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导演一部作品,只看到自己思想的是菜鸟,能看到观众掌声的则是大师。导演A是一个非常热爱他的事业的人,几十年里,他导演了数十部戏剧。每当这些戏剧演出,不论刮风下雨,不论白天黑夜,他必到剧院观看。当有人为其精神感动时,他说:“我视它们为自己的儿女,在这些作品里面,融会了我对生活的热爱、对社会的见解和对艺术的追求。”因为高涨的工作热情和几十年如一日的无私奉献,导演A被评为拔尖人才和劳动模范。
![菜鸟到大师 《不自卑的世界》 第一辑 大师与菜鸟](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2453986391681.jpeg)
导演B是个奇特的人,虽然他导演了数十部电影,但他从来不到电影院观看自己的影片,就连首映式也不例外,这简直是个令人不可思议的习惯。在一次采访中,有个记者问他:“您从不到影院看自己的电影,难道不想知道观众们的反应吗?不想听听他们的尖叫和掌声吗?”“不,不需要,”他回答说,“你知道吗?拍片的时候,我看到了什么?我看到的不仅是拍摄现场,还看到了坐满观众的电影院,每一个镜头都是为了观众的尖叫和掌声而拍的,所以我早就知道他们的反应了。”导演A与导演B虽然有事业的许多共同之处,但也有许多的差异之处:一个导演戏剧,一个导演电影;一个对自己的作品在剧院里看了又看,一个对自己的作品从不在影院观看;一个看到了作品里自己的灼热思想,一个看到了作品里每个细节所对应的观众反应。其实,差异还不只这些,导演A与导演B的最大差异之处,就是导演A的几十部作品都平平庸庸,每部作品演出几场后就再也没有市场了。导演B则取得了艺术上的杰出成就,他的作品深受观众欢迎,《39级台阶》、《后窗》、《精神病患者》等等,这些脍炙人口的佳作都出自他之手。他的名字叫阿尔弗莱德8226;希区柯克,是国际演艺圈公认的“悬念大师”。他的作品多以紧张和恐惧为特色,情节曲折惊险,悬念重重,引人入胜。由于他在艺术上的出色贡献,希区柯克去世后被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封为爵士。如果不看其它,单从作品质量上来评价,那么导演A只能称为菜鸟,导演B则称得上一代大师。是什么导致A为菜鸟,B为大师?不是戏剧、电影之分,不是因为是否观看自己的作品所致,而是因为导演的眼光不同。同样是导演一部作品,只看到自己思想的是菜鸟,能看到观众掌声的则是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