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伦敦梅菲尔格罗夫纳广场的东北角、美国驻伦敦的首座大使馆所在地,耸立着一座气派的18世纪联排别墅。这里便是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走下政坛后许多活动轨迹的交点。不过,布莱尔很少待在这个堪称世界上最昂贵办公地之一的地方,更没有时间驻足欣赏周边的美景以及办公区里的现代化。每个月,大概有3周左右的时间,他都要在世界各地奔波:推进和平、慈善,或者直接地挣钱。
2000万英镑——用这个数字来证明布莱尔卸任后敛财有道,成立!
敛财形式1大发政治财
公开身份:顾问
同道中人:施罗德、他信
近日,英国商业咨询委员会爆料,自卸任后,布莱尔至少已将2000万英镑收入囊中,其中,部分来自国外的巨额收入,令布莱尔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动机再次遭到质疑。
据透露,在伊拉克拥有大量业务的韩国UI能源公司每月都会支付布莱尔一笔巨款。而为免外界知道自己的真实收入,布莱尔曾以“涉及商业机密”等理由劝说英国商业咨询委员会不要公开自己的收入,并通过一些“影子公司”或合伙人对外进行各种投资活动。
“我们联合王国的前首相似乎一直在接受外国石油巨头支付的工资,我们对此却一无所知,我们不知道为什么那些公司愿意给他那么多钱或者他们能获得何种回报。我们需要知道事实真相!”英国保守党议员卡斯韦尔对外国公司支付给布莱尔的巨额酬劳表示出怀疑与不满。有国会议员甚至直指,这是最糟糕的“旋转门政治”。
自2007年6月正式搬出唐宁街后,布莱尔首先签约了美国摩根大通银行,成为其政策顾问。知情人士透露,其年薪超过250万英镑。布莱尔从不透露自己参与了摩根银行的哪些交易,但为了摩根大通的业务前往利比亚首都黎波里会晤政府人士,是不争的事实。而事件的背景是,在担任英国首相期间,他曾帮助利比亚这个一度被孤立的政权重返国际舞台。
2008年1月,布莱尔成为瑞士苏黎世金融集团的气候变化委员会顾问。在气候变化逐渐成为全球性话题的背景下,像苏黎世金融集团这样拥有全球业务的企业,自然更需要得到像布莱尔这样深谙国际政局内幕的资深政治家的指教。而担任此项工作,他的年薪足有200万英镑,比担任首相时的工资高出10倍。2009年初,布莱尔还以6位数的薪酬,成为路易·威登的品牌顾问。
作为前首相,布莱尔每年可领取6.3468万英镑退休金和8.4万英镑办公费,但相较他的顾问头衔,这笔收入显得微不足道。
同样,在2005年10月竞选中败北的德国前总理施罗德也是欧洲一位“成功转型”的卸任领导人。他退休后不久,俄罗斯天然气公司即宣布,聘任其担任“俄-德天然气输送管道项目”的董事会主席。而此前,正是即将离任的施罗德批准了修建该管道工程。
当然,布莱尔和施罗德的“徇私”都是卸任后才被发现,获得的利益也有限,因此离任后的生活仍能过得逍遥自在。不过,像他信这样,在从政期间就被看出“苗头”的,自然没有好日子过了。
2009年初,泰国特别政治法庭宣布,前总理他信滥用职权罪名成立。此案实指2006年初他信家族的一系列动作。当时,他信推动国会修改《泰国电信法》,将原有法律条文中外国法人可在泰国电信企业中占据股份的上限从30%提升至49%。几天后,他信家族的电信集团即出售了48%股份给新加坡的淡马锡集团,交易额达738亿泰铢。依照泰国证券法,股票转让交易不需缴税。由此,他信顺利完成财富转移。这一交易随后引发“黄衫军”大规模游行,直至他信政权倒台。
敛财形式2走常规路线
公开身份:演说家、作家
同道中人:克林顿
在卸任之初,布莱尔还因巨额房贷而捉襟见肘,可不到一年,“走穴”赚钱的他已然乘坐私人飞机,下榻五星级酒店,身边配备6名身手不错的保安,出行排场无不显示财大气粗。2008年底,布莱尔夫妇名下已有6处房产,其中一处是他们斥资400万英镑购买的已故英国著名导演约翰·吉尔古德的豪宅,吸金能力由此可见一斑。
“我早早地结束了我的政治生涯,现在完全有时间做一些我想做的事情。为什么别人可以,而政治家们就不能这么做呢?”退任后的布莱尔表示,他很享受现在的生活。确实,2007年6月离开唐宁街10号时,布莱尔才54岁,他完全有精力去寻找自己事业的“第二春”。
2007年11月,刚刚卸任的布莱尔便顶着前首相的“帽子”在中国进行了一场20分钟的演讲。此次,包括出场费、中间介绍人员费以及请嘉宾、定做高规格酒宴等花费,主办方总共花费超过了100万英镑,其中,布莱尔个人的演讲收入就高达25万英镑。这意味着他已超过比尔·克林顿,成为全球最受追捧的公开演讲人。
2009年3月23日,抵达菲律宾马尼拉的布莱尔乘坐直升机前往雅典耀大学,发表以全球化时代领导人为主题的演讲。2000张门票不仅被抢购一空,其中一些门票更被炒到500美元以上。赞助商PLDT电信公司总裁潘希利南透露,公司为布莱尔的演讲支付了27万美元。当然,这并不是他一天的全部行程。演讲结束后,布莱尔又赶到当地一家豪华酒店,以类似收费标准发表第二场演讲,阐述领导人如何成为有原则谈判者的见解。
按此计算,布莱尔站在台上演讲1分钟,就能进账近9000美元,令其他名人望尘莫及。对于他的吸金速度,有英国议员讽刺说:“为什么不在他的脖子上挂个‘出售’的牌子?”
