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位商界奇人,过去的半辈子有着无数的传奇经历。当年高中毕业,他摇身一变成为高中老师,教比他的年龄还大的学生;后来“跳海”进入商界,他一手缔造了唯一同时拥有国家公路和市政工程总承包一级资质、就业人数最多、中国最大的民营基础设施建设企业;2005年他因为登上胡润百富榜榜眼而被誉为“财富黑马”,次年又因为资金链问题而遭受了一场八级地震一样的考验;他还是不折不扣的大孝子、口才绝佳的演讲家、辩证法的合理阐释者等等。
30年的官、产、学经历,严介和自评是:30年的辛苦,30年的思索,30年的实践,30年的创造,始终用旅游的心态在踉踉跄跄中大步流星地一路走到今天。他说:“我们要在不断的优胜劣汰中,不断地走出异常,超越超常,回归正常,完成以社会为己任、以企业为本位、创造财富、完善自我的社会使命。”
“赔5万不如赔8万”
从当年的高中老师到现在的商业教育专家,看上去严介和完成了一次人生历程的回归。但因为中间经过了政、官、商的转换过程,在社会各个阶层里经历了政治、经济、社会的摸爬滚打再回到教育,就比过去做教育时皮实得多,丰润得多,更有底气。
在这个过程中一以贯之的,是严介和能很快地适应角色,做什么都能做得风生水起。
1960年,严介和出生在大运河旁的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其父在旧社会是老私塾先生,这个家庭祖祖辈辈都是教书匠。上世纪70年代中期,严介和高中毕业之后进入淮安一所中学当代课老师,教高中语文,很多学生的年龄要比严介和大很多。1977年恢复高考,一分钟都没有复习的严介和考上了南京师范大学。1981年大学毕业之后,严介和回到淮安中学当老师,第二年就当上了教务处副主任。1983年,当时的一位领导需要一个秘书,“小说、诗歌、散文、公文样样漂亮”的严介和被推荐上去,从此进入政界,开始了春风得意的政界生活。
好景不长,到了1986年,严介和的第二个孩子出生,因为超生,严介和主动辞职,从官场“跳海”。严介和说:“我早婚早育,1983年有了第一个孩子。那时候妈妈就讲,权大权小是没完没了,钱多钱少总有烦恼,唯有天伦之乐,才能过好一生,这是最好的财富,永不贬值。妈妈的话一定要听,一定要给妈妈再生一个孙子。我是老九,排行最小,第一个孩子又是女孩,苏北人重男轻女没办法,我又是个孝子,所以也是很痛苦的。后来没办法,听了妈妈的话,又生了一个孩子。生下第二个孩子后,我主动递交辞职报告。别人是下海,我只能是跳海。下海的人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跳海的人是苦海无边,回头无岸。”
而经过市长秘书位置锻炼的严介和,对政治、经济、社会、人文已有一定的积淀。1986年,正逢改革开发初期,国有企业开始进行第一次洗牌,很多企业开始向社会公开招聘。当初淮安一企业公开向社会招聘厂长,严介和去竞聘,结果现场答辩、抽签答辩、治厂方案都得第一。一夜之间,严介和从市长秘书变成了国企厂长(法人代表)。
从1986年到1996年,10年时间,严介和先后在7个国企任职,哪个企业经营不下去了,他就去哪个企业。这个自信甚至有点狂妄的年轻企业家有一句名言曾被CCTV传播:“没有亏损的企业,唯有无能的厂长。”
1996年是严介和人生中的又一个转折点。这一年,他不是“跳海”,而是认认真真地“下海”了,他组建了民营企业——江苏太平洋工程有限公司。
至今仍让严介和津津乐道的,是太平洋掘到的第一桶金,这个著名的“赔5万不如赔8万”,2005年被写入美国哈佛商学院的经典案例,还曾登上《纽约时报》的头版头条。
下海的时候,严介和已经认准了一条:勤劳致富的时代过去了,胆量致富的时代就更过去了,智慧致富的时代已经到来,所以他的产业必须拥有优势。当时全国上下都在大建高速公路,“胆大妄为”、“异想天开”的私营企业主严介和,认准了参与高速公路建设会大有作为。于是严介和从三个小涵洞开始了自己的高速公路建设。
1996年,跑了11趟南京,严介和终于拿到了一张总额29.4万的订单,工程内容是修建3个小涵洞,工期是140天。严介和算了一下,把这三个涵洞干完要赔5万块钱,因为是经过五次转包的工程了,管理费累计上交36%,没办法不赔钱。大家都反对承包这个项目,严介和力排众议,下令队伍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最优的质量,修好这3个涵洞。“既然赔了就赔到底,赔5万不如赔8万。”
