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琦:过足创业瘾



  季琦的履历表明他是一个成功企业家,当然更是一个成功的创业家,因为他在10年之间创立了3家上市公司。季琦的创业传奇显然可以用过瘾来形容。

  2010年3月26日,汉庭连锁酒店在美国纳斯达克股票交易市场成功上市。这是继携程、如家两家企业之后的第三次上市成功,足以证明它们的创始人季琦是当之无愧的创业英雄。

  出身农家、苦学成才然后白手起家———这是很多成功企业家相似的人生经历,但连续创业、连续成功却不是谁都可以创造的奇迹。季琦显然是个例外。

  以后的岁月里,这位刚过不惑的创业英雄还会带来怎样的惊人创举,无人知晓,但有一点可以明确:他一直走在创业路上,不断进取,从未停歇。

  “只有在创业的过程中,才能寻找到最大的快乐。”季琦这样说。这样一种快乐,推动季琦在过足创业瘾之后继续前行。

  【简历】

  季琦,1966年10月出生于江苏省如东县;1985年9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本科;1989年8月至1992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机器人专业硕士;1992年3月至1994年6月任长江计算机集团上海计算机技术服务公司历任技术支持部工程师、销售工程师、项目主任、市场部经理、市场及销售部经理等职。1994年7月至1995年3月旅居美国;1995年4月任北京中化英华智能系统有限公司华东区总经理;1997年9月创办上海协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任总经理;1999年5月创办携程任总裁;2002年6月创办如家酒店任CEO;2005年创办汉庭连锁酒店,出任CEO。同年2月,组建力山投资公司,任CEO。

  路的开始

  季琦出生于江苏如东的一个农民家庭。季琦是个调皮的孩子,天不怕地不怕,大人们觉得他淘气,同龄人则认为他异想天开。从很小的时候开始,他就有了离开家乡到外面看看的欲望。这一天在他考上上海交通大学后终于到来。

  1981年的夏天,第一次来到大都市的季琦发现自己一无所有,因为他既没钱又没知识,这没造成他的自卑,却成为最激发勤奋的动力。季琦把所有精力放到了学习上。本科毕业后,他继续就读本校机械工程系的研究生,主攻机器人方向。

  因为接触计算机较早,季琦了解到当时卖电脑利润相当高,一台电脑能赚几千甚至上万块钱,他就迫不及待地学习操作电脑和拼装电脑。季琦回忆自己当年刚学习电脑时,甚至连开机都不会。但他有股倔劲儿,一个月下来,就把电脑里里外外摸清楚了。而且,又很快地掌握了组网技术,于是就有朋友、同学以及外面的人来找他干活。不久,他就在学校里成了“有钱人”———这是季琦最早的一段挣钱经历。

  研究生毕业后,季琦被分配到当时上海的长江计算机集团公司,负责市场部和销售部,实际上两个部门只有他和助理两个人,但业绩却非常大,营业额和利润占了整个公司80%。做了一段时间之后,季琦觉得有些施展不开。1994年以出国陪读的方式离开了公司,去了美国。在美国,他读过书、打过工,也在电脑公司干过,还赚了些钱。8个多月之后,季琦又踏上了祖国这块充满无穷机会的土地,并等待着时机,将自己发射上预定的轨道。季琦说,他走的时候就根本没有想到要去美国定居,去美国就是要开开眼界,从容地观察美国并思考自己的未来。

  1994年9月17日,是季琦记忆中一个永不磨灭的日期。那一天,他在美国Oracle总部大楼里第一次接触到了互联网。“我的同学很兴奋地提议说要给我看样东西,就把我带到电脑前,上了互联网。”季琦回忆道。当时他们打开的是雅虎网,那时雅虎才刚刚起步,网速非常非常慢,所以他们一边喝咖啡一边等。当要查询的信息终于一行行从屏幕上显现出来的时候,季琦有点不敢相信眼前所看到的。“这东西太神奇了!”这是季琦的第一反应。

  这一天的震撼留给季琦的记忆是长久的。

  1年后,季琦回国了。1995年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许多房地产商正在为写字楼搞综合布线系统,以此提高写字楼的智能化水平。季琦回国后,在朋友的邀请下一同做起了综合布线系统,此后又做过ISP、系统集成等。1997年9月,季琦创办了上海协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1年后,协成被上海市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1999年,5年前被互联网震撼的后遗症终于爆发。1999年春节后的一天,季琦与梁建章、沈南鹏等好友聚会,当时正是国内互联网热的时候,几个年轻人就互联网、互联网经济、美国的网络公司、纳斯达克和IPO等话题热烈地讨论了一夜。最后的结论是:一起在中国做一个向大众提供旅游服务的电子商务网站。