此外,领导人卸任后的另一求财常规路线------回忆录,布莱尔也没有放过。由他执笔的《唐宁街回忆录》版权费用高达450万英镑。2008年底,布莱尔的身价已经超过1200万英镑。
除了布莱尔,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也是“常规路线”中颇具代表性的一个。他在世界各地的演讲通常不会超过24小时,敛财之势堪比龙卷风,从“负债一族”摇身一变成为了“抢钱一族”。早年,克林顿夫妇负债累累,包括拖欠诽闻案等律师费以及补填投资失败的漏洞。据希拉里申报财产的资料显示,克林顿2001年演讲收入是920万美元,2002年演讲收入达950万美元。此外,他的回忆录带来约1000万美元稿费,希拉里的回忆录也赚得800万美元,两人堪称“抢钱夫妻”。前总统布什收费标准与克林顿相同,平均每演讲一场收费15万美元;前副总统阿尔·戈尔略低,演讲一小时进账10万美元。
LINK
领导人退休待遇大比拼
由于体制不同,各国元首退休后享有的待遇也大相径庭。发达国家的退休总统,按照制度通常享有完善的福利,衣食无缺,而一些新兴国家的退休总统,生活优劣往往取决于他和继任者的关系。
美国总统最丰足
退休后,每年有18万美元的养老费,此外,政府还会负担他们办公室人员的工资、差旅费、电话费和办公用品费,并且会给退休总统建一座图书馆,收藏他们所有的私人物品。当然,鉴于美国总统从政时享有的权利及名誉,退休后的他们通常都能接到全球各地人们发来的“演讲邀约”,赚取一笔不少的演讲费。此外,出版回忆录也是他们不小的一笔收入来源。
公开身份:中东特使
同道中人:戈尔
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一家设施简陋、卫生环境差的酒店里,常年充斥着各色人等,包括商人、义工、旅游者,当然,还少不了英国前首相布莱尔。端坐在桌前的他,此刻轻啜矿泉水,与商界、政界人物一起就当地政府改革、茶叶种植园私有化以及蚊帐分发等问题进行探讨。“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议题就是人类精神的苏醒。”布莱尔严肃地说。在他具有号召力的演说下,其他在场人物仿佛只是B角演员。
在非洲最小、最穷的国家之一卢旺达,布莱尔的“全球大一统”思想似乎有了发挥的空间。在这里,他建立了一个慈善组织,雇佣9个人长期从事相关工作。“一个月里,我有3/4时间不在家。”由于常年奔走于卢旺达、耶路撒冷、塞拉利昂以及华盛顿、纽约等地,布莱尔没有时间陪家人,甚至不记得上次家庭聚餐是在什么时候。
但事实上,由于做出出兵伊拉克的决定,布莱尔在英国的日子并不好过,大量的谴责声纷至沓来,游走于英国之外,似乎更多是出于无奈。“记者们没有客观地评价我。他们总是贬低我的工作,写一些负面报道。”布莱尔委屈地诉苦,为何自己卸任后在中东等多个地区的努力,总是被外界“曲解”。
事实果真如此吗?2007年7月,布莱尔满怀信心地出任中东问题四方特使,扬言将在中东和平问题上有所成就。然而时隔两年多,加沙地带仍是硝烟弥漫,战火不断。自然,布莱尔办事不力的声讨声音也越来越大。
每个月,布莱尔及其手下都会前往中东,每次只逗留一周,但每年却要花费近70万英镑的经费。英国国内反对者声称,布莱尔的工作只是在浪费纳税人的钱。中东问题专家阿维·沙赫莱姆也表示:“现在没有人拿布莱尔当回事了,以前他曾扬言,他的到来会减少以色列安全检查站的数目,现在检查站的数目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
当然,最让外界所诟病的是,布莱尔涉嫌忙于捞钱不理政事。2009年1月初,有媒体披露,布莱尔准备赴中东地区出席有关一个全球重要课题的会议。但会议主题并非加沙人道主义危机,而是气候变化问题,而这只是众多让他大笔捞钱的活动之一。
此外,布莱尔涉及在非洲的公益组织也是备受质疑。他的“非洲治理促进会”旨在帮助塞拉利昂和卢旺达两国总统出台政策和吸引外资,不过至今都未在英国申请到慈善机构资格。一直以来,该促进会通过Windrush Ventures No.3公司来管理资金,而此公司是布莱尔拥有的一家以盈利为宗旨的合伙公司,不对外公开任何账户。
此前,公司收到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向塞拉利昂捐赠的240万美元,以及由工党捐赠人、前科技部长塞恩斯·伯里勋爵创立的盖斯比慈善基金会向卢旺达捐赠的约150万英镑。据知情人士透露,截至2009年4月,公司至少获得640万英镑捐款,产生利润为35万英镑。
布莱尔的一位朋友曾说过,如果布莱尔与某位阿拉伯酋长会面后,能够为巴勒斯坦和布莱尔信仰基金分别争取到一笔捐赠,外加一笔咨询费,那就算是“一次成功之旅”。
与布莱尔一样卸任后就投身公益的国家领导人不在少数,不过做到像美国前副总统戈尔这样成功的不多。退休后的他,公益光环四射,环保、和平等领域都有他的身影,就连诺贝尔和平奖也归入囊中。不过,随着“气候门”事件被揭露,戈尔“碳富翁”的名声以及投资清洁技术等获得巨额利润的指责声也此起彼伏。人们开始怀疑,他对气候变化的呼吁是为了拯救地球,还是为了发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