后来的事实证明,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一直干到大年三十把涵洞修得尽善尽美,严介和才带着队伍开着两辆手扶拖拉机,冒着严寒从南京开回淮安老家。正月十二上班,工程指挥部的指挥长让总承包商江苏省交通工程总公司老总把严介和请到南京吃了一顿饭,说涵洞修得无可挑剔,以后的配套工程都让严介和他们干。等到这条高速公路建完,太平洋除去管理费净赚了800万元。比800万元更有价值的是口碑,从南京市传到省里,太平洋遍地开花,广受欢迎。
今天的诚信是明天的市场,这个商业思维,使严介和的太平洋帝国获得了起飞的强大动力。很快,严介和开始承接千亿之多的工程定单。截至2005年,他手里已握有2700亿定单,这个数字相当于中部地区10个城市的GDP。那时候他甚至宣称,在2008年自己退休前,太平洋的订单要突破5000个亿。这个时候,距离2002年严介和注册成立太平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也仅仅只有3年时间。
“06年那场"地震",我没有烦心”
2005年胡润百富榜出台,前一年还排在第66位的严介和,这一次以125亿身价赫然出现在榜眼位置,仅次于国美电器黄光裕的140亿元。
“125亿元身家”,将严介和强行推到了聚光灯下,而他所领导的太平洋建设独特的BT项目经营模式,也引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和质疑。BT模式是基建领域里的独特现象(BT是Build-Transfer的缩写,意为“建设——移交”),即由企业先垫资建设,再移交政府,最后由政府短期内分期付款。
基础设施建设是由政府一手操办的,太平洋建设专注于基建项目,是因为严介和敏锐地看出这种项目的竞争者少,而且资金有保证。
严介和第一次采用BT模式运作基建项目是1996年底。当时,位于经济欠发达苏北地区的宿迁市政府希望修建一条东西走向的市府大道,但市财政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钱来,市长跑过来跟严介和商量,项目就由严介和垫资上马。此后太平洋建设不断承接订单数额庞大的此类工程,BT模式成为太平洋建设纵横江湖的“独门秘籍”,也使严介和的个人财富以几何级数暴增。
但此类商业模式有一个关键的命门,即资金链。企业必须有充裕的资金,银行贷款渠道畅通;在一定期限内能够支付下游建筑商垫付款。而在目前环境下,如果企业没有强大的资金后盾,资金链是不可靠的。对于民企而言,最大的风险莫过于能够一夜之间让所有投资尽付东流。
2006年,舆论的焦点开始集中在严介和何以承受庞大的资金压力。BT项目一般要求总承包方至少拥有30%的自有资金,当太平洋集团BT项目总订单达到2700亿元的时候,该集团只有100多亿元的自有资产,严介和怎么去规避金融风险?
实际上太平洋建设的子公司、孙公司曾向多家银行大量贷款。当质疑铺天盖地袭来,银行也开始上门来讨债。这番逼债的结果是,原来全国贷款几十亿元的太平洋建设,现在只有3.82亿元左右的贷款了,流动资金也从原来的接近50亿元变成了不到4亿元。加上银行要提前收贷,太平洋建设当时随时都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由于太平洋建设自身阳春白雪,盈利比较好,生产质量比较好,应变能力强,我们最终挺过了这场严冬。”如今回忆这场考验,严介和说他没有烦心。对此,他又有一番自己的道理:“小成要苦难、大成要灾难,小成靠风雨、大成靠敌人。我们在赏识中成长,在谴责中成熟,赏识是阳光语录,谴责是寒风冰霜,前者让我们成长,后者让我们成熟。怎么样在赏识中成长,谴责中成熟,一要在委屈中平衡,二要在妥协中前行,三要在虚怀中充实,四要在放弃中收获,五要在谦卑中完成。当我们承受委屈的时候,我们感觉到这是公平的,委屈应该留给我们,因为我们的承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比常人强很多。”
从中国最大的“包工头”
到中小企业的“教父”
