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均金:“阳光男孩”欲打造“百年老店”



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金

  1969年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

  1989年在湖南做生意。

  1991年起担任温州天龙包机实业有限公司经理;1993年担任温州天龙包机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1994年担任温州均瑶天龙包机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1995年担任均瑶集团副总裁和均瑶集团航空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2002年担任均瑶集团副董事长、总裁。

  2004年成为均瑶集团董事长。

  拎着一个公文包,戴着大眼镜,话语不多,看上去像一位阅历不深的“阳光男孩”。这是4月末记者在上海市徐汇区肇嘉浜路的均瑶国际广场32楼见到王均金时的第一印象。

  阳光暖暖地照在均瑶国际广场32楼的平台上,王均金随意摆了个姿势,让记者拍照。均瑶国际广场是均瑶集团投资7亿元盘活的一个“烂尾楼”,目前是5A级写字楼,每年的租金超过7000万元。“徐汇区是上海著名商业区,站在我们这个楼顶往下看,大上海的繁华尽收眼底。”王均金说,“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王均金目前每周的工作时间在40-50小时之间,他认为理想的工作时间是35小时。他说喜欢玩,喜欢打高尔夫球和唱卡拉OK。这一切很难将他与均瑶集团的董事长联系起来。但他出任均瑶集团董事长后,在企业中确立了建设“百年老店”的经营战略。可以说,王均金成功接住了他哥哥王均瑶走后留下的盘子。

  王均金工作之余经常与家族的下一代交流。“我要培养好我们家族的每一个小孩,让他们明白事理,具备自控能力,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王均金是上海世界外国语小学董事长和上海世界外国语中学董事长。他说:“这两所学校是投资6000万元收购的,我们给学校提出的要求是,一定要做成百年名校。”

  问到王均金的身价时,他有点狡黠地笑了笑:“我的身价,也就是十几万元。因为每年自己也就花十几万元,这个就应该是我的身价吧。”

  临危受命演绎造富神话

  完成平稳过渡

  2004年11月,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病故。王均金走到台前,接任集团董事长职务。

  对于为什么是王均金“接棒”,而不是三弟王均豪,王均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因为我比他年长,比他早在社会上闯荡几年。”记者在均瑶集团总部并没有见到王均豪,但他的一张照片却让记者印象深刻:梳着一个时髦的“莫希干头”,看上去非常“酷”。均瑶集团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这兄弟俩各有特色,相对来讲,王均金更沉稳一些。

  王均金回忆,其实是在2004年下半年开始,集团的许多事情已经是自己在处理了,家族已经提前做了一些准备。大哥刚刚去世,集团就启动了危机处理程序,在王均瑶去世的第10天,均瑶集团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对外通报了相关事宜。

  虽然已经做好了准备,但王均瑶的去世还是让他迷茫过。王均金说:“有老大在的时候,许多事情轻松很多。”他表示,企业发展到这样的规模,方方面面牵涉的事情很多,好在始终没有乱。同时均瑶集团的基础非常好,抗风性强,这也使得王均金对做好集团的事情充满信心。

  王均瑶去世的时候,正是均瑶集团与无锡商业大厦集团有限公司的谈判进入关键时期。王均金很快向无锡商业大厦集团有限公司发出继续履行要约的函。均瑶集团最终以超过2亿元现金买下了无锡商业大厦集团有限公司90%的股权。收购无锡商业大厦的主要原因是商业大厦属于现金流型的企业,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有一定的增长幅度,抗风险能力比较强。此次收购为均瑶集团进军零售商业领域打好了根基。无锡商业大厦集团控股上市公司———无锡商业大厦股份公司,此举也为均瑶集团进军资本市场打开了通路。

  王均金透露,均瑶集团目前已经对无锡商业大厦集团有限公司做好了战略规划,目标是要打造成一个“有一定的增长幅度,具备一定的抗风险能力,有一定价值”的公司,但没有透露具体细节。王均金表示,自己是大股东代表,如果说得多了,有可能影响上市公司的股价。

