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租赁海外并购 柳传志自评联想海外并购得失



在场的几百人都想听柳传志说什么,柳传志不慌不忙地回答:“成功的定义,是看是否达成了当初的目的。联想收购IBM的目的是想让这个企业的利润能够持续增长。”

  “在并购以前,我们的营业额是30亿美元。并购后的2007年,我们的营业额是169亿美元,因此联想进入世界500强。但去年是148亿美元,因为金融危机掉下来一些。利润状况就是,并购以前1.6亿美元税后利润,2007年4.8亿美元税后利润,但金融危机后,去年有2亿美元左右的亏损,你问我成功与否?就是因为出了2亿美元的亏损。”柳传志说。

  在并不否认有亏损的前提下,柳传志解释,并购后国外大客户增加了很多,但大客户在经济危机中首先缩减的是电脑购置等办公室开销,因此导致2008年销售业绩下滑。

  而对于在“淡水鱼”变“咸水鱼”企业的国际化道路上的得与失,柳传志则强调,买到了3样很想买的东西。

  “第一个就是品牌,我们成功买了ThinkPad电脑牌子,在谈判的时候,要求这个牌子永远归我们所有。这个品牌本身是IBM花了十几亿美元培养了十几年形成的。品牌的重要性在我们没有并购以前,真的不知道这么厉害。第二是买回了技术,ThinkPad和联想的技术,就像中国跟西方没有沟通以前,也许某些地方一点就破。买回技术后,对我们还是很有帮助的。第三是国际化的管理经验,国际化的董事会跟管理层应该怎么相处,让我们都学习到了丰富的经验。”

 渤海租赁海外并购 柳传志自评联想海外并购得失

  对于目前媒体普遍提到的“杨柳配”挽回危局的说法,柳传志则表示,“我回来是为了让董事会更好地能够和管理层配合。可能因为我年龄大一点,经历多一点,董事会其他董事可能信任得就多一点。而杨元庆,原本是计划国际化以后先让外国先生当CEO,5年后杨元庆再上去,但金融危机让杨元庆提前上马了。”

  “现在有一种说法是并购不成功,联想就在这个悬崖的边上,眼看要掉下去,但在我自己心里认为,现在是一个转折点。是真的转折,还是掉到悬崖下去?我觉得要用时间来检验,大概一年以后,就能够很清楚地看见我们是离悬崖越来越远,登山登得越来越高,还是真的掉到悬崖底下。此刻你问我,我心里认为,结果肯定是成功的。”柳传志正面回应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85010.html

更多阅读

联想集团柳传志 柳传志复出后联想离宏碁还有多远

系列专题:柳传志复出作为华人世界里相对比较知名的国际品牌,联想(LENOVO)与宏碁(ACER)在全球IT行业里占有一席之地。其各自之创始人柳传志以及施振荣皆被称为内地与台湾的IT行业教父,后者更可以被称为华人品牌国际化的先驱人物。然而,

柳传志:我“出山”就是杨元庆要“出山”

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昨日在做客贵州卫视《论道》节目时再度谈到“重新出山”考虑,他表示联想在并购IBM后一直很希望是中国人来出任CEO,金融危机提供了更换CEO的契机,“我出山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杨元庆要出山,我的出山主要给董事会

形容信心十足 柳传志为啥对联想扭亏信心十足?

联想老帅柳传志刚刚在新浪做了一个视频访谈,又引起了大家更多的对联想的关注。通过这个访谈,我们能了解到什么呢?   联想走到了悬崖边上  这像文字游戏,联想走到了悬崖边上,结果是什么呢?要么掉下悬崖,要么掉不下来。  媒体这种悬

柳传志:明知故犯的“错误”

对于一位65岁的老人而言,他的退休生活远没有其他人来得安逸。作为联想集团的创始人,也是外界公认的联想头号人物,面对联想在2008年底出现的巨额亏损,柳传志决定在2009年重新出山执掌联想大局。9个月后,联想公司在11月份公布的2009年公司

形容进步明显 柳传志:复出给联想打气 一年内会明显进步

    从隐退,再到今年2月宣布复出。柳传志,这个风云人物,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关注。  昨日,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联想总裁,柳传志在北京梅地亚中心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虽然65岁,但柳传志看起来依然步履矫健。对联想的未来,他高调表

声明:《渤海租赁海外并购 柳传志自评联想海外并购得失》为网友爆菊小黄瓜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