严介和很忙,但不是为了太平洋建设,也不是为了刚成立的华洋建设,而是为了中国的中小企业。由严介和发起创办的香山华佗CEO论箭,迄今已经举办了六届,每一届的论箭精英都由“官、产、学”三方大家构成,嘉宾阵容非常强大: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执行副会长冯并,蒙牛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牛根生,阿里巴巴总裁马云,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于丹,等等。这一串出现在华佗论箭嘉宾名册上的闪光名字,吸引了无数中小企业的老板们。
这实际上既是一个“医疗队”,又是一个“教导团”。“华佗论箭”,所谓“华佗”,便是为中国中小企业切脉问诊、开出精药良方,现场手术、现场解答;所谓“论箭”,依严介和所说,便是“弩剑的时代已成过去,弹箭的时代已经到来”,箭的高度、速度、精准度,都是以前的刀剑所不能比的,所以要从昨天的“华山论剑”走向今天的“华佗论箭”,教授中小企业发展之道。
从执掌太平洋建设时的中国最大“包工头”,到如今中小企业的“教父”,严介和似乎毫不掩饰他在新领域里征服的欲望。“传道、授业、解惑”,一脚跨入教育行业,这一次他售卖的商品是智慧,是自己遨游商海总结的经验和谙透的规律。
严介和用他独具慧眼的商业智慧,清晰地看到了中国中小企业目前所面临的危机。“未来5到10年,99%的中小企业都会死掉。”从2005年开始在很多场合,严介和都这样公开宣称。他认为,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正处在一个大的转型时期。这个转变就是经济发展从无序转向有序,从追求总量转向追求质量。中国经济从重总量到重质量的时代已经到来,传统产业(中小企业)99%将死亡。
在华佗论箭的会场,严介和利用国内家电产业的发展轨迹来证明其观点。“中国的家电企业1992年有4万多家。经过大浪淘沙,到了2002年,仅剩下400家左右;到了2007年,只有100家左右了。幸存率是0.2%,99.8%的企业死掉了。”他还说,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也经历了这样一个中小企业大面积死亡的过程。
严介和与此相关的第二个危言,是高校商学院都是在误人子弟。严介和说:“普遍的状况是经济学院不懂经济,管理学院不懂管理,商学院找不到商业,结果是有了学历没能力,有了文凭没水平,有了职称不称职。”严介和认为,真正的人才必须要从商业实战中成长,而不是纸上谈兵。实战,是严介和所崇尚的商业教育。“我强调的实战,是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不是学历培养,而是能力培养;不是文凭获得,而是水平得到;不是职称,而是称职。”
严介和的这番言论,无疑堵住了他的拥趸们寻求解决企业危机的商学院通路。当他们惶恐不安不知所措的时候,严介和也在试图为他们打开另一扇通向阳光空气的窗户。严介和认为,没有围墙的商学院肯定比有围墙的商学院要强。因此,5年后,他将会以“论箭”为主,投资为辅,并会回归教育,创办自己的一流商学院。而目前的华佗CEO论箭,正是商学院的初步尝试。为此,严介和正努力打造几个智慧商品,一是企业顾问中心,二是品牌中心,三是咨询中心,四是经营中心,五是危机处理中心。“好的东西一定要经得起市场的考验,让市场认可才是真正的认可。”
游刃有余,管理“CEO家庭”
严介和的家庭是一个标准的“CEO家庭”,严介和从太平洋建设退出来之后,由妻子张云芹接手掌舵,女儿在美国的一家公司当CEO,儿子也是江苏太平洋的副董事长兼CEO。一般来说企业家的家庭不好管理,但严介和对此却显得游刃有余。
谈到家庭问题,严介和很自豪,他对记者说:“管理好一个家庭就要解决好三件事情,第一赡养老人,第二夫妻感情,第三就是孩子的成才、成家。”
关于赡养老人,严介和自称采取的是公司化赡养。严介和的母亲73岁的时候检查出肺部有问题,医生断言最多活不过三年。严介和说服七个姐姐一个哥哥,将母亲交给自己。他给老人家找了四个保姆,都是农村出身,聪明贤惠,四十几岁。四个保姆每个人的工资3000元,每人工作6小时,24小时全天候地伺候老人。严介和还承担起了保姆家里人员的工作安置,代她们排除一切困难,唯一的要求便是将老母亲照顾好。