  在收购了无锡商业大厦之后,均瑶集团又投资6亿元兴建宜昌均瑶国际广场,这两大项目构成了均瑶集团的商业零售板块的主体。

  选准现代服务业

  完成了集团的平稳过渡之后,王均金一直在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均瑶集团经营的方向包括乳业、房地产、航空、宾馆等,有些杂,需要认真地清理一下,最理想的状态是选好一两个方向,精力不要那么分散。在进行企业战略梳理的过程中,均瑶集团确定了企业发展的方向———现代服务业。

  均瑶集团的现代服务业包含两大主业,分别为航空运输业和营销服务业。而营销服务业的三大板块又包括零售业、食品饮料和文化产业。在这两大主业中,只有包机运输和均瑶牛奶是均瑶集团的传统强项,其余的那几项几乎都是从零开始。

  为何选择了现代服务业作为均瑶集团的战略方向?王均金介绍,之所以选择了现代服务业,因为现代服务业中相关产业的共同点是具有强大的现金流,他信奉“现金为王”的理念。只有具备了强大的现金流,才能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中进退自如。要想实现现金流的能力强,就必须实现企业轻资产。他说:“我手里有钱,就不会跑到银行去贷款,国家调整利率政策,对于我们企业没有任何影响。”

  王均金举例说,如果自己拥有相当数量的工厂,固定资产是不少,但价值能有多高呢?相反,如果借用别人的工厂来生产自己的产品,自己只是制定一个标准,这样的风险更低。

  目前均瑶集团在湖北宜昌的乳业加工生产基地已经尝试着“轻资产”运作了。王均金坦言,靠自己建工厂一是占用了太多的资金,其次是速度太慢了,随着均瑶品牌的通路进一步完善,集团发展产业奉行不讲规模、讲盈利的原则,讲利润,转变资产价值,坚决不背包袱。

  进军文化产业

  在见到王均金之前,记者怎么也没有想到均瑶集团和北京2008年奥运会有什么关系。因此,在上海市徐汇区均瑶国际广场的均瑶集团总部门口,五个醒目的大福娃让记者吃了一惊。王均金很自豪地说:“我们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特许经营商和零售商,这些都是我们自己的产品。”

  为北京奥运会生产福娃,这属于均瑶集团的文化产业。王均金表示,之所以选择文化产业,很关键的一点是这个产业的投入不大,但获利可观,而且公司不用背什么包袱,发展越深入,产品的价值就越高。均瑶文化作为均瑶集团旗下品牌营销领域的专业公司,目前拥有两个专业研发团队,主要着力于品牌授权特许经营模式。

  2005年,均瑶集团获得北京奥组委授权,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特许经营商和零售商。2006年3月和9月,均瑶文化分别获得第三届全国体育大会、世界田径黄金联赛以及北京2008残奥会官方授权,成为这几项大型赛事产品的授权生产商。2006年底,均瑶文化获得了F1官方授权产品大中华地区独家供货商和独家销售代理商的权利。公司目前已经盯上了下一届奥运会的商机,对下届世界杯也很有兴趣。

  王均金透露,目前集团在全国已经有七八十个奥运特许产品专卖店。目前在北京奥运福娃的制造中,均瑶集团的产品占到了50%。

  组建吉祥航空

  航空运输业是均瑶集团确定的一个主要业务方向。王均瑶、王均金兄弟最早是做包机业务起家,因此对航空业情有独钟。中国民航总局在2003年透露出民营企业有望进入航空领域的信息后,王家两兄弟决定要开设自己的航空公司。

  说起来,吉祥航空名字的来历却是一波三折。最早的航空公司的名称为“东部快线航空”,后来出于公司战略定位的考虑,将公司的名称改为“凤凰航空”。就在这一名称在民航总局的网站上进行公示时,又与国航的飞机标识发生冲突。因为国航的飞机尾翼上就画着凤凰。公司的名称最后就成了“吉祥航空”。2005年6月,均瑶集团获准筹建上海吉祥航空有限公司。

  将基地设在上海的航空公司有东航、上海航空、春秋航空,吉祥如何与其他公司竞争?王均金说:“我们不与别人比规模,要比个性。”

 王均金:“阳光男孩”欲打造“百年老店”

