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重庆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
一
国际金融危机对民营企业的冲击大过了其他企业。可以这样说,成千上万的返乡农民工,绝大多数来自抗不住冲击而停产半停产的民营企业。
自去年11月9日国家公布4万亿投入保增长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增值税全面转型,贷款利率调低,多种产品出口退税调高,中小企业贷款增多,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成立放宽,就业奖励,社会保险适度减免,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出台……这些政策证明了党和政府是民营企业保增长的坚强后盾,鼓舞了民营企业保增长的信心,已经并将继续产生良好的效果。
在我们为保增长而奋力拼搏的同时,民营企业千万别只埋头拉车,还得抬头看路,探明抗不住冲击的原因和探索未来发展之路。
二
这场危机为什么对民营企业的冲击特别大?那是因为外患与内忧双碰头:外患猛,内忧深。
外患猛不必细说,所谓内忧深,是指民营企业抗冲击能力不强的国内根源。这,既有经营环境的因素也有企业自身的因素。近年来,民企准入难并未化解,“国进民退”现象逐渐显现;民企贷款始终从紧,导致许多企业因资金链条断裂而停产;用料用地用工成本大幅度提高;产能严重过剩;……这些都是民企抗风险能力减弱的经营环境因素。企业自身呢?发展方式粗放:“差不多”的产品质量,科技含量不高,售后服务马虎,不提升品牌,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不重视员工的合法权益……这一切都较普遍地存在于民营企业,无疑是我们自身抗风险能力减弱的根本因素。必须指出,我国的民营企业,时势造英雄型为数不少,改革开放的优良环境,市场经济的众多空白,一夜暴富的权钱交易,这些利好条件,短时间会营造出许多耀眼的“明星”。不靠机遇,仅靠自身的科技创新,精益管理,过人的勤俭而大发者,难言普遍。所以不少凭机遇而大发的民营企业主很难正确评价自己,自我感觉特好,老子天下第一,轻视创新,鄙薄管理,慢待员工。这场洪水滔天似的金融海啸迎面扑来,岂能不东倒西歪?
痛定思痛,我们可以埋怨老外搞的这场金融危机,我们可以埋怨问题不少的经营环境,但我们还得自省百孔千疮的自身的经营管理。
“潮水退去,才知道哪些人没穿裤子。”
三
金融危机怨不走骂不掉,那就接受它的挑战。对外患无可奈何,我们就应当在内忧上多下工夫。我们必须找出民企的外部经营环境和自身因素中最应关注和最应改善之处。最值得一提的经营环境是产能严重过剩,最不该忘的自身因素是经营管理粗放。
准入难、融资难、过度竞争……这一切都源于我国的产能严重过剩。为了保增长,各级政府、各种企业又将大量投资。这种大投资的结果近期确能保增长,这当然是非常必要的,但长远必定是使我国产能更加过剩。三五年后,更加过度的竞争,更加困难的融资,更加困难的准入必将出现,我们民营企业将何以面对?
还必须指出,为保增长而密集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不可能持久。2009年国家可以赤字9500多亿运行,甚至2010年、2011年都还可以大额赤字运行,但是,总不能长久大额赤字运行吧?我们民营企业必须清醒。再说,抱着的孩子长不大,躺着吃优惠的企业也长不了。
应对产能更加过剩,优惠政策不会长久的唯一办法是改善粗放的经营管理,结构调整,产业升级,转变发展方式。民营企业克服“富不过三代”的魔咒的唯一办法,也是不断地转变发展方式。
四
怎样转变发展方式,将因行业不同、企业不同而异。但总的来讲,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一定能找到产业升级的途径。只要企业觉醒了,就一定能找到正确的方法。
劳动密集型的民营企业,转变发展方式较为特别。我国是个13亿人口的大国,当前就业还很不充分,劳动密集型企业的长期存在是大量的,必然的,不应当普遍要求他们转型为技术密集型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应加强管理,加强培训,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员工劳动条件和提高员工收入,把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点。我们坚信,这场危机会使政府对劳动密集型企业更加重视,一方面加强对他们的扶植,一方面帮助他们转变发展。
17年来,笔者创业和经营的力帆企业,虽说也历经艰辛,但对比我们的前辈,对比海外的商人,我不得不由衷地感叹,我们太幸运!我们赚钱太容易!我们真是生逢其时,生逢其地。金融危机一来,才真正看清楚了自身企业的百孔千疮:质量、服务、管理、创新、用人……都是那样的粗放,那样的疏忽。一想到三五年后产能更加过剩,优惠政策不再,真是不寒而栗,夜不能寐。此时此刻才明白了科学发展观多么正确、英明,才痛下决心在保增长的同时还得转变自身的发展。我想,绝大多数民营企业的朋友都和我一样,危机前感觉轻松,危机后方觉沉重。这是好事,中国民营企业必将在这一场保增长的战斗中自省,自强。
五
民营企业,经营成功了利益属于你自己,经营失败了责任也得你自己扛。总不能便宜由你占,倒霉了就推给政府推给社会吧?转变发展方式是功在国家,利在企业的大事,于公于私你都得认真做,就算只为你企业自己着想,也得要保增长勿忘转变发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