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国荣:开拓者与见证者



  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回顾新中国证券市场艰难创立的历史,我们看到了一个个风云人物,一出出悲剧喜剧。他们风云际会的人生,或辉煌亮相,或黯然退场,充满了让人感叹的戏剧性效果。但我们很难看到在这辉煌场面的背后,那些为这出大戏设计了题目、编写了脚本的后台工作人员,那些为新中国证券市场的草创做了大量基础性、铺垫性工作的执行者。他们是中国证券市场的“幕后英雄”。他们的贡献不亚于前台的主角。

  现任申银万国证券公司总裁冯国荣,参与了上海证券市场早期一系列开创性的建设,包括第一家证券营业柜台的建立、第一只股票的发行,直至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筹办和成立。中国证监会前主席刘鸿儒曾对他说:能够说得清楚上海金融改革整个过程的,现在大概只有你了。

  本期我们用冯国荣的故事,从一个侧面来对比中国证券市场的今昔,并感谢那些为之默默地作出贡献的人们。

  在中国证券市场,冯国荣向来行事低调。但在上海的金融改革和证券市场形成过程中,他做出过重要贡献,绝非等闲人物。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他历任工商银行(601398)上海分行办公室秘书、副主任、主任和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办公室主任,这段时期正是上海金融改革起步和证券市场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不仅参与了银行系统的改革,而且在幕后参与了第一只股票的发行、第一家证券营业柜台的设立,直至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筹建。特别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制度草创和设计的过程中,在当时人行上海分行行长毛应的领导下,他参与起草、核稿等具体工作,是主要的执笔者。上海证券市场形成初期的许多重要人物,都与他有着很深的工作关系甚至个人渊源。可以说,他是上海金融改革和证券市场形成、发展全过程的见证人。

  证券市场的“史前史”

  参与中国证券市场草创筹建工作的前辈,大部分人在回顾中国证券市场的初期历史时,都是从发行第一只股票、创建第一家证券营业部或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说起。对此,冯国荣有自己的独到看法。他把这段历史分成酝酿、启动、发展等几个阶段,这中间有一个符合逻辑的发展过程。酝酿阶段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开始了,也就是银行从财政脱离,完成真正的、独立的货币经营者的角色转换的过程。冯国荣说:“这是整个金融改革的最精彩的部分之一,也是后来资金拆借市场、外汇调剂市场、证券市场、期货市场、黄金交易市场得以形成的预设条件和基础。我本人那时刚好从上海财大毕业,1982年底进入银行系统工作,有幸参与和见证了这个金融改革风云际会的过程。”

  谈到中国证券市场的历史,这其实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或者说,这是证券市场的“史前史”。冯国荣说,在改革开放以前的纯粹计划经济时代,大财政,小银行,银行是财政的附庸,仅仅是政府的一个出纳机关。改革开放以后,银行从财政脱离出来,又从人民银行中分设工商银行、中国银行(601988)、农业银行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从财政部分设建设银行(601939)、中国投资银行。中国银行体系在1983-1985年之间基本形成。而在银行内部出现了票据改革。以前银行没有票据业务,随着支票、汇票、本票等票据业务的出现,就自然地出现了票据的贴现和再贴现业务,这样银行就有了信用工具,市场承认了商业信用,资金也就不再局限于横向联系,出现了资金的拆借市场,各金融机构的资金余缺可以在拆借市场上调剂,资金开始能够流通了。在资金实现流通的时候,资本市场也开始萌芽了。这些因素一起催生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成立。设想一下,如果没有信用工具,结算都无法结算,证券交易如何进行?也就谈不上后来证券交易所的成立和迅速发展。

  冯国荣强调说,发展是一个自然渐进的过程,具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后面的内容以前面的发展为基础。没有这个基础,谈不上后面的发展。整个发展就是这样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而他一进入银行系统,就参与了作为市场基础的票据业务这一意义深远的改革。

