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江到底是什么 “富不过三代”到底是谁的魔咒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营企业家已经超过了300万,调查显示,由于找不到合格的接班人,95%以上的中国民营企业家无法摆脱“富不过三代”宿命。有研究表明,目前国内富人家族的孩子中,只有约10%的子女继承了父母的优良品质。(6月22日《中国青年报》)

  “富不过三代”虽然不是今天才有的命题,但今尤为甚。“富二代”或者“富三代”几成普遍现象;不懂得宽容和感恩,不知道勤勉与节约,过于自我、散漫和奢侈,对父母家庭的依赖性更强等等。

 富江到底是什么 “富不过三代”到底是谁的魔咒

  先天生活条件太优越,零花钱多得花不完,岂能不奢侈?衣食住行都有过量的供给,岂能学会独立?在这种背景下,再辅以“贵族教育”,只能继续强化他们的优越感,只能让他们更经不起风雨。但如果真要究其原因,在我看来,“富不过三代”的根源在“一代”而不在“后代”,由此涉及的是财富伦理,而不是“教育问题”。毋庸讳言,炫富、奢侈、寡善,已经成为很多中国新富的“通病”。财富的无序挥霍和浪费,传统人文精神的流失,直接导致了财富伦理的不健康。快速累积财富的同时没有塑造起优良财富伦理,富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选择无一不在影响着他们的后代——我们经常批评富家子大把烧钱,岂不知他们的父辈比他们还奢侈。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中,你能指望“富二代”拿窝头当点心吃就能培养出吃苦精神吗?

  而另一方面,正是因为财富伦理的异化,才注定了很多中国民营企业家落后的经营理念:将企业视为了自己的“私产”,要千方百计地“遗传”给自己的后代,这是富人们绞尽脑汁将子女灌输培养成接班人的根本。其实,民营企业固然是富人的创富,但却不能简单理解为富人的私产,它还属于社会。局限于家族企业或者家族作坊的怪圈中,民营企业就难以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动力。而即便是有了合格的、不败家的“富二代”,恐怕企业也走不了多远。放眼全球,那些走不出“父子传承”的家族企业,几乎都难以摆脱“富不过三代”的宿命。

  因此,“富不过三代”其实并不是富人的魔咒,而是整个社会财富运行机制不规范、不透明的魔咒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85594.html

更多阅读

李锦记酱油 「富不过三代」不是魔咒 李锦记「立宪」建制

     李文达不想在自己有生之年再面对第三次家族矛盾,遂于2003年成立了家族委员会。而家族“宪法”也是总结了之前的经验和教训制定出来的。  经营企业并不难,难的是延续经营。传承百年的李锦记,从家族企业到公司化治理的过渡,是

如何走出创业第一步 创业守财三大法 走出富不过三代的怪圈

古语云,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意思是创业容易守业难,不管你的家庭如何富有,都很难将积累到的财富传过第三代。许多第二代或第三代就已将财富挥霍一空,更有甚者创业者本人就走过了从富豪到贫穷

恒昌财富资金链出问题 富不过三代的问题恐怕在一代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营企业家已经超过了300万,调查显示,由于找不到合格的接班人,95%以上的中国民营企业家无法摆脱“富不过三代”的宿命。有研究表明,目前国内富人家族的孩子中,只有约10%的子女继承了父母的优良品质,成为积极向

走出自闭症怪圈 走出富不过三代的怪圈

  古语云,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意思是创业容易守业难,不管你的家庭如何富有,都很难将积累到的财富传过第三代。许多第二代或第三代就已将财富挥霍一空,更有甚者创业者本人就走过了从富豪到

ins值得关注的账号 “穷过三代”比“富不过三代”更值得关注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营企业家已经超过了300万,调查显示,95%以上的中国民营企业家无法摆脱“富不过三代”宿命。有研究表明,目前国内富人家族的孩子中,只有约10%的子女继承了父母的优良品质,对不少富有家族及企业来说,不是富过三代的问

声明:《富江到底是什么 “富不过三代”到底是谁的魔咒》为网友给力小青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