用。
记者:什么是中国式管理?中国式管理和现代西方管理理论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成天:中国式管理简单的说就是合理的管理,所谓合理就是合乎规律。那么它和西方管理典型的区别在哪里呢?中国式管理就是真正倡导以人为本的,从组织的打造和管理的结果来看,我们希望一个组织能像一个人一样,机动而灵活。西方管理侧重于把人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程序化的机器,然后去创造财富。但随着自由时代的到来,人越来越不适应企业将自己物化成生产工具,而需要更多的自动自发。现代西方管理的极致是把人变成机器,而人本质上不可能成为机器的。
记者:中国的改革开放一是希望学到西方的先进技术,二是希望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现在我们又来提中国式管理,条件是否成熟?中国式管理是对西方管理理论的矫正还是颠覆?
成天:我前面讲到这是一个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具体的管理科学上来讲,西方比中国确实研究得更加细致深入。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它对管理科学,尤其是对个人和组织行为的规范性有长期深入的研究。因此从纯技术的角度讲,我们要学习西方,但是如何具体运用这些管理技术就上升到了管理哲学的概念。因为文化底蕴不同,各民族有不同的哲学思想。现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大家都在积极地学习和探寻申华文化的精髓,所以说伴随而生的这种中国式管理是以中国文化的哲学底蕴为本,然后合理地使用西方现代工具的一种管理思想。对西方管理而言,中国式管理既不是矫正也不是颠覆,而是融合,要中华的“道”和西方的“术”实现合璧。
记者:现在中国的MBA教育基本上沿袭了西方的管理理论,但往往在中国水土不服,据你所知,中国式管理在国内商学院发展如何?成天:现代西方的MBA教育并没有完全适应中国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这是一个现状。中国有句话叫“本明而道深”,只有先有了“本”,才会根据具体的条件产生不同的方法。西方MBA教育移植到中国之所以水土不服,就是因为没有意识到“本”的重要性。不过现在这种情况有所改善,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商学院开始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只是由于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在管理当中的应用案例研究,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家商学院能推出系统的课程。
当然,现在有一些继续教育学院把教育当成一个赚钱的工具了,所以它不能真正完成一个教育者的使命和任务。张维迎讲所有的行业当中,教育这个行业非常特殊,它不以赚钱为目的,而是要真正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但中国人的过于聪明也使一些教育行为变质,这是当今教育界令人担忧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会扰乱视听,让人觉得不可信任、无所适从,所以我们呼吁大家共同真心诚意来做教育,共同来倡导一种好的学术氛围和良好的发展机制。
记者:可不可以认为中国式管理就是儒家式管理?
成天: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不是全部。儒、道、墨、法,包括后来的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融入,中华文化已经成为人类文化的集大成者,而不单单是儒家文化的概念。中国到目前为止没有什么纯粹的儒家文化,也没有纯粹的道家文化和纯粹的佛家文化。对于中国式管理来讲,不是秉承了哪一派文化,而是建立在文化集合的基础之上。
记者:中国式管理在国外的影响如何?
成天:我第一次昕关于道教文化的讲座,是法国的一位76岁的波尔博士讲的,这是到目前为止我认为最有水准的对道家文化研究的一个讲座。现在全世界都在研究《道德经》、《易经》,许多到中国来留学的人都对中华文化有很浓厚的兴趣,全世界都想吸取中华文化里面的营养,并适时地运用出来。
记者:都说中国式管理讲求合理,但合理的标准很难确定,不能完全制度化,中国式管理会不会走
中国快餐业的老路?
成天:这个世界上本来就不存在完全制度化的东西。《孙子兵法》在开篇就讲到了道、天、地、将、法,讲求天时,地利,人和,然后再强调具体的操作方法、规则和规律。任何一个国家的法都在不断地完善,具体到管理的方法,也没有绝对不变的。对于合理的标准很难确定而讲,事实上合理必须合时合位。邓小平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在一个具体的时间,具体的位置,具体的时代,针对具体的状况,提出一种方法,然后检验这个方法是不是合理。如何检验?关键要在实践当中看是否产生效果,产生的效果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产生正面的效果说明我们用的比较“中”,就叫“中道”,如果运用的效果不好,可能就没有符合时位,那就要去调整,调整至中。“中庸”的本意正在于此。
中华文化本不是快餐文化,她是源远流长的。当然中国式管理作为一种名词的炒作,有可能出现象中国快餐业相似的情况,所以我们不希望炒作。
中国文化是一种包容的文化,不是简单的一个谁占上风谁占下风的概念。比如说十年前,大家对西方管理理论比较匮乏,所以大家都来补充这一块,这时西方管理就会占据市场主导位置。因为对科学的补充相对是比较快的,而文化这种底蕴性的东西、哲学性的东西读懂起来相对比较慢,所以出现了这样一种现状。但是因为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什么东西来都能被我所包窑,每一个想来改变中国的人最终都被中国文化所感染和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华文化是一种世界文化。
记者:对企业进行中国式管理,那么对西方企业文化及其派生出来的管理方法还要不要学习?
成天:当然要学习。所谓中国式管理就是要我们学习人类一切优秀的先进的文明成果,中华文化是属于全世界的,只要是好的适合使用的积极的向上的,我们都要去积极地学习,不断地去完善和补充。
记者:中华企管网在推动中西管理理论融通方面有什么具体打算?
成天:因为我们的理念是用中华的“道”引领西方的“术”,让它促进入类的繁荣和发展,使企业在经济行为当中无往不胜,那么具体我们要做的事情是,要有一套系统的课程,包括有CEMBA,这是真对企业的高层(总经理、董事长)的这样一套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课程,对中层经理来讲,叫CMBA,总之都体现了中西融通。当然我们还有一些个性化的比较高端的训练,比如像零项修炼、中国商战黄埔军校特训营、中国式管理总裁特训营、中国卓越经理人特训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