潺潺溪水经过鹅卵石、各种绿色植物中间,从现代化的办公楼一直流到户外一个硕大的人工湖里。在湖边一座双层别墅式办公室的二层,桑德集团董事长、全国工商联环境服务业商会首任会长,同时也是国内曾经唯一登上福布斯排行榜的专门从事环境产业的企业家文一波透着玻璃指着楼下占地面积20多万平方米的桑德产业园,在接受采访前对《小康·财智》记者笑称,“如果我不做这个行业,我的这个园区会建得更好。这个行业不好做!”
文一波显然是自谦了。作为一家有着两个上市公司(“伊普国际”与“合加资源”)的大型综合型专业性环保集团,从40万元近乎白手起家到如今80亿元的总资产,其创建的桑德16年来,在市政给水、市政污水处理、工业给水与废水处理、城市垃圾处理、环保设备制造、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等环境领域,始终走在中国环保产业的前列。
在中国环保行业曾经被国企垄断的格局下,作为一家民营企业,桑德先后被列为国家环保总局认定的环保骨干企业、中国十大最有影响力水务企业。
科研痴迷者的创业史
文一波1965年出生在才子伟人辈出的湖南湘潭,18岁考入兰州铁道学院环境工程系。四年之后,他又以优异成绩考进了清华园,攻读环境工程专业的硕士学位。文一波告诉记者,也正是在此时,从当初考大学时懵懵懂懂入这一行的他开始真正爱上这个行业,爱上了追求挑战的科研。
也正是在此时,文一波的科研能力开始崭露头角。
读到研究生二年级的时候,实在是不忍心占用当时在美国做访问学者的自己导师原本不多的科研经费,文一波开始一个人出去找项目。
至今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一个有着40万人的大型钢铁厂——鞍山钢铁厂的焦化废水项目,竟然被他——一个研究生二年级的学生拿下了。“当时焦化废水是国际难题,我们国家也攻关了很长时间。我个人对这种项目也比较感兴趣,于是就主动争取了。”而之前,成员中有博士后、博士等成员的小组都没有谈成。
之后,与鞍钢从谈判到合作,文一波更是独力承担并获得了好评。由于鞍钢焦化废水处理项目的成果显著,文一波一时声名远扬,以至于同属冶金部系统的宝山钢铁厂在闻讯之后,竟派专人来邀请这位清华学生。
原来,宝钢的废水处理也存在同样问题。当时宝钢采用的是日本的环保技术,但仍达不到国家排放标准。为了邀请文一波,他们先是找到学校,在得知文一波还在鞍钢做项目后,又辗转找到了鞍钢。
鞍钢和宝钢的两个焦化废水处理项目,文一波均担任课题组长,最终两个项目都获得了冶金部的成果奖。
采访中,回忆到这段历史,文一波依然感到自豪,他告诉《小康·财智》记者,“这两个项目当时都是有偿服务。可以说,当时他们是给清华付费买我的服务。”
这一次的个人成就证明并激发了文一波扎根环保产业搞科研的能力与激情,但是,这件事的后续——由于种种原因这个成果并没有转化为实际应用——也再一次让他认识到理论转化为实践应用,造福社会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1989年,文一波被分配到了化工部规划院工作,负责审核环保项目。有着创业冲动的他,最早抱着“帮帮忙”的心态,在1993年,被两个同学拉着一起“下了海”。然而几个月后,最初拉他下海的两个同学都没能熬住创业初期的艰难,一走了之,而他却选择留了下来。
那个年月正是乡镇企业家与“星期六、星期天工程师”充斥整个环保行业的时代,充满着激情与热情,但也时刻充满着失败的一个个先例。“市场极端缺少适应实际需要的产品,让每一个懂技术的知识分子都想跃跃欲试。”文一波回忆。
随后,拿着28万元现金以及北京市乡镇企业局下面的一个全民制企业给他投资的一辆车,文一波开始了自己创业之路的第二个阶段。1994年,北京桑德环境技术发展公司在北京海淀皂君庙的一间20多平米的房内成立,这也就是今天桑德集团的前身。
但是,创业之路是艰辛的。文一波对记者称,当时自己是留胡子的。恨不得自己多年长几岁。因为在这个技术行业,人们过去的惯性思维是始终相信年龄长的人。
“最初的几个月,一个单子都没有。”28万元起步资金很快告罄,当时桑德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生存问题,文一波称,当时最怕自己的电话铃响起。
但凭着坚韧的毅力、过硬的技术以及良好的信誉,桑德终于苦尽甘来。由做好一个订单到迎来更多订单,桑德把握住了市场给予的每次机会,走上了良性循环的道路。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内林林总总的环保企业有近一万家。但文一波慢慢发现那些曾经熟悉原本做得不错的同行们都慢慢的不知踪影,从这个行业里消失了。
总结过去,他认为,桑德的成功在于自己当初的坚持以及自己对于环保技术永无止境的追求。文一波坦言,最感谢他的中学老师曾经告诉他的一个朴实的真理——“遇见难题不要退缩,你难我难他也难,别人或许比你更难,这个时候就是考验你能不能坚持下来,解决这个难题。”
“敢说话”的行业先行者
最初时,文一波就为自己的公司起名“桑德”。它是英文单词“sound”的音译,意即“声音”。不知道是偶然巧合,还是确实有所隐喻。后来的文一波确实在环保界呼喊出了自己的声音,“让桑德在环保行业掷地有声。”
毋庸讳言,由于涉及到日常生活中的公众利益,水务、垃圾处理等环保行业在中国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
上世纪90年代初,由于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国内污水处理问题被摆到了桌面上。以北京为例,其城市污水处理率只在10%左右。有声音称是资金问题,有专家认为是技术问题,但文一波却认为一切问题的症结只是政策问题。
“当时国家对于城市污水处理的投资很高,但是很多却是无谓的浪费。从技术角度来讲,我们证明可以实现资金的大量节约。但是从政策来讲,同时拥有资金和技术的民营企业却进入不了环保领域。”文一波说,他当时的想法就是,“能不能把城市污水处理这项纯公益事业变成可以投资并有收益的项目,就好比修高速公路一样,公路建好后可以向过往车辆收取费用。”