在保姆精心照顾下,严母差6天活到90岁。严介和至今仍记得送别母亲的那一天,四个保姆哭得死去活来,本来为亲友请的几个医生,最后都是抢救保姆。“保姆们都懂,老人不能走,走了她们还有今天的地位吗?家庭怎么安排,家庭生活还能有今天的水平吗?四个保姆对老人的感情是亲生儿女不能比拟的。”这又印证了严介和说的一句话:“没有永久的感情,只有永久的利益。如果说血浓于水不如说水纯于血。”
关于夫妻感情,严介和自比风筝,风筝的线就掌握在太太手中。人世间的事情都是有得有失,风有起起落落,风筝也有收收放放。风起的时候,风筝飞得更高更远,风弱的时候,就会收回到放风筝的人手中,女人要始终保持一个弹性,能够自如地收放风筝。如果该放心你不放心,风筝必然会断线;如果放风筝的人有失落感,风筝也很痛苦,因为不知下面会飘落谁家。“这个故事我讲给了所有太平洋的领导层听,目前他们当中的离婚率是零。”严介和对记者说。而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融入了严介和更多特异的思想。严介和说,我们必须培养孩子从有形的书本读书,走到无形的书本读书,从有围墙的教育走向没有围墙的教育。思比学重要,行比思重要。这是严介和的“成长学、思、行”思想。严介和说:“儿子刚上大学第一天,我就跟他说,可读可不读的书不要读,可听可不听的课不要听,可做可不做的作业不要做,但是必须要拿到毕业证书。”他如此理解社会科学的素质教育,第一跟任课老师的关系处好,你在外面忙经营锻炼,等到老师知道以后也不干涉;第二把同学关系处好,写作业的时候有同学帮助,别人有学分,你也有学分,别人有学历,你也有学历,而你在学校外面锻炼出来的能力却比别人强很多。
谈到家庭问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严介和又有很多的“狂语”。比如说如何解决富不过三代的问题,他认为关键是解决好“品种”问题,也就是基因问题。女儿遗传爸爸的基因,儿子遗传妈妈的基因,因此儿子遗传的基因中80%是妈妈和外公的基因,女儿的基因70%来自于爸爸和奶奶。所以儿子找儿媳妇必须要聪明。有人说宁做笨的乌龟也不做聪明的兔子,但企业家崇尚兔子不崇尚乌龟,兔子容易犯错误,但是它一旦改正,乌龟无论如何是赶不上的。
狂人狂语
损人利己还不是社会资源的浪费,损人不利己就是社会资源的浪费!凡是损人不利己的人最后必然损人又损己。如果损人利己的人是小人的话,那么损人不利己的人就是小人的平方和立方,还不如小人。
既然上天让我既聪明又能干,那又有什么事情不能做成呢?
一个人不要太优秀,相当优秀就可以了。太优秀的人太痛苦。
真正的企业家需要锐气藏于胸,和气浮于面,才气行于事,义气施于人。必须做到委屈中平衡,妥协中前行,虚怀中充实,放弃中收获,谦卑中完善。
思维围绕钞票转的人叫资本家,是钞票的积累;围绕企业转的叫实业家,是能力的积累;围绕社会转的,叫企业家,是形象的积累。真正的企业家,干有利于社会又有利于自己的事,仅有利于自己不利于社会的事他是不干的。我的正义感无处不在。敢爱敢恨,爱憎分明。我是在由实业家向企业家迈进的路上。
做人做事皆有度,适度必收。有人说严介和这个人很傲,但是,我尽量做到自信而不自傲,果断而不武断,自尊而不自负,严谨而不拘谨,知足而不满足。
当我们承受委屈的时候,我觉得是应该的,谁叫我们比别人的承受能力要强呢!如果这个委屈给了普通的人,他有可能承受不起,也是不公平的。所以,这个委屈给我们是公平的。
不收缩又怎能放大呢?做企业都有一个加减乘除的过程。要想把企业做大,你必须学会做加法。要想做精,就得学会做减法。至于做强,那就是做乘法了。所以,企业做大是前提,做精是保障,做强才是目标。
企业管理的关键在于两个字:管人。管人的关键在于用人、育人,而管人、用人、育人的关键在于做人,先做人再做事。
我们不断地打倒自己,是为了不让别人打倒。
我最大的失败就是不知道什么是失败。
企业家要读的书,第一本就是政治学,高智商的企业家往往是政治链出问题。政治链出问题就是苦难生活的开始,工厂要破产。俄罗斯首富就不是资金链的问题,而是政治链的问题。所以我们的政治水准要提高,政治悟性要提高。
后记
采访严介和,既痛苦又愉悦。痛苦的是他那一口的苏北普通话,有时候会让人云里雾里难以听懂;愉悦的是他时常口出狂言,但又总能自圆其说,常常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严介和说的对不对姑且不论,但我们分明看到,这个归来的狂者,已经在他设定的道路上步履坚毅、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