  吉祥航空公司的目标是做“旅客想要的航空公司”,主要吸引公务、商务旅客和商务休闲旅客,围绕这些客人去设计产品。比如,吉祥航空客舱座位的间距是单通道飞机中最宽的,而且头套和座椅套都用的是一般航空公司头等舱的布料,比一般的要贵50%,给旅客以舒适感;公司全部使用新飞机,所有客舱的地毯都是全新的,都是王均金亲自把关;在航线的选择上,吉祥航空也把目标定在为商务客人提供方便。航班的空当对乘客更有价值,如三亚航线,其他公司大都安排在晚上,吉祥航空就安排在白天。王均金这样解释,在上海做航空,选择个性化的特点是至关重要的,市场有这个条件,成功概率也比较高。

  两兄弟白手起家圆飞天梦

  少小离家

  王均金1969年出生于温州苍南县。回想起儿时的生活,他印象最深的就是父辈教育孩子们做事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不做损人不利己的事———“伸出手,要摸得住胸头一巴掌地(良心)。”后来,他们兄弟三人先后外出闯荡,心中始终铭记着老父的教诲。

  王均金告诉记者,他小时候是一个爱逃学的学生,所幸的是,这并未影响到他最初的创业。那时候,他在老家温州陆陆续续做过一些小生意,比如印刷品、证件加工等,规模都不大,只是赚一些小钱,但是这些经历为他今后的创业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在十八九岁的时候,他意识到自己应该尝试着到外面闯荡一番,于是,1989年,在大哥王均瑶的带领下,他踏上了离乡之路。

  “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这句话是温州人艰苦创业的真实写照。温州人能吃苦、敢冒险、抓机遇的拼搏精神在王均瑶兄弟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王均金回忆说,自己当年跟着大哥到湖南闯荡时,因为没有买到坐票,两人一路都睡在火车的座椅下面。“那时候我们的创业欲望特别强,我们温州人做生意的理念是‘永远不要打工,大小都要做老板’,当老板的愿望支撑着我们义无反顾地打拼天下。”

  胆大包天

  王均金和大哥到湖南后,正好赶上了北京亚运会的商机,兄弟二人做起了亚运会的纪念章,很快便小有所成。

  1989年春节前夕,王均瑶哥俩和很多老乡一起,坐着长途汽车颠簸在回乡的山路上,“汽车真慢”,他们抱怨道。“飞机快,你包飞机回家好了!”同行一位老乡的这句话点燃了他们一个“胆大包天”的梦想———承包飞机!家人都笑他们痴人说梦,那年头,买飞机票还需要县团级以上的证明呢!但他们并不泄气,又是跑市场,又是跟有关部门沟通。经过大半年的奔波,他们终于成立了温州天龙包机公司,承包下了长沙-温州的航线,并在1991年开通了包机,当时是每周飞两班,自己组织客源。这是中国内地首个民营包机案例。自此,王均金和飞机结了缘。

  1999年,王均金去武汉出差的时候,得知武汉航空公司准备改制,他马上与对方接洽合作事宜,但前前后后接触了多次也没能谈下来。直到2001年,均瑶集团终于出资与武汉航空公司签订了一个协议,计划在武汉航空引进战略投资人的时候进入。当时双方约定:不管哪一方的资本进入,均瑶集团都要参股。2002年,均瑶集团出资1.08亿元,拥有了武汉航空公司18%的股权,成为第一家入股国有航空公司的民营企业。

  在2005年组建吉祥航空之后,王均金又玩了一个大手笔,控股了国内首家起飞的民营航空公司———基地位于天津的奥凯航空公司。控股奥凯之后,均瑶集团的航空产业形成了以上海和天津为基地,呼应上海的亚太航空枢纽及天津滨海新区航空城的战略布局。

  回馈社会

  王均金看重企业的发展,但更看重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在他的带领下,均瑶集团积极支持社会公益事业,集团先后直接投入6000万元用于各种公益活动和慈善事业。

