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的艰难时势,对沈浩波而言却是一如既往的“收获季”。他所创立的“磨铁图书”在2009年依然有5亿元入账,较上一年业绩翻番。而这个数字,足以将其推上民营出版业第一把交椅的位子。
不仅如此,2009年11月27日,被称为“中国设计业奥斯卡”的“光华龙腾奖”年度创意产业峰会也颁给了沈和他的磨铁图书四座金灿灿的奖杯——创意产业领军人物奖(沈浩波)、创意产业领军企业奖(磨铁图书)、最具创意产品奖(《明朝那些事儿》)、创意产业高成长企业100强(磨铁图书)。
你甚至很难理解,在新事物层出不穷的当今,磨铁图书数年前推出的《明朝那些事儿》依然热卖,而他一手打造的年度“新秀”袁腾飞不仅被请上了《百家讲坛》,不久前还推出了《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正往“易中天%2B郭德纲”的路上一路狂奔……
寻找到“潜伏”在北京某居民区内的磨铁图书,着实费了一番工夫。沈浩波的解释是,“租不起高档写字楼,也没有那种必要”。
在沈浩波并不宽敞的办公室内,那张栗色的办公桌显得出奇的大,桌上安静地躺着一只硕大的烟灰缸,挤满了烟蒂。四周环绕着他的王国——花花绿绿、开本不一的书籍垒成了结结实实的书墙。而相对于磨铁每年多达五六百种、平均一天两本的新书增量,这里看到的,不过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他语速很快,一口充满江苏味的普通话。接连不断的电话和入门签字的员工,一再打断我们采访的节奏,但他总能迅速地接上话题。
1999年,那个叫沈浩波的年轻人,已经是小有名气的先锋派诗人,在世纪末的尾巴上,他大声疾呼《谁在拿90年代开涮》,继而在北师大毕业后顺理成章地成为《中华图书商报》的一名记者。
这段经历不仅为他日后投身出版业积累了人脉,还有助于他熟谙媒体运作的技巧与门路。
2001年,沈浩波辞职创业。这条路开始走得跌跌撞撞,先期投入的十几万元在半年间打了水漂,他只得硬着头皮又借了五万块准备打翻身仗。
多少有点运气的成分,那时他收到了春树的书稿《北京娃娃》。此前出于对文学的热爱,两人是多年的笔友,沈浩波曾对春树戏称:“你要是真能写出长篇小说来,我就帮你出版!”他兑现了这个承诺,并开始创新性地在媒体上大造声势,《北京娃娃》成了“春树现象”,上了美国《时代》周刊,还卖出了海外版权。
诗歌的训练使得沈浩波具备了极强的营造概念的能力。某种程度上,“残酷青春”正滥觞于沈对《北京娃娃》的推介文章。另一个极佳范例则是他所引入的“奇幻武侠”的概念,成功推动了《盗墓笔记》系列的热卖。
而他为人津津乐道的另一点,则在于其在互联网的浩瀚大海中“捡漏”的本事。最早出版的《草样年华》源于新浪论坛上连载的一个帖子,这是沈最早的“触网”尝试。此后的《明朝那些事儿》同样是天涯上一个点击超百万的帖子。《盗墓笔记》、《历史是什么玩意儿》也以同样的方式进入了他的出版目录。
这些此前名不见经传的作者,也因此一夜成名。《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不过是广东省一个普通的公务员,而撰写《盗墓笔记》的“南派三叔”则是杭州的一个外贸商人。
回头来看,这些“识时务”的大众出版物似乎与沈当年的“先锋”身影判若两人,尽管从磨铁的口号“跟文化死磕”中多少能感到昔日的痕迹——他一度发誓“先锋到死”,继而“在奔往牛逼的道路上狂奔”,随后“心藏大恶”(沈一本诗集的名字)……
但沈依然坚定地认为自己是个“精英主义者”。在他心中,精英和大众始终泾渭分明——他能接受一些朋友出版留念的小我之作,愿意出5000本聊以资助;但如果对方希望以此进入商业操作,拿版税大卖,按他的话讲,就要“尊重读者”,不能自说自话。
“法国人永远看不起好莱坞,但好莱坞可以一统天下,我不认为这会有高尚和低下之分。只能从不同角度来看待,以商业模式而论当然更欣赏好莱坞。”
对于这种从文人心态到商人心态的转变,沈换用了一种更为诗意的表达,“我内心珍爱的可能是后花园,但每天需要面对的是川流不息的马路”。
沈浩波认为,畅销书在整个出版中最大的功能就是扩大读者群,他发出一系列流利的感叹,“一本《明朝那些事儿》,让多少从来不看历史书的人成了历史书的读者;一本《货币战争》,让多少从来不看财经书的读者成了财经书的拥趸;一本《求医不如求己》,让多少以前不看书的人,从此见了中医健康养生书就买;一个郭敬明,让多少本来是不会看书的青少年,从此一本一本地买书看。”
资本总是善于觉察到市场的变化,甚至比当事人更加敏感。2006年后,沈浩波开始频繁地接到投资人打来的电话。对金融完全陌生的沈浩波起初对此毫无概念,只能硬着头皮补课,不过他自称是个吸收能力很强的人,谈几次就摸清了路数。幸运的是,PE在股市泡沫尚未破灭的时机完成,“磨铁”也由此获得了令他满意的估值。而资本的进入,迅速扩大了磨铁的市场份额和规模。
“这么多年做公司,其实很被动,总是到了该学会什么事情的时候,就有人找上门来,逼着你学会。”
除了这种必须的补课,他开始积极笼络任何有助于修复企业“短板”的人员。这其中最为成功的一次人才引进是原海尔的流程再造总监。对方是磨铁合伙人的大学同学,长于公司架构和内部管理,几年来与沈密切交往,早已对磨铁的情况了如指掌,沈浩波为此“五顾茅庐”,终于打动了对方。这位引入者为其带来了更合理的公司架构,以及完成一系列营销体系的建立。
在出版市场由计划逐步转向市场的过程中,沈浩波渐渐摸索出一条成功的道路。在沈浩波看来,目前涌动的民营出版热潮仅仅是开局的标志。一旦潜力释放出来,将汇成大江大海。“出版行业有巨大的机会,但也面临着惨烈的竞争。过去有几十万元就可以做出版,现在2000万扔进去,一年赔光,连水花都没有。”
今年4月的“出版新政”发出的信号令沈浩波欣喜。而他更乐见其成的是,在未来几年间,对于民营出版业的境遇,政策或将继续有所改变。“如果能够进一步松动,以后一天出十本书都没有问题。”也许中国的民营出版市场,也如同电影产业,即将迎来一场类似的“蝶变”。
他曾经对自己说过,挣够200万就退出商人圈子,专心诗歌创作。但“人是个欲望动物,上了船就下不来了”。而一贯率性的他,做生意之后变得有所节制,“有时候我很羡慕那些员工,小文艺青年,因为做得不开心就辞职了,但我不行,我要对这么多人负责”。
2010年,他希望在磨铁的计划中,增加儿童图书的品类——从日渐长大的儿子身上,他看到了生活中美好的另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