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学习中的人格发展


 外语学习中的人格发展

      1.外语与人的关系

  无论外语在今天多么重要,它归根到底还是一种语言而已,既然是语言,它就具有它的局限性和弊端。我们大家都知道,人是离不开语言的,否则就无法交流和生活。今天的中国,随着对外开放的加大,外语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必须,从幼儿园到大学,从工厂到机关,外语已经成为了全民的共同“事业“,成为了一种时髦,这种现象一方面是还是,另外一方面也是坏事,好的方面说明我们的国人热爱学习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不好的方面是,在外语学习方面,人们具有从众心理,不管自己的精力和能力,不管自己的年龄,不管自己的情商智商够否都去学习外语,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这是因为有的人开始对英语的认识不够,学到比较难时就放弃了,中途而废。

  外语中的历史文化差异的因素。众所周知,不同的历史文化的人在学习另外一种文化时,总是会有一定得心里抵阻。即我们常说的“文化冲突“或”CULTURAL SHOCK”,英语对我们来说是外语,因而具有文化的冲突作用,不管从过去的20—30岁到现在的几岁开始学习英语,应该说都是存在或多或少的文化冲击心里抵触的,现在很多人学习外语都是为了某种目的,都希望速成,因而就忽视或根本没有考虑学习外语时,应该同时学习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问题,但是英语国家文化历史背景又恰恰是英语学习中不能绕开的问题,因此,当英语学习者在具体学习到英语的句子和篇章的时候就出现恐惧和焦虑的情绪时,由于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心理后果,因而就出现有的学习英语的进展非常慢,效率非常低,有的在一阵新鲜感后就彻底放弃英语学习。究其根源,就是不知道有“CULTURE SHOCK”这样的问题出现,更不可能知道如何做好面对英语学习中文化历史冲击的心理准备。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主张心理学要以正常人为研究对象。就正常的英语学习者来说,按照马斯洛的原理,我们可以研究英语学习者的经验,价值,欲求,情感和生命意义,其目的是促进个人健康发展,提高个人尊严和价值以达到个人实现。马斯洛通过对世界上的名人和他的一些朋友等49人的研究,总结出自我实现者的15种特征,而这些特征对英语学习中的人格发展同样至关重要,它们是:能准确地知觉现实;悦纳自己,他人和周围世界;能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超越一自我为中心,而以问题为中心;具有超然独立的性格;具有对于自然条件和文化条件的自主性;对平凡的事物不觉厌烦,对日常生活永感新鲜;经常具有高峰体现;爱人并具有帮助人类的真是愿望;有至深的知交,有亲密温暖的家人;有民主的性格,能尊重他人的人格;道德标准明确,能区分手段和目的;具有哲理的和善意的幽默感;具有旺盛的创造力,不墨守成规;对现有文化更具批判性,虽然马斯洛认为能达到自我实现的人只有1%,但是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参照以上15个方面来对英语学习者的人格进行针对的培养,尽力培养出具有健康人格的英语学习者。

  2.英语对人格发展的利弊

  人格的毕生发展的观点最早是由德国心里学家PAUL B.BALTES 提出来的,在总结了大量的理论和实验的前提下,他和其他学者认为,生物因素和文化因素在人格发展的不同时期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成功的毕生发展是由三个方面即选择,补偿和优化来组成,是个体毕生发展的一个基本原则,很多发展阶段的问题我们都可以根据这个理论的模型来解决或是从中得到启发。他将人格的毕生发展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青少年,成年和老年阶段,我们在这里着重探讨前一个外语学习有关的重要阶段。

  有利之处。按照BATLES 的人格发展观点,青年处于和成年期的交接期,此时的独立感正好可以切合英语这种外来语言的学习。首先,独立感使他们敢于独立地选择一门新的陌生学科来学习,在进入学习阶段后,英语单词的新奇和难度又激发了他们的挑战精神和血气方刚,语法和文字与母语的完全的不同又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使他们在学习这些全新的理念的过程中品尝到了一种与学习母语时既相似又完全不同的奇异感觉,从而使他们不断地去学习和实践,从这一点又恰好与:接纳和掌握更多英语学习中的酸甜苦辣,失败和胜利,光荣和梦想的人生历练,从而为他们对未来的角色定位和成年奠定基础,而这一过程也恰好与此阶段的人格发展定位相吻合。

  不利之处。相反,外语学习也会同时给人们带来人格发展的不利之处,甚至人格缺陷,这是因青年处于和成年期的交接期,这时的心理和生理发育还不完全,对同一新生事物充满好奇的同时,一旦遇到困难就会对此产生焦虑和恐惧,在外语的学习过程中,英语语音,单词和语法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会给学习者带来无尽的困难,焦虑,苦闷和彷徨。比如,外语语法中的有些时态是汉语中没有的,比如完成时态,它表现的是从过去到现在这一期间的时间概念;非谓语状态等等,这些东西在汉语中都是没有的现象,但是却在外语中经常出现并要求会应用。如果在学习外语中的这些现象时总是学不会,或学得不是很彻底,或学后根本不会应用,或处于面子也不好意思去问老师,总想通过自己设法解决,但是总是自己解决不了,这时如果不采取相应的积极补偿措施,就会出现上述的焦虑,苦闷,彷徨和失败感,从而对英语学习产生恐惧和厌倦,更不用说兴趣了,甚至严重的会产生不良人格发展的影响。

  3.措施与对策

  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着力培养具有健康人格的学习者,使他们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愉快地学习和接受外语及其延伸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不是被迫和被动地学习和接受外语,当然,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学习者本人,家庭和学校和社会的通力合作,因为在健全人格的发展中,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缺一不可。首先,自我教育在人格发展中十分重要,这时因为外语学习必须自觉,无论背单词,联系语音和学习繁杂的语法现象都要通过自身来完成,因此要引导学习者通过自我教育来控制和构建人格结构,引向自尊,自爱,自强,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其次,在学校方面,教师的作用,尤其是教师的健康人格十分重要,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一切都应该建立在教师人格的基础上,因为没有教师对学习者的直接的人格方面的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工作,许多事实也表明,教师的人格特征对学习者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都稀罕和蔼可亲,吻合,宽容,民主,合作,公平,幽默和关心理解自己的教师。再者,家庭的作用也非常重要,因为家庭是制造人类性格的工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一个人的早期人格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家庭要塑造良好的气氛,培养孩子乐观,独立自主和热情开朗的特征,只有以上各方力量同心协力来做,才能真正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外语人才,这是因为英语对于初学者来说是外来语言,是新的东西,任何新的东西都会给人们带来正负两方面的结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8565.html

更多阅读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幼儿教育教学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对于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索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学前教育的改革有重要的意义。建构主义是在皮亚杰和维果茨基、布鲁纳等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是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进一步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段论 人格发展理论

这是一个自我意识发生和发展的重要理论。  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

儿童书法学习中的几点思考原创

儿童书法学习中的几点思考□ 李加文  目前儿童书法教育如火如荼,很多家长把学生送到各种各样的培训机构,甚至是著名书家那里学习,这对于继承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弘扬中国民族文化,无疑是很好方式。然而现在很多社会培训机构与个人为了

声明:《外语学习中的人格发展》为网友妳在我跨下娇喘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