  掌舵均瑶集团这两年,王均金想通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企业,只有给社会带来更大的价值,企业和企业家自己才真正有价值。他在集团里提出这样一个口号:“均瑶是我们的,更是社会的。”对于企业回馈社会,王均金有两个层面的理解:第一个层面是企业本身对社会的回馈,即不管企业赚了多少钱,对社会的第一贡献都是税收,第二贡献是提供就业岗位,第三贡献是实现员工致富;第二个层面则是企业家的主动回馈行为。在均瑶集团向社会公益事业直接投入的6000万元中,王均金最看重的是2003年捐款1000万元设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均瑶基金”。“把1000万元捐给某个贫困县,可能没多久就被花完了。我们这1000万元基金已奖励了3万多名东部发达地区大学生到西部贫困地区当村干部或乡村教师,这种‘精神脱贫’的价值更大。”王均金说。

  此外,均瑶集团还在湖北三峡库区进行系列投资,解决当地部分移民的就业问题,这也成为中国光彩事业的成功案例。为了解决当地老百姓的就业问题,集团在宜昌建设的乳品加工基地还放弃了自动化包装而改用人工包装。2005年,王均金还直接出资6000万元收购了上海两所学校的无形资产,集团内部曾对此颇有争议,但王均金却说:“不要去算投入多少,要看将来能培育多少人才。百年树人,学校越办越好,是积德的事。”他给学校提出的目标是“经济的账不要算,最大的目标是办百年名校”,并每年为这两所学校补贴500万元。

  “企业的发展应该与社会的发展接轨,企业持续发展也需要和谐社会作保障嘛!”王均金说。

  跳出经营

  与许多民营企业的掌门人不同的是,王均金并没有把集团所有的权力都揽在自己身上,而是选择退出经营层面,只负责董事会的工作。2005年11月,均瑶集团引进了“外脑”,毕博管理咨询公司原全球执行副总裁兼大中国区首席执行官黄辉出任均瑶集团首席执行官。目前在均瑶集团的各个业务板块中,基本上都由职业经理人负责,集团的老员工对于集团的这一战略都很认同。

  王均金表示,自己之所以从经营层面抽身,是出于两点考虑:其一是企业要想维持的时间长一些,自己就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一定要从具体事务中脱出来;其二是不能光站在经营层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要有开阔的眼界,要有思考问题的高度。“如果仅仅是站在上海,我只能看到公司在上海的运转。跳出经营层后,我看到的是国际贸易的游戏规则、供需关系以及未来企业如何进行资源配置。”

  从经营层抽身后的王均金有了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在周末时,他喜欢去打打高尔夫球。打着打着,他还悟出了一些道理:“打高尔夫球可以调整人的心态,因为打进每一杆球都不能有一点急躁。企业家做企业也是这样,有了好的心态,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把企业做好,做强,做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83813.html

更多阅读

王均金:危机中要关注细化成本

凤凰网财经讯 2009(第八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于2009年12月6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新商业文明的中国路径”。凤凰网财经直播此次会议。均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均金在发言中指出,危机的时候要关注成本和增收。 王均金:去年的危机包括

王均金:我不是航空新手!

过去一直借“机”生蛋的均瑶集团,能做好自家的航空公司么?   “过去胆大包天,如今一年盈利!”  去年9月吉祥首航,王均金发出这样的豪言时,业界有这样的质疑:  其兄突然离世后,王均金领衔的航空梦能否顺利实现?  民营航空的人才储

王均金:走进从容

  见到王均金之前,还是有一些担心的。他很少在媒体上出现,作风低调,让我不免猜想采访时会否交流不顺利。  而他十几日内,重庆——成都——昆明——湖北——北京——上海——杭州的行程,马不停蹄,采访能否如期,也成为另一个担忧。 

飞越梦想舞蹈 王均金的飞越梦想

 2006年,王均金终于完成了大哥王均瑶未竟的事业,吉祥航空飞上天空。从牛奶到飞机,均瑶集团的产业转型,具有典型意义。   39岁的王均金,接过均瑶集团掌舵位子已经两年零六个月了。  2004年11月,均瑶集团前董事长王均瑶去世后,

王均金:我有航空大梦想

 当年被称为“阳光男孩”的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金已过了不惑之年,鬓发隐隐现出白丝,但还是那张娃娃脸。他比较沉默,回答提问时习惯留出空隙思考,脸上偶尔浮现笑意。   2004年11月,知名浙商王均瑶英年早逝,弟弟王均金火线上阵,承担起实现

声明:《王均金:“阳光男孩”欲打造“百年老店”》为网友失忆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