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钱的问题,中国企业家可以有两条箴言教育自己的子女:
一,“不得谈钱,连想都不许想”。美国女作家伊迪丝·华顿(代表作《纯真年代》)出身贵族,这是她妈告诉她的头条戒律——这些人确实不需要考虑钱的问题。
二,卡内基说:“我给儿子留下了万能的美元,无异于给他留下了一个诅咒。”
当然,你也可以学老摩根,他去世后留下了34页的遗嘱,全国报纸都引用其两千字的摘要,一个讨厌的编辑却把它总结为两句话:“摩根将灵魂交给上帝,金钱则交给儿子。”
中国第一企业家是怎样抚养子女的(这不光是家事)?给下一代留下了什么样的财富和精神特质?衔金汤匙出生的二代有什么样的成长路径和性格特征?他们会顺利接班呢,还是扶不起的阿斗?这一代人有摆脱不了的魔咒吗?
很多人都意识到,全球都在经历规模最大的一次两代人之间的财富交接,“未来5到10年将是中国企业交接班的高峰期。”一个靠继承财富而上位的“富二代”阶层,将完成中国历史上从未真正有过的代际传承和阶层变迁之使命。
他们郁闷、困窘,他们是“囧”一代。
富二代每代人都是过渡者,但富二代会像小约翰·洛克菲勒那样有畏惧感吗,觉得自己被困在一个王朝的巨大期望的铁笼子里,要用一生的时间来实现父亲所继承给他的理想?还是更羡慕赫布·科勒,作为科勒家族的第三代管理者,他有个“遗憾”:“很多人说富不过三代,我应该是把家族企业搞垮的那个,但现在我还没做到这一点。”
“凡人的生活,就像树叶的聚落。”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写道,“凉风吹散垂挂枝头的旧叶,但一日春风拂起,枝干便会的时候,正是中国经济的一个艰难时世。茅理翔说:“中国企业正在面临两大难题:如何应对宏观调控,还有如何接班。”
宏观调控每三四年来一次,而接班问题是史无前例的。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石康认为中国正在同时经历着美国上世纪的20年代和70年代。他甚至说,这些富二代里迟早会出现“了不起的盖茨比”那样的人物。
也许用不了多久,这群人就会成为商业史、文化史记录和反思一个时代的最佳素材。但且不说盖茨比,这些人里会出现“下一个柳传志”、“下一个王石”吗?直到所有采访结束,也没有任何人敢下任何结论——包括他们自己。“富二代”三个字就像一个密码,一旦开启,则无人能预测其命运。
“富二代”的诞生
“富二代”接掌财富与权力的时刻并没有真正到来,但他们承上启下,不但承担着家族财富传承任务,还有可能带来中国“从富到贵”的商业文明变迁
敦。梁冶中18岁到英国华威大学留学,过上了被父亲梁稳根安排好的接班人人生。他没结交到什么“名媛”朋友,“东软老总刘积仁的儿子是我的同学。”
巴黎。20岁的汪小菲一边学法语一边画画,但觉得自己艺术天分有限,应该“学个正正经经的专业”。他开始思考一个问题:要不要按照家族的需要修正自己的人生轨迹?一年后,他从艺术设计改学酒店管理——说到底,谁让他是俏江南张兰的儿子呢?
美国。很多大学校园里闪动着来自中国的影子。他们的名字,不,他们父辈的名字更加耳熟能详:碧桂园杨国强的女儿杨惠妍在俄亥俄州立大学;左宗申的女儿左颖在迈阿密大学;娃哈哈宗庆后(博客)的女儿宗馥莉先读了加州圣马力诺高中,又上了佩珀代因大学;新希望(行情论坛)刘永好的女儿刘畅16岁就去了美国读MBA……
在国外的精英教育、财富氛围中,他们已经感受到了这一代年轻人身上的相似之处:与生俱来的优越,以及终将不可避免的压力。现在,大部分人都已经学成归国,名片上印着高管的头衔和父辈企业的标志——犹如一枚家徽。
这是一份还在不断增加、不断更新、并且有可能不断删除的名单。它像是一张通往未来商业世界的门票,正被心照不宣地流传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