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李开复离职
对于李开复来说,刚刚过去的这个牛年春节,尽管是在美国度过,却是最有“年味儿”的一个春节了。家人团聚,走亲访友,除了回谷歌总部开会,剩下的时间基本都属于自己,就连在“我学网”上看帖回帖,这个每天必须照看的重要“副业”,也可以因为学生们放假回家而放松一下了。
这基本上是李开复来到谷歌中国三年来最愉快的一个假期。从“创业年”到“产品年”,再到“普及年”,虽然磕磕绊绊,但终于挺过来了。在过去的一年里,谷歌中国的流量增长了60%,市场份额也恢复到2005年巅峰时期的水平——而当年的对手百度,则在一场公关风波后,脚步显得有些错乱。
不过,这难得的闲暇很快将告一段落。很明显,接下来的日子他仍将回到忙碌之中:谷歌中国正在恢复竞技状态,而李开复即将面对的,是职业生涯中一段最具挑战性的商战。
事必躬亲
“创新至上、用户第一、社会责任,是谷歌中国始终坚持的三大价值观。这种坚持为谷歌中国开创了今天的局面,也必将成为我们在未来获取成功的基石。”2008年的最后一天,李开复在写给记者们的新年贺信中说,“2009年,谷歌中国将为此付出双倍的努力。”
实际上,在过去的三年里,作为谷歌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的李开复可能不是中国最忙的人,却一定是中国最忙的职业经理人:打理谷歌中国的各项业务,每天回复上千封邮件,每年为10万学生演讲,24小时挂在网上,桥牌不打了,电影不看了,跳舞机不玩了,为小女儿做的个人网页也很久不更新了。
在所有人看来,这种诸葛亮式的事必躬亲,并不是一个职业经理人的理想风格——李的同行唐骏身价如今已经是他的10倍,后者在盛大每天工作12个小时,也只不过坚持了两年,而且唐自己都说是做样子的成分居多,也几乎从来不去下属的办公室。
此外,各地巡回演讲,七封《给中国青年学生的信》,三本比《哈里·波特》更畅销的“成功学书籍”,一个公益网站“我学网”(此前名称为开复学生网),以及署名“开复”的8000多条每篇洋洋千言的回帖,无论李开复如何否认,很多人仍然坚信:这个学生们眼中的青年导师的退休理想,一定是“在中国办一所加州理工学院式的大学”,又或是继承父亲“心系家国”的理想,某一天弃商从政……
乱哄哄的猜测和传言背后,人们的疑问在于,尽管李开复把选择谷歌称为“我必须服从内心的召唤”,但无论如何,他的身份都仍然是一个职业经理人。无论是“来自父亲的中国情结”,还是“帮助中国青年创造未来的谷歌奇迹”,都伴随这样一个问题:李开复究竟能这样忙多久?谷歌中国要到何时才不再需要这样的忙碌?
在谷歌中国公司办公区里,李开复的繁忙可见一斑。
游戏狂人
回望李开复过往的经历,无论怎么看,都不能想像他是个笃信“勤能补拙”的人。相反,他的成长经历是典型的硅谷式,一边玩一边把事情做好。
按如今的流行观点看,大学时的李开复曾经有不折不扣的“游戏沉迷”症状:大一时每天去食堂玩打太空人的弱智电玩曾经“挂科”,痛定思痛戒除游戏瘾却又染上了桥牌瘾——平均每天玩8小时!如果按照网瘾戒除专家陶宏开“沉迷游戏3年智商下降10%”的理论计算,李最后以优异成绩毕业,完全是靠剩下的智商完成。
而李此后的职业生涯仍可以用“轻松自如”来形容。在继续钻研桥牌技巧的同时,李在卡内基梅隆大学成为语音识别和人机对弈的专家,在苹果做出了富有远见的软件QuickTime——这令苹果至今仍受益良多,而在微软,他任院长的中国研究院被畅销书《世界是平的》一书认为是“微软在全球最有创意的研发中心”。即便如此,李对在微软的工作的评价,也不过是“工作还算努力,但是压力不是很大”,小女儿的个人网页就是在那时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