1999年,文一波第一个发起了“中华碧水计划”,即桑德以BOT(即Build—Operate—Transfer,意为建设—经营—移交,承担项目的投资者在特许经营期内自主筹资、经营、自享收益、自担风险,经营期满后,全部设施完好、无偿地移交政府管理。)形式在全国修建污水处理厂,力争在5年内将全国市政污水达标率从不足10%提升到50%以上。计划提出以后,许多人认为文一波太狂妄,想以一己之力解放全中国实在是天方夜谭。
但是文一波对此毫不理会,他说:“为了整个中国环保行业的生存发展,我必须站出来说话,让政府听到我的声音,让更多的人认识、思考这些问题。”
2000年“两会”期间,文一波在《经济日报》用两个整版刊登了《一个中国公民的环保建议——城市污水的全面解决方案》,全面介绍了“中华碧水计划”。
这份建议引起了当时的建设部部长俞正声以及许多与会人大代表、委员的注意和讨论。通过多方呼吁、奔走,2000年11月,文一波如愿以偿,在北京肖家河污水处理项目协议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这是中国第一个民营资本投资兴建的市政污水治理项目。虽然桑德以身试水,城市污水处理领域却依然一片沉寂,其他环保企业并没有跟进,桑德成为一个为整个行业鼓与呼的孤独先行者。
但是事隔两年之后,情况有了戏剧性的转机:BOT模式在国内全面爆发,许多企业纷纷效仿。几年之后,全国BOT的投资量远远超过了“中华碧水计划”。
而正是由于文一波一贯的敢说话,敢说真话,所以经常被环保总局和发改委等部门请去为国家节能减排建言献策。
文一波自称,自己的性格有时候是“憋不住”。去年7月份,当文一波得知湖南将打造千亿级环保产业规模时,直截了当对省长周强“泼冷水”——湖南不具有这一优势。文一波随后摆出事实,目前喊出环保产业作为支柱这一口号的有十几个省。湖南不具有促进这一行业发展的几个关键要素:资金、技术、信息以及政策支持。“我不是认为湖南不可以发展这个事业,而是如果不经考虑这么做出来一个大路货没有什么意义。”后来事实也证明,当地领导在听取他的意见后还是觉得有些道理。
在采访中,文一波告诉《小康·财智》记者,他从不会忌讳自己的说话会得罪一些专家和官员。只要自己的意见是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为了整个行业发展,最终人们会理解自己。
在他的呼吁下,2007年6月12日,全国工商联环境服务业商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成立,文一波当选为商会首届会长。作为首届会长,文一波称,成立商会的目的有两个方面:第一是搭建一个行业与政府对话的平台;再一点就是每一个企业能够以身作则,引导整个环保行业健康发展,规范行业竞争。
“水到渠成”的融资高手
在2010年新年第一个月的末尾。1月21日上午,中国银行湖北省分行与桑德集团在湖北武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桑德集团及其下属子公司获得授信50亿人民币。据了解,这是迄今国有商业银行对于民营环保企业发放的数额最大的一笔授信。
对于外界称其为融资高手的说法,文一波坦言一笑,资本市场离开实业只能是空中楼阁。
他认为,桑德下属的两个上市公司都是自己一点点做起来的,另一方面,虽然一直涉足资本运作,但他永远都只投资在环保产业之中。而正是在这个行业之内,他掌握着一整套别人不可复制的技术和管理体系。而之前,“资本跟了自己差不多五年,才投进来。”
自己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始终在一个领域泡着,酸甜苦辣全尝到了。所以你才会知道机会在哪里,比被人更看清楚这个行业的发展方向。”
文一波称,在未来的三至五年时间里,桑德集团的大部分收入将由现在的国内市场转向国外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5月,桑德集团中标沙特阿拉伯第九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项目,合同金额超过1亿美元,迈出中国环保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第一步。
在沙特项目的竞争过程中,桑德集团出人意料地战胜了多家跨国500强企业——市场对于这个企业似乎已经有了足够的认同感。
但文一波也深深认识到这件事的根本意义——在参与国际竞争中,“你会觉得自己是小学生”,而这会给桑德一个大的提升。这些经验累积起来以后,将使桑德未来在全球站住脚。“才不至于在十年后手忙脚乱。”
事实上,几年前,当伊普国际在新加坡上市的时候,文一波就已经在谋划未来的发展方向了。
“目前中国的污水处理等环境事业建设速度是全世界没有的。但当大量的建设完工转化为运营,而这之后怎么办?”文一波意识到,近年来,中国环境市场乃至国际环境行业也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要想未来不被国际市场淘汰,就必须时刻更新自己的技术而不是停滞不前。否则自己将面临同那些曾经的大鳄——跨国公司一样的尴尬——死守着几十年前的技术一直到混不下去为止。
文一波说,“以印度为例,它的环境产业还远远没有开始。而未来这些庞大的国外市场还都有待开发。”
“我的目标是五年后大部分的收入来自国际市场。现在希望三四年之后我们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会比较强,十年之后我们应该成为国际行业一流的企业。”看来,文一波环境产业先锋的旗帜将一直打下去,一切才刚刚开始。
“我原本打算45岁退休,但现在还得多干几年。”文一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