  参与筹备上交所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后半段,是上海证券市场的萌芽和启动阶段。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属下的信托公司(申银万国前身)代理发行了飞乐音响(600651)、延中实业等新中国的第一批股票,推出了第一个证券交易柜台,从而出现了直接融资,出现了股票的流通。这些都是重大的突破。此时,冯国荣先后担任工行上海分行的办公室秘书、副主任、主任,参与了这些有重大突破意义的制度设计、文稿审核等工作。比如,发行B股以筹集外资,这在我国证券史上是一件破天荒的事情,没有任何先例可循。冯国荣清楚地记得,他是如何斟字酌句地确定了所谓B股的定义,即“专供境外法人与自然人认购的、用美元现汇计价的记名式股票”,连“人民币特种股票,简称B股”这两个名词,也是他“发明”的,获得了分管此项业务、时任人行上海分行副行长、已英年早逝的罗时林的赞许。

  此前,冯国荣在银行系统基层工作时,曾任工商银行上海分行杨浦支行计划信贷科副科长。阚志东那时就是这个信贷科的信贷员。冯国荣向当时的工行团委推荐,阚志东得以参加中日青年交流计划,到日本蓝泽证券工作,学习证券业务。赴日学习是阚志东证券事业的起步和转折,回国后,他成了当时国内稀缺的在国外学过证券业务的青年才俊。冯国荣笑着说:“我们那个信贷科后来出了四个证券公司老总,阚志东是一个,还有朱福涛、储忠两人分别做了东方证券董事长和联合证券总裁。后来,我又来做了申银万国总裁。”

  冯国荣认为,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筹办,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而仿佛是与证券有缘,就在上交所筹办前,他调到人行上海分行任办公室主任。当时,人民银行分管银行、证券、信托、保险等所有金融业务及机构,而人行上海分行直接负责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筹办、成立,以及成立后初期发展阶段的管理。当时,上海有一个股份制改革的三人领导小组,一个是原人行上海分行行长李祥瑞,一个是上海市体改办主任贺镐圣,另一个就是他的老师、时任人行上海分行行长的龚浩成。领导作出安排,拍板决策,具体的工作就由冯国荣领导的办公室来做。当时人行没有政策研究室,没有体制改革办公室,凡是与体制改革、政策研究有关的事情,都集中由办公室处理。作为办公室的主要负责人,对文件的调研、起草、审核,直至最终公布,都起着关键的作用。特别是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性质、交易和结算的方式、会员制、交易所章程等的确定和文本起草,基本上都是由当时的金融监管处和办公室完成的。

  “说实话,那时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做。我们都没见过真正的交易所。”冯国荣说,“所以像尉文渊、阚治东、管金生那样的一批开拓者确实了不起。他们是在一无所知的前提下创造历史。筹办上海证券交易所时,由人行上海分行办公室起草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规则和章程。我也是一无所知。我也没去过国外,没考察过国外的交易所,充其量只参观过香港交易所,参考资料也极其缺乏。李祥瑞把他的一个曾任台湾‘财政部长’的同学送他的一套法规汇编给我,作为参考资料。所以上海证券市场的早期设计,带有浓厚的台湾证券市场的特点和痕迹。因为我们参考的就是台湾的市场、台湾的法规和理论。”

  说到这里,冯国荣忍不住笑着说,“早期许多开创性的规章,都是我们起草或者审稿的。当时的规则很粗糙,特点很明显,就是多少都带了点台湾证券市场法规的痕迹。这个事情现在讲起来似乎很不上台面,但这就是历史。那时也没什么‘海归’,现在的‘海归’们那时正忙着‘出海’。”

  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时,据说总经理人选有几个:一位是人行上海分行金管处处长,年纪有点大了;一位是尉文渊,金管处的副处长,年富力强;还有一位就是冯国荣。因为冯国荣是办公室主任,领导不肯放。历史就选择了尉文渊。

