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波:在拐点中捕捉价值



在上海浦东新区长柳路附近的一家茶餐厅里,温暖的冬日阳光从擦得透亮的玻璃窗中折射进来,照在茶桌的一角,悠扬的钢琴曲不时响起,坐在茶桌对面的上海尚雅投资的总经理石波坦诚而真挚,那张方正略黑的面孔背后,隐藏不住独有的投资智慧。

  尽管这是一个周末,但两个小时的采访依旧不时会被公司研究员打进来的电话所打断,他一边向记者示意,一边回答电话那端的各种问题,而放下电话后,他的思路依旧清晰而明确。

  从学法律出身到转身去证券公司做投研,再从上市公司的高管去做公募基金经理,直到后来转投私募做创业者,石波不仅践行了自己的投资理念,捕捉到了一波波行业投资的拐点,更把握住了自己事业的转型。

  学巴菲特知易行难

  1994年,石波获得国际经济法硕士学位,这段法学院的学习让后来从事投资的石波获益匪浅:“学法律的人比较理性,做投资也需要理性,两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话语言谈之间,已经“跨界”多年的石波还是非常感谢那个学生时代。

  当时,中国的证券业刚刚开篇。在仔细研读一年的《证券时报》之后,他顺利通过了几家证券公司的考试,并最终选定位于深圳的君安证券,开始了自己的投行生涯。也许此时的石波万万没有想到,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在上海有一片自己的天空。

  “我们当时的工作是寻找好的企业,帮助它们上市,伊利股份、苏常柴A(000570)等等都是在我们的辅导下最终走向资本市场。”石波抿了一口茶。尽管投行的日子像舞台剧的幕后工作一样辛苦而充满挑战,但是,石波后来对于企业价值取向的判断正来源于投行生涯的积淀,在他眼中,洞察公司的命脉远比在K线图前寻找突破口更为靠谱。

  当时市场的非理性繁荣也曾让石波对自己的价值取向一度产生过怀疑。但“东家”君安证券却是理性的。1995年8月,当原君安证券研究所成立时,一些人气好得爆棚的股评家并没有受到君安的青睐,反而是那些行业的人才被君安“纳入囊中”。这一步,也让石波放弃了对初衷的动摇,“我们此后以研究为先行的观点都来源于君安。”他回忆说。

  石波日后以基本面为研究导向的风格形成,还得益于1996年从书籍上对巴菲特的认识。谈及巴菲特,石波朝后坐了坐,与茶桌拉开一小段距离,四方脸的轮廓显得更加清晰。他放慢了语速,缓缓说道:“我们1995年就在学巴菲特,但是越到后来,越发现难学,因为,巴菲特是在美国那个特定环境下的特定‘产物’。”

  尽管巴菲特的投资随性和个性化,但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却由此在他心中根深蒂固,以至于1997年出任当时被君安证券收购的上海申华实业常务副总经理时,他甚至萌生出将公司打造成“巴菲特公司”的想法,但最终由于上市公司不能参与二级市场投资而告吹。

  坚定的拐点投资

  1999年,中国的基金业刚刚“破土而出”,成为证券市场上又一支新兴的主力军。对投资实践一直颇有兴趣的石波也同现在很多的阳光私募掌门一样,转而加入刚刚成立不久的华夏基金管理公司。

  那一年,证券市场上演了一波庄家推动型的“5?19”行情,之后的井喷持续了两年,直到2001年6月14日上探2245点高点后,开始一路下挫,进入长达4年的熊市。在华夏基金,石波最初担任公司的研究总监,2001年开始担任基金兴科的基金经理,后来还出任了华夏回报(爱基,净值,资讯)基金以及华夏回报2号基金的基金经理。

  而在华夏担任公募基金基金经理的这9年,石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投资逻辑:拐点投资。这也成为他发掘上市公司内在价值的武器。

  房地产、钢铁、交通运输、煤炭、消费……一个又一个的行业拐点都没能逃过石波的视线。当记者诧异于他对诸多行业了然于心时,石波笑言,“中国的行业都是有拐点的,很多行业3年景气,2年衰退,但是其中的供求关系却在不断发生变化。”

