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朴炫柱:韩式“巴菲特”



 他喜欢将头发梳得溜光,说话时眉毛微微上翘,一副黑框眼镜掩饰不住那双深邃的眼睛,透过镜片,敏锐的眼光闪耀着一丝令人难以察觉的神韵。

  他以成吉思汗开疆辟土的模式,以不问国籍种族,且愿意放权的蒙古远征军原则,经营广大的投资王国。他很相信自己的眼光,当欧美的投资家们还没有看到中国潜力的时候,他就已经在中国市场布阵,赚得盆满钵满,甚至正酝酿在中国成立自己的资产管理公司。

  这就是朴炫柱,一个锐气儒雅并重的投资家,被韩国人称为自己的“巴菲特”。

  在今年的新年致辞中,朴炫柱说:“得益于美国的缓慢复苏和中国、巴西的高增长,2010年金融市场将呈现稳定局面。”其旗下未来资产最新的资产运用报告也显示,未来资产Insight基金对中国的投资(含中国香港)同比也增持了12%至近67%。

 商人朴炫柱:韩式“巴菲特”

  他依旧一如既往地看多中国。

  艰辛“投资路”

  跟所有在20世纪呼啸而起的投资家一样,朴炫柱走过的也是一条从小到大、聚沙成塔的艰辛道路。在那个充满创业激情的岁月中,如果说巴菲特是美国价值投资的圣人,迈克尔?莫瑞茨是风险投资模式的代表,那么朴炫柱则堪称亚洲国家的资产管理典范。

  但是,朴炫柱并不是含着金钥匙的世家子弟,而是韩国光州一个农民之子,父亲去世的时候,他才刚刚升入高中。失去了父爱的孩子总会觉得缺少些什么,那个时候,他甚至一度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而将大部分时间倾注于阅读诸如约翰?肯尼迪《当仁不让》之类的课外书籍,似乎在那些书里,才能找到生活的动力。

  “这样下去就意味着将来不得不像父亲那样成为一个农民。”这大概是失去父亲之后,母亲对他最为严厉的训斥了。

  从此,他戒骄戒躁,考入了高丽大学经济系。在那里,他迈入了理财的第一步,而背后伟大的推手正是他的母亲,如果母亲没有对他学业资金收取17%利息的打算,也许他便不会萌生炒股的念头;如果母亲没有一次性发给他一年的学习生活费,也许他便难以筹集投资股市的资金。

  就这样,他开始学会理财,并借助股票市场,赚取些许生活补贴。1985年毕业之后,虽然顺利地进入了一家证券公司,但是在他骨子里,却一直有着创业的冲动。

  与众不同的是,朴炫柱将创业定在了1997年,这一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韩国也难以独善其身。

  但是这样的外部环境丝毫没有动摇朴炫柱的信念,他要创业,而且一定要在他即将步入不惑之年的时候。1997年7月18日,未来资产投资咨询公司(Mirae Asset Investment Advisory)诞生了,随后1998年,朴炫柱成立了韩国注册的第一家资产管理公司——未来资产环球投资公司,并于该年稍晚时候,发起了朴炫柱一号基金,这也是韩国第一只共同基金。

  1999年,未来资产证券公司又以未来资产系基金销售者的身份出现在世人面前,而朴炫柱一号基金更是一炮而红,超过100%的年回报顿时让韩国掀起一股基金热潮,未来资产旗下的基金首先成为众多投资者争相抢购的对象,那个时候,尚未成熟的投资者也是随着资产管理公司或者说是基金公司的成长一并成熟。

  一时间,朴炫柱成为了“韩国巴菲特”的代名词。而在投资决策上,他和巴菲特也确实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长期投资者没必要天天看股市行情”正是他投资理念的诠释,正因为此,甚至将分公司股票行情电子显示屏一并撤下,彪悍之余他更相信自己的眼光,也善于发现那些具有成长潜力的公司。

  那个时候,Daum communications作为韩国一个普通网站正面临增资的压力,因为他们1995年开始提供网络搜索服务之后,又于1997年开始提供免费hanmail.net电子邮件服务。然而,它的前景却很难打动投资人的心,并纷纷以“前景不明朗”拒绝投资。最后,他们找到了朴炫柱,听罢介绍以及两天高密度的实地调研,朴炫柱决定砸下24亿韩元。

  事实证明,他闪电般的决策是对的。Daum communications在6个月之后的互联网狂潮中股价暴涨,朴炫柱倒手就是1000亿韩元的净利,而这笔巨资后来也成了未来资产的种子基金。至于现在的Daum communications,已经成长为拥有3700万名会员的韩国最大门户网站。

  可以说,在那个投资意识尚未成熟,投资尚未形成规模的时候,这种闪电般的决策往往成为了最具艺术性的战术。

  开创“金融出口”

  2007年,朴炫柱已经将未来资产打造成市值超过三星的公司,一跃成为韩国的龙头企业。当未来资产周身也散发出像朴炫柱一般的彪悍时,他却开始琢磨着未来资产的“转型”,此转型非彼转型,并不是说要开辟另一个领域,而是转换市场方向。由此,他打出了“金融出口”旗号。在他看来,“这是一个靠金融和资本出口挣钱的时代,过去只是将金融产业看作基础产业,现在应看作为提高竞争力而增长的产业。(金融)一边倒很危险,走出去反而有好处,就像全球的制造业企业一样。”甚至在接受众多媒体的采访中,他曾反问,“金融为何不能成为出口产业?”