  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初期,仍然归人行上海分行管理,交易所的制度修订甚至对外发言,也仍然需要经过人行上海分行办公室的审核后才能发表。冯国荣甚至还要管证券市场的新闻和舆论,当时的人行负有窗口政策指导的重要职能,上海市委宣传部曾为此专门发过内部文件,规定上海市场上的证券新闻、评论,要由人行上海分行办公室主任冯国荣审核签字后,才能见报。冯国荣甚至亲自跑新闻出版署要批文,创办了公开发行的《上海金融报》,并担任首任主编。

  带领申万起死回生

  2001年,冯国荣由幕后走上前台。

  当年,被称为中国证券市场第一大案的“中科创事件”爆发。该事件给申银万国证券公司带来了高达几十个亿的损失,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了公司的注册资本。这家新中国证券市场最老牌的证券公司,面临着生死存亡一线之隔的艰难境地。

  申银万国曾经主承销新中国第一只A股、B股,创建了新中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柜台,创造了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史上许多“第一”。这家在某种意义上直接催生了中国证券市场的证券公司,此时面临着无数的债权债务纠纷甚至刑事纠葛,这回还能重新站起来吗?很多人表示怀疑。

  正是在这个万般艰难、前途莫测的情况下,冯国荣受上海市政府的委派,从中国光大银行党组副书记、副行长兼上海分行行长的位置上,被调派来处理危机。随后,他又被正式任命为申银万国证券公司总裁。

  “我接手申万时,是申万最困难的时候。”冯国荣说,“‘中科创事件’以及后来的委托理财纠纷使公司面临严重的挑战。你知道我最苦的时候怎么样,现金流量都断了!但工资不得不发呀,而且一个也不能掉队(裁员)。除了工资外,其他我全部停掉。所以他们说老冯有大将风度,这种危急困难的情况也扛下来了,其实是勉为其难。最难的时候,有一点我脑子里很清楚,就是坚持合规经营的底线,绝对不挪用客户保证金,确保资金链不断,维护公司的声誉。但是确实平衡不了呀,没有资本补充机制,缺乏合规融资渠道,市场又很低迷,流动性确实很困难。这个难题几乎无解!”说起这件事,冯国荣感慨万千。

  冯国荣千方百计节支增效。2003年到2005年,三年里申万的营业费用下降了45%,公司的业务渐渐走上正轨。2005年,经过人民银行和证监会的联合大检查后,人民银行正式宣布,经贷前调查,申银万国经营基本正常,没有发现挪用客户证券交易结算资金情况,但存在流动性困难,拟对其给予再贷款支持。后来,又改为汇金公司向申银万国注资25亿元,并计划提供15亿元流动性支持,实际上后来提供了4.5亿元。汇金因而成为申银万国的大股东。这是国务院关于证券公司综合治理政策在申银万国的体现,也创造了应对与处置金融风险的新经验。申万终于得以重新走上发展之路。

  冯国荣说:“从2001年到现在的这六七年里,我们已经把申万的所有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掉了,全部窟窿都已填平。这一点确实很不容易。现在申万的资本金很充足,净资产有100多亿,净资本有90多亿,净资本率达到90%以上。这几年来,申万全面推进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建设,建立完善风险控制体系,公司还获得了创新试点资格,被评为A类AA级券商。2007年我们取得的利润是过去11年税利的总和,公司整体情况是空前的好。这充分说明国务院关于证券公司综合治理政策十分英明。”

 冯国荣:开拓者与见证者

  冯国荣说:“过了这个坎以后,我们真的吸取了教训。证券是高风险的行业,控制住风险,才有利益和未来,把握不住风险,垮起来会很快。申万在发展过程中,总结了自身经验,看到了违规的代价,看到了出错的成本,所以我们很小心谨慎,加强合规建设,完善内控制度,全力规避风险。看起来好像走得慢了一点,但最终会看到未必慢。反过来,风险控制不好,一时看起来好像很快,但最终可能并不快甚至垮掉。这样跌跟头的公司,相信接下来还会有。”

