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溪淳:金融危机对中国钢铁行业的影响



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

  需求萎缩、产品价格下跌,企业经营困难。

  2008年9月份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国钢铁生产量出现负增长,市场需求萎缩,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多数企业由盈利变为亏损。

  2008年第四季度中国钢产量同比下降13.65%,10月份当月粗钢的日产水平为115.81万吨,比6月份最高日产水平156.48万吨下降近26%。

  2008年第四季度粗钢表观消费量同比下降13.06%,其中10月份下降19.4%。

 吴溪淳:金融危机对中国钢铁行业的影响

  国内市场钢材综合价格指数(1994年4月份价格为100)由2008年6月份最高的161.47点降到2008年11月份的102.30点,2009年4月份降到95.56点,低于1994年4月份的价格。

  受钢材价格大幅下跌、钢产量下降及高价原燃料库存过高的影响,多数钢铁企业出现亏损。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员企业2008年第四季度共亏损477.35亿元,而2007年第四季度盈利294.5亿元;2009年1~4月份累计亏损51.79亿元,5月份以后转为微利;2009年上半年平均销售利润率为0.18%,同比下降7.56个百分点。

  钢铁产品出口大幅度萎缩,进口增加,中国由钢的净出口转为净进口,国内市场粗钢资源过剩压力增大。

  2008年第四季度中国钢材、钢坯折合粗钢净出口816万吨,同比下降20.3%,比第三季度的1960万吨下降58.36%。

  2009年以来,中国出口钢材、钢坯大幅度下降,而进口大幅度上升。1~8月份,进口钢材、钢坯合计1505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387万吨,增长34.61%。而出口钢材、钢坯合计1325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2951万吨,下降69.01%,折合粗钢为净进口169万吨,而去年同期为净出口3354万吨,两项合计高达3523万吨,使中国国内市场可供消费的粗钢资源过剩压力大大增加。

  2009年1~7月,中国向欧盟27国出口钢材下降82.23%,向东盟地区出口下降72.9%,向韩国出口下降73.12%,向美国出口下降67.52%。

  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施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增大了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大量新建项目集中启动使中国国内建筑用钢的消费出现超常增长,增加了中国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难度。

  中国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实现了7.1%的增长,国民经济总体形势企稳向好,为战胜国际金融危机、实现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作出了积极贡献。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上半年对GDP增长贡献最大的是固定资产投资,其贡献率高达87.6%,拉动GDP增长6.2个百分点。上半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5%,考虑固定资产价格指数(上年同期为100)为97.4,而2008年上半年为110.0,实际投资增长率大大超过名义投资增长率。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高达73830亿元,同比增长87.3%。上半年不包括电力投资的国家基础设施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57.4%,其中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126.5%,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54.7%;上半年铁路共完成新线铺轨2739.7公里,复线铺轨2435.9公里;上半年中国新开工高速公路建设项目111个,建设里程1.2万公里,计划总投资约70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倍、5.9倍和6倍。

  在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拉动下,中国今年上半年的钢筋产量达5775.97万吨,同比增长1042.77万吨,增长22%。由于出口减少,钢筋的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23.34%。上半年生产铁路用重轨229.23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17.57万吨,增长105.3%。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按照克服当前困难与促进长远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国家调整了中长期铁路网发展规划和中长期综合交通网发展规划。根据铁道部和交通运输部公布的信息,中国铁路2008年底的运营里程已达8万公里,开工建设的新线里程达3万公里,2009年至2010年约有2万公里新建铁路项目开工建设,到2012年全国铁路运营里程将达到11万公里。其中,时速200公里~350公里的高速铁路客运专线1.3万公里,原规划2020年实现的目标将可能提前7年于2013年实现。中国2001年至2005年新建铁路投产里程只有7063公里。中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008年底为60302公里,“十一五”规划2010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5万公里,中长期原规划2020年达8.5万公里。按目前工程进展情况,2010年高速高路通车里程将达8.1万公里,2013年即可实现原定2020年要实现的目标。中国2001年至2005年新建高速公路23964公里。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后时代的新挑战,中国钢铁工业将加快结构调整,实现产业振兴。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造成了较大冲击,钢铁业是受冲击较为严重的产业之一。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解决中国钢铁产业长期粗放发展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中国国务院于2009年2月份制定并公布了《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着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统筹国内外两个市场,以控制总量、淘汰落后、企业重组、技术改造、优化布局为重点,着力推进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切实增强企业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加快推动钢铁产业由大到强的转变。今后几年将在以下六个方面出现新变化:

  1.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中国钢铁工业将以扩大内需为主,围绕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水平提高的要求和汽车、造船、家电等产业振兴和产品升级的需要以及重大工程建筑对钢铁产品的新要求,加快技术进步和钢铁产品品种质量的优化升级。

  2.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为主,按照国际市场的需要,优化直接出口,扩大间接出口,中国钢铁产品直接和间接出口占钢生产量的比例将比前两年有明显降低。

  中国在2007年和2008年直接出口钢材较多,是因为国际市场需求旺盛,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钢材市场价格因供不应求一直上升,中国出口钢材在国家降低出口退税的情况下出口售价仍然高于国内售价。

  3.中国钢铁企业通过市场竞争淘汰落后产能的步伐将随着新增先进产能的增加和市场供大于求、价格下跌、竞争激烈而加快。

  4.中国钢铁企业联合重组将随着产业政策的调整和妥善解决富余人员安置、企业资产划转、债务核定与处置、地方财税利益分配等问题而加快步伐。

  5.中国钢铁企业与国内外铁矿和煤炭企业的战略合作,以及与下游钢材用户的战略合作将进一步加强和扩大。

  6.中国钢铁企业在节约能源、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减少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等方面将出现更大的进步和发展。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84657.html

更多阅读

积极应对营改增 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商的影响

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尽管美国参众两院通过了8500亿美元的市场救助法案,但市场并不买账,股指继续下跌,金融危机并未就此消除,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至于这场由美国次贷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到底有多大,现在还无法具体估计

苏州制造业危机 金达仁解答 金融危机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

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记者:金融危机越来越深的影响到实体经济,中国制造业也不例外,您如何看待金融危机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 ?中国制造业应如何突围 ?  金达仁:原本受研发能力弱、管理粗放、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

李东生:金融危机对美日企业冲击大

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李东生:金融危机对美日企业冲击更大   金融危机对欧美、日韩家电企业的影响远超对中国企业,因此如果中国企业能够把握住这次机会,就可能在这轮产业洗牌重组过程中争取好的地位,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因此中国企业未来

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金融危机对中国通信业的影响有限

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      不久前的一次金融风暴与中国通信业发展的会议上,本人发表了金融危机对中国通信业的影响有限,要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机遇,通过调整结构,在业务方面进行创新,在金融危

科尔尼:金融危机下中国电力行业的挑战与反思

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  清洁煤技术将成为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的关键  中国电力行业也已经受到全球金融海啸的波及。消耗总供电量75%的工业是电力行业最大的消费者,受工业产业的萧条所影响,2008年10月和11月国内用电量呈现了负增长(分

声明:《吴溪淳:金融危机对中国钢铁行业的影响》为网友凌乱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