  三次转身

  在创立携程之前,季琦的上海协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发展势头十分看好。如果遵照这样的发展路径,季琦会成为一个高新技术企业的老总。可是,他此刻选择了转身。

  1999年春节后的那个晚上,季琦和好友相谈整夜决定要创办一个面向大众提供旅游服务的电子商务网站,并取名为携程网。1999年5月,季琦与梁建章、沈南鹏、范敏共同创建了携程旅行网。4个人便按照各自的专长具体分工:梁建章任首席执行官,沈南鹏任首席财务官,季琦任总裁,范敏任执行副总裁。这4个交大校友一开始就以契约精神,明确各自的股份,根据各自经历大体定下了人事架构。看起来这是个“绝配”组合:做民企出身的季琦有激情、锐意开拓;来自华尔街的沈南鹏擅长融资;搞IT咨询的梁建章偏理性,善于把握系统,眼光长远;国企出身的范敏则善于经营,方方面面的关系都平衡得好。

  创业之初,季琦承担着最多重任———直到第二轮450万美元融资到位前,另外3位都还没真正“下海”。他的确是早期创业主角的最佳人选。半年后,携程找到了“订酒店、订机票”的赢利模式。

  创业之初,携程旅行网与协成科技共用一个办公室,毛胚房子,中间仅仅用屏风隔开,电话线满地都是,没有知名度,经费很有限,高薪挖人更不可能。季琦形容那是种“试探性的、充满憧憬的、抱着摸着石头过河的心态”,“但是我不怕失败。我是农村来的孩子,有什么好怕的呢?经历了这么多,已经跨越了很多东西,对落差的承受力会比一般人强。”季琦说。

  携程最初的营收主要是通过订飞机票、订房和订购旅游线路这三个主导产品实现的,其中订房收入占了大头,约占总收入的80%以上。看准了这一点,从2000年起,季琦开始有计划地吸纳全国订房业中的优秀队伍。携程从此不再是一个虚拟的网络概念,而是网络与传统订房业务并举,业务量呈现出成倍放大的趋势。

  2001年,携程网的一位网友在网上发了个帖子,抱怨在携程上预订宾馆的价格偏贵。这引起了季琦的注意,于是他对携程网上订房数据情况做了分析,发现新亚之星的客房卖得特别好。经过调查,季琦发现,锦江之星、新亚之星等经济型连锁酒店普遍存在着很高的客房入住率,生意十分兴隆,供不应求。

  这一信息被携程高管们集体讨论,最终决策携程和首旅共同投资经济型酒店如家快捷。季琦被派出去打江山。季琦住过无数酒店,他对酒店的挑选准则只有一个:学习。他曾经带着本子、尺子、胶卷相机把上海和宁波两地的每家锦江之星都住上一遍,把每家的房价、装修、房间数量记录在案。

  2003年12月9日,携程在纳斯达克上市,当日涨幅88.6%,开创了当时纳斯达克开盘涨幅最高纪录。此时的季琦却早已开始另一段创业。

  在短短的半年多时间里,季琦通过直营店、特许经营、管理合同、市场联盟四种方式,使“如家”成为中国酒店业的一个奇迹。2004年8月5日,如家酒店连锁在上海举办两周年庆典仪式。那天,如家已经拥有了41家连锁酒店,季琦在庆典致辞时说:“要在3年内发展到100家连锁酒店。”季琦没有等到这一目标实现,就又一次选择了转身。

  2005年1月,如家正式换帅,季琦再次从人们视线中消失。仅过了一个月,季琦便组建了力山投资公司,担任力山投资公司的CEO,投资方向也转为商业房地产,首期投资约2000万美元。在这同时,季琦创建“汉庭”这个品牌,定位于专为商务人士量身打造的中档连锁酒店。同年8月,汉庭连锁酒店第1家门店开业。2007年7月,汉庭以股权融资8500万美元创下中国服务行业首轮融资的新纪录。到2008年初,汉庭在全国签约门店数达到180家,完成了全国主要城市的布局,并重点在长三角、环渤海湾、珠三角和中西部发达城市形成了密布的酒店网络,成为国内成长最快的连锁酒店品牌之一。

