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晖是谁?10个北京人或者有9个不知道,但是如果说到链家,人们会说“哦,我们家楼下就有链家门店。”
应该说,链家要比左晖知名得多。
左晖很少在媒体上抛头露面,一年也就那么一两回。
就是这么一个“低调”的人,带领链家占据了北京市二手房市场将近1/4的市场份额。
之所以采访左晖,不仅因为链家出色的市场表现,更在于链家样本折射出的楼市共性,链家的8年恰好是二手房市场突飞猛进快速发展的缩影,二手房正逐渐成为楼市交易的主力。
站在圈外
2001年,左晖进入而立之年,“一不小心”就闯入了房地产经纪行业。
而那时北京的二手房市场才刚刚起步,并没有形成规模化的房地产经纪公司,即便链家到2003年也只有30家门店。
早期从业者的素质良莠不齐,一些行业内都在遵循的潜规则让左晖觉得不可思议,人们习惯于浑水摸鱼,“比如依靠信息的不对称吃差价”,一些人因此收获颇丰。
而大批淘金者因此涌入,钱似乎很好赚,然而左晖却越来越看不懂。
“靠吃差价肯定不是长久之计,与其被动接受不如主动改变。”2003年,链家在行业内率先提出透明交易的概念,并在2006年通过北京市中介行业协会提交了一份“不吃差价”倡议书。
看起来似乎是链家自己堵上了吃“差价”的嘴。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多少有些另类,甚至被认为是自断财路。
类似的事情很多。这个常常有惊人之举的人却从来没有真正与客户打过交道,自称没有任何一线从业经验。
但或许正是因为一直站在圈子外,对一些事情才能看得更加清楚。
进入2007年后,一系列规范市场的举措相继出台,包括存量房网上签约、二手方交易资金监管等等,这些密集的政策对行业产生实质性冲击,不能适应新游戏规则的公司被迫出局。
而在不断优胜劣汰的过程中,链家逐渐胜出。最新数据显示,链家已拥有门店达500家。
刨根究底
左晖并不满足,他时刻琢磨着如何才能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我们用研究的眼光去看待一个行业,希望能够找出不同阶段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左晖说,他在试图通过研究行业来促进企业的进步。
“影响行业和企业发展的每个因素都是可以被测量的,通过努力我们已经建立了一些函数关系。”
比如门店效率等于规模占比?效率占比,也可以等于委托率?效率。
而建立等式仅仅只是第一步,左晖还要找出其中的关键因素,并分析制约每个因素作用效果的更细节性的因素,最终建立起一个数学模型。
正是这种思维方式帮助左晖破解了很多难题。
如今,“刨根究底”正成为链家员工共同的思维方式,链家员工告诉记者,他们也会像左晖一样分析,因为这样做能够很快找到影响结果的原因,剩下的就是解决问题。
“回想起链家过去的几年,我们是幸运的,遇到行业发展的黄金期。”左晖认为链家选择了恰当的时间进入二手房市场,并以恰当的方式坚持至今。
然而,“恰当”二字来得并不容易,二手房市场的发展速度远远超出了很多人预料。
在左晖看来,这意味着未来需要追问的事情会越来越多。“过去的8年我们弄清楚了很多问题,但是市场处在不断变化中,看不懂的会越来越多,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刨根究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