  “不过,小心谨慎不是说就不要创新了。申万历来有创新的精神,‘开拓创新、追求卓越’是我们的企业文化,现在我们仍在创新。”冯国荣说,“我来到申万以后,公司做了两件对未来的历史而言极有意义的事情。一是率先推出了代办股份转让业务,解决了上市公司的退市问题。”冯国荣认为,这是申万近年来为金融改革和证券市场作出的最大贡献,是一项重大创新和突破,其意义不亚于当初发行第一只股票。“二是成为国内第一家QFII代理商。申万率先得到了政府的同意,通过了外国机构和投资者的审核。UBS(瑞士银行)是世界最大的银行,在选择之前对我们进行了六轮尽职调查,最终选定我们作为他的QFII合作方。QFII制度的建立打破了中国市场的封闭性,其意义自不待言。”目前在代办转让系统和QFII两块业务中,申万都是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作为老牌证券公司,申万老枝发新芽,焕发改革的青春。

  其实,申万另有一件了不起的却不太为外人所知的事情,是拥有一家境外上市公司——申银万国香港公司,在香港联交所的上市代码为0218。这家公司成立已经17年了,是香港全牌照的证券公司,可以从事香港所有的证券业务。不过,冯国荣说,当初这家公司也面临严重危机。“我来申万后,花了很大的力气,在公司中建立了完整的法人治理结构,按照香港的监管规则进行全过程的合规体系建设,加强内控,全面推进业务拓展。过去,公司股价最低只有0.20港元,后来最高达到17港元,现在是3港元左右。在香港这个国际市场上,这个股价是实打实的,重要的不是市盈率,是分红,是业绩。我们每年两次现金分红。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习、适应了国际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为我们以后的国际化经营做了必要的思想准备与组织准备。在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中,由于我们对此意识较早,处理及时,香港公司未受损失。”

  “现在,申银万国已经是一家国际化的金融机构。我们的职员中有美国人、菲律宾人、韩国人、日本人等。这几年我们也已经开始在境外布局了,香港以外,在韩国、日本已建立了代表处,台湾、新加坡都准备筹建。而且在国内券商中,唯有申银万国每年在境外搞CIO路演。去年在韩国和日本,今年在加拿大,都很成功。我们依托了申银万国研究所强大的研究力量,把中国介绍给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同时与国际战略投资者建立联盟的关系。”

  冯国荣现在的一个心愿,是实现申银万国的上市,从而成为中国最强、最好、最大的证券公司。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84515.html

更多阅读

《我》——张国荣作曲:张国荣作词:林夕

问世间有几个人能活出自己又有几个人敢活出自己一生活在别人眼中世后在别人眼中的自己与别人有何区别我是谁有几人能给出自己的回答?还念哥哥,一生的偶像,一辈子的的梦想。 张国荣作曲的许多作品都是由林夕填词,两人的合作非

冯学荣:回到清末过一天

冯学荣:回到清末过一天自由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給现代中国人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每天我们的热水器一拧就出热水,用手机按一下,午餐就送上门,网络商店有大量物美价廉的衣服、不用逛街就能轻松买到,还有出行,在手机打车Apps上轻轻

追忆昔日三剑客:张国荣陈百强钟保罗图

图:Pluto文/飘雨桐这个冷风过境的夜晚,我一直在查看哥哥(张国荣)的资料。将“张国荣”与“三剑客”一起在百度查找,欣慰发现:自己的这篇《怀念那游戏红尘的三剑客——陈百强、张国荣、钟保罗》,算是转载次数较多的文章。这些仅在故纸堆

刘植荣:增值税与销售税优劣对比

增值税与销售税优劣对比作者:刘植荣笔者在《增值税的本质》一文中指明,增值税的负税人是居民个人,而不是企业,企业只不过是代替政府向终端消费者征收增值税而已。增值税的这一本质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多数居民购物时并不知道自己在纳税

声明:《冯国荣:开拓者与见证者》为网友如若比翼便双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