 季琦:过足创业瘾

  2008年2月,汉庭酒店集团正式成立,成为国内第一家多品牌的经济型连锁酒店集团。

  中国服务

  2010年3月26日,汉庭酒店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融资金额达1.1亿美元,成为2010年在纳市登陆的首家中国企业。“对汉庭人来讲,上市仅仅是一个里程碑,是张收费口的门票。我们的担子更重,责任更大。”季琦说。

  汉庭开盘首日交易量达到582.87万股,收市交易价13.92美元,高出发行价1.72美元,涨幅13.63%。首日表现堪称完美。汉庭上市被国内媒体争相报道,其中提及最多的是季琦的三次成功创业,他俨然成为一位创业英雄的典范。

  有媒体称季琦像是直接生产企业的“机器”。季琦笑着回应说:“创业的乐趣就在于此,第一次创业做携程,那是为了财富梦,穷小子想发大财;第二次做如家,接近了自我实现,进入一个新行业;现在做汉庭就是为了理想,为了有一份自己喜欢的事业了。”季琦说。

  连续创业、连续成功不是一个谁都可以尝试的成功范本,但是季琦每次都完美做到了。然而说到成功的秘诀,季琦却将自身因素与之撇开。“这个秘密不在于我,而是在于中国巨大消费市场的崛起。这个市场给予了我这样的创业者连续成功的机会。给予了许多服务企业做大的机会。假以时日,这个市场必将培育出众多世界级的服务公司。”

  “中国服务”是季琦近年来一个每每挂在嘴上的概念,这不是秀名词而是底气十足的真实感受。“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启发我提出了‘中国服务’的概念。我相信,‘中国服务’必将取代‘中国制造’,成为中国企业新的成长力量。”季琦这样说道。

  在季琦的眼中,汉庭是“中国服务”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为汉庭设定的目标是成为全球酒店业的前三名。

  如果季琦是一个打工者,那么他一定很不招老板喜欢,因为他的跳槽似乎来得过于频繁:季琦平均两到三年就创办一家公司、变换一次身份。季琦的名片上虽然公司的名称经常变,但身份却永远不变,他总是那个令人瞩目的“founder”(创始人)。

  “如果你告诉我前面的路上有什么,我就没有兴趣继续走了。对我来说,更能激发我激情的是一种不可知。”季琦说。

  【季琦·视角】

  ▲快乐就在于过程,这与人生、与做企业一个道理。

  ▲如果你告诉我前面的路上有什么,我就没有兴趣继续走了。对我来说,更能激发我激情的是一种不可知。

  ▲“中国服务”必将取代“中国制造”,成为中国企业新的成长力量。

  ▲只有在创业的过程中,才能寻找到最大的快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85705.html

更多阅读

季琦:永恒的回归?

     福兮祸所依。创始人回归,赢得一堆靓丽的财务数据,季琦的2012年上演了一场喜剧。要成就百年老店,却成为离不开的家长,这又可能是一场悲剧的伏笔。  “完美”回归  2012年,季琦赢了。  2012年1月,在季琦眼中“公司从一个创

季琦:创业让我很上瘾

     “我记得我的第一个报道就是《IT经理世界》做的,”季琦见到记者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就显示出惊人的记忆力,连细节都没有放过,“那时候我还在携程,在香格里拉的大堂里采访,印象很深刻。”那时,初出茅庐的季琦对媒体的采访备感新奇

汉庭连锁创始人季琦:紧紧抓住消费者需求

     从2005年开始,中国经济型酒店业掀起一股狂热的投资热潮。在如家登陆美国股市的刺激下,7天连锁、莫泰168、格林豪泰、速8都以一年新开几百家门店的速度疯狂地跑马圈地,一时间群雄并起。诸侯中有不少就是季琦当年的兄弟们。

季琦:冒险者的创业游戏

    季琦创造了一项纪录,10年创造了3家市值过10亿美元的企业。是什么让他保持创业的激情?激情过后他用什么去推动企业发展? 季琦深深呼出一口气,抬手触摸面前的显示器,一蓬纸屑喷向空中,掌声也响起来。美国时间3月26日,季琦创立的汉庭

汉庭酒店CEO季琦:创业者的三种矛盾与三个难关

 很多人已经开始期待季琦的奇迹了。如果汉庭酒店能够成功上市,市值达到10亿美元以上的话,那么季琦就在全球范围内创造了历史:作为创始CEO,在10年内先后缔造了3家市值10亿美元的上市公司。IDG资本创始合伙人熊晓鸽每每谈到这个话题,就会

声明:《季琦:过足创业瘾》为网友寂寞笙歌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