  带着这样的理念,2003年朴炫柱率先开发了中国基金、印度基金等一系列海外基金,韩国顿时涌起了一股购买海外基金的热潮。

  就在他重视新兴市场投资的时候,中国和印度的股票市场先后迎来了牛市喷发期,Independence基金和Discovery基金5年投资收益率超过了300%至500%,而中国基金1年收益率为60%至100%。也许其中有运气的成分,但是朴炫柱对于新兴市场的了解远远胜过欧美投资人,那个时候,一年中几乎有一半的时间他都在海外调研,然后对新兴市场进行投资,而当欧美资金随之前来拉升股价之时,也就是韩国获利之机。此番如意算盘,朴炫柱心中大概已经酝酿好久了。

  而这就是所谓的“金融出口”,看似乱仗,却起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功效,也许在某些进程中,迷茫、躁动、反复甚至混乱均在所难免,而走出这一转型期的唯一出路就是一往无前的发展,在前进中摸索,在前进中重构格局,而绝不是在旁人言论的干扰中踟蹰不前。

  未来资产之胜,也许在朴炫柱决定“金融出口”的那一刻起便埋下了深深的伏笔。

  此时,新兴市场之战并为结束,而是刚刚开始。2007年四季度,未来资产推出可以直接购买中国等外国企业股票“Insight”基金,并且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卖出了4亿韩元,其火热程度可想而知。

  曾经在中资股上取得的辉煌战绩已经惹红了眼球,而他仍旧一如既往地青睐中资股,甚至一度将“Insight基金混合型投资信托1号Class-A”的中资股仓位提升至60%。

  2007年10月22日以每股19.068港元股买入664.8万股中海油服;11月9日以每股19.083港元买进22.1万股招金矿业;11月12日以每股11.142港元增持1226.8万股中国国航;11月13日以每股5.597港元买入2490.8万股香港中旅……

  遗憾的是,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随着中国市场在2008年的大幅回落,朴炫柱也引来了割肉、套现的滑铁卢,截至2008年6月,Insight基金持有人已蒙受了21.9%的损失,就连未来资产的股价也连连失利,一年来下跌了48.2%,超过同期市场平均40.4%的跌幅。

  但是,他并不承认投资中国的失误,他知道,“运气不会一直眷顾于你”,转而将视线向内需股转移,李宁、中国铁建、中国建材、蒙牛乳业、中国南车……都曾收归其基金麾下,而且在中国南车上,还以5.51港元买入,并在7.675港元卖出,打了一场漂亮的短线仗。

  更爱中资股

  如今,朴炫柱所掌舵的未来资产金融集团已经运营着448只基金,其中许多只大型基金都投资于海外市场。他不仅在2007年3月设立了未来资产环球投资(英国)公司(Mirae Asset Global Investments U.K.),又在2008年10月创办未来资产证券(英国)公司(Mirae Asset Securities U.K.),并在巴西、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扩大着自己的势力范围。

  他感谢曾经的牛市为未来资产所带来的第一桶金,更感谢那些肩并肩奋斗在一线的基金经理们,他们工作日不喝酒,晚上不应酬,恪守着严格的内部规矩,为了就是以百倍的精神状态确保客户资产的万无一失。这样的公司文化,不仅给未来资产带来了良好的口碑,也是未来资产能在十几年时间迅速壮大的企业基因。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85887.html

更多阅读

巴菲特:通货膨胀如何欺诈股票投资者

(1970年格雷厄姆开始修订《聪明的投资者》一书时曾与巴菲特沟通,巴菲特希望将通胀考虑以及评估企业放进去,但大脑只有一个,最后格雷厄姆没有全部采纳,仍旧独自完成修订,并于1973年出版。那么巴菲特试图表达什么呢?不妨从下面的这篇巴菲特稍

推荐 2013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全文翻译版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2015

@自由老木头:股神巴菲特是众多价值投资者偶像,巴菲特的信是投资者最有价值的的学习材料,对于国内的投资者来说,大部分人英语水平无法顺利的完成阅读和理解,在2013年巴菲特的英文信件公布后我就有了组织大家翻译的想法,并迅速得到了多位网

比亚迪总裁王传福:“巴菲特看中我们的电动车”

比亚迪总裁王传福:   “巴菲特看中我们的电动车”   ⊙本报记者 刘雨峰    “股神”巴菲特旗下公司上月末斥资2.3亿美元收购比亚迪10%股份。在昨日举行的第十届高交会“中外CEO论坛”上,比亚迪总裁王传福作了题为“电动车时

陈发树:我要做中国巴菲特

 自从雇佣唐骏之后,陈发树就一夜之间闻名全国了。而如今,他又要向一个更高的知名度发起冲击:做中国巴菲特。   2009年5月7日,青岛啤酒出现陈发树的身影。他从百威英博公司获得9164万股青岛啤酒H股,每股2.5685美元,总价共计2.35亿美元

巴菲特:当雪球遭遇风暴

 巴菲特那句“人生就像滚雪球,重要的是找到很长的坡和很湿的雪”,也成为危机时期的名句。   风暴越来越强烈,这句话是否还可以继续作为他的投资生涯的注解呢?伯克希尔一季度的业绩报告显示,公司亏损15.3亿美元。而在一年一度写给股东

声明:《商人朴炫柱:韩式“巴菲特”》为网友不羡鸳鸯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