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房价近段时间的非理性上涨,以及国家越来越严厉的宏观调控政策,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601668.SH,下称“中国建筑”)董事长孙文杰昨日向《第一财经日报》坦言,他对旗下地产公司的要求是,“6月底之前,不再拿地王”。
但是,上市仅9个月的中国建筑还是交出了一份令孙文杰满意的2009年财报,而且年报也显示,截至报告期内,中国建筑拥有790亿元的现金结余。“财大气粗”的孙文杰表示,中国建筑已经储备好“过冬”粮草,会适时吸纳优质土地资源,并会寻找合适的并购机会。
地产贡献率超六成
由于在房地产产业上游的建筑业拥有无人企及的行业地位,同时拥有中国海外这样行业排名前三的子公司,作为中国最大的建筑房地产综合企业集团,中国建筑上市至今,已被业内人士视作即将超越万科A(000002.SZ)的“地产行业老大”的不二人选。
中国建筑年报显示,去年营业收入达到2604亿元,同比增长28.8%;新签合同额达到4593亿元;利润总额突破100亿元大关,达到128.8亿元,同比增长87.7%,归属母公司净利润达到57.3亿元;土地储备增加1771万平方米,总储备已超过4623万平方米。
更为重要的是,IPO的成功,使得中国建筑的资产负债结构得以改善,带息负债总额降低,运营资金比较充裕。年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其资产负债率下降了15.2个百分点,降至69.8%。而货币资金余额更是比上年增加了448亿元,现金结余达到790亿元,这在资金为王的房地产行业,颇为令人羡慕。
而在各业务板块中,房屋建筑工程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827亿元,占比从上年的79.5%降低至70.2%;基础设施建设与投资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43亿元,占比13.2%;房地产开发与投资业务增长最为迅速,实现营业收入383亿元,占比从上年的9.3%提升到14.7%。
值得关注的是,业务占比14.7%的房地产板块的利润却达到88.5亿元,利润贡献率更是达到62.2%,而占据经营规模龙头的建筑板块利润贡献率仅为26.8%,尚不及房地产业的一半。
“中国建筑是靠建筑业起家的,但却是靠房地产业发家的。”孙文杰直言不讳。
备足“过冬粮草”
面对风声越来越紧的调控,孙文杰表示,“中央目前采取的信贷政策,是近十年来最为严厉的。但这绝不是为了打压房地产业的发展壮大。”
因此,孙文杰表示,中国建筑拓展房地产业务的信心和决心绝不会动摇。作为中国建筑旗下的房地产业旗舰企业,“中海地产的多项经营指标,如盈利能力、土地储备、融资能力等均已超过万科,但我们要求中海必须做出更大的努力,争取在尽短的时间内全面超越万科。”
因此,中海地产及中国建筑旗下房地产业的另一补充力量——中建地产,去年下半年以来全面发力,仅在上海市场就拿下了“长风”以及“新江湾城”两个“地王”。
“拿了地王之后,我们也感觉很烫手。”但孙文杰表示,在强大的资金支持下,由于土地的稀缺性,这两块地王还是物有所值的。
不过,“从今年年初起,我们立即放慢了买地的速度,并把工作重点转向已经在手的土地发展建设上来。”孙文杰坦言,他对旗下地产公司的要求是,“6月底之前,不再拿地王”。
孙文杰预测,在未来一段时期,部分城市房价疯涨的态势将得到遏止,整个房地产业的销售速度将减慢,房价和土地价格也将随之下调。
孙文杰表示,目前,中国建筑已经为“过冬”储备了充足的粮草,同时将伺机购入大量优质的土地储备。“在看好市场大方向的前提下,将不断地按市场价格买进土地,低时低进,高时高进,并关注企业并购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