  听似颇具学究味的“拐点论”在他讲来却通俗易懂,他一面用手比划,一面说,“比如水泥行业未来将出现一个向下的拐点。2005年水泥行业全行业亏损,没人投资,由于需求的拉动,2009年的水泥行业的利润率可以高达40%至50%,但是这个行业没有壁垒,所以2009年1月至9月份,水泥行业投资增速高达94%,而需求的增速却只有14%,如果产能得不到限制,行业景气度向下的风险比较大。”

 石波:在拐点中捕捉价值

  在很多人借助着“倒视镜”投资的年代,石波却绕道而行,“如果看‘倒视镜’前进,很可能撞车。”当众人在热门板块中冲锋陷阵的时候,他绕开热门行业,用另一面镜子旁观产业格局的变化,寻找供求关系的拐点,他坦言,“过去很赚钱的行业,未来可能会亏钱,我们不投热门行业,而是观察那些亏损两个季度或者一年以上的行业,看看需求端是否发生改变。”

  不论熊市还是牛市,这套“拐点论”在每个行业的拐点年相当受用,2002年,当时20多倍市盈率、12元的张裕在常人看来并不便宜,但是在对红酒颇有研究的石波心中,“中国红酒的市场份额还有很大的上涨空间”,于是从那时起就不断买入,最终获得11倍的回报;而他在2004年就开始关注煤炭行业,尽管当时煤炭行业还在亏损线挣扎……

  敏锐地捕捉价值

  同时,在强调科学投资和“拐点论”之余,他更看重公司的价值和品质,用他的话说,“如果全部购买一家公司不划算,那么连100股都不会买。”

  在石波看来,要从企业价值的角度来衡量企业,买入那些总市值低于企业总价值的公司,这样长期才划算。但各行各业都各自有一套价值考量标准。比如商业地产,可以通过土地储备和商铺的价格来计算价值,2004年石波在投资小商品城(600415)时,看到公司20多亿元市值的背后是180万平方米、每平方米2万元的商铺,简单计算就知道其总价值远远超过总市值,这笔买卖让石波获得了5倍以上的投资收益。

  同样,对于电力行业,可以用装机容量和每千瓦的造价来比较;如果是网络公司可以用用户数来比较;如果是影视公司则可以用净现金流量来比较;而对于商业连锁企业又可以用开店数和收入来比较……对于不同行业一个又一个专业术语,石波进一步解释,“要找出行业内决定价值的关键性指标。”

  这样自上而下选股之后,具有决定性的一步就落在“实地调研”的头上,因为只有通过调研,才能证实企业的“品质”。说到这里,石波深吸一口气,略有感慨,“一定要看到企业的灵魂,看看到底是不是价值创造型企业,看看企业的管理层是否在长远发展上下工夫。”

  就这样,石波在众多行业中寻找不同的拐点,又利用“拐点”探寻每一个价值被低估的公司,虽然有一套理论和方法,但是研究员出身的石波却依旧以走访上市公司和选取公司产品作为最终的选股标准,发现了一个又一个中国的“可口可乐”。

  不仅仅是已经上市的企业,那些具有上市潜力的企业也在石波的视线范围之内,“一旦这些企业上市,就能在资本市场上第一时间进行投资。”秉承着这样的风格,他总能走在时间的前面。想当辉煌的“老虎基金”

  2007年,中国基金业迎来了资产总规模跨越2万亿元的时代,也在这一年,100多位公募基金经理离开了自己的岗位,转而奔赴事业的下一站,石波也是其中之一。

  柳传志曾说过,“有的人像一颗珍珠,有的人不是珍珠,不能像珍珠一样闪闪发光,但他是一条线,能将那些珍珠串起来做出一条光彩夺目的项链。”而在中国的公募基金趋向成熟之际,中国的私募们也逐渐“显山露水”,像一条线一样穿起股海中一颗颗闪亮的“珍珠”,打造着未来的那条“项链”。

  而在中国的金融重镇——上海,石波成立了“尚雅投资”。也许,在他当年南下深圳的时候,就已经在冥冥之中注定了这一天的到来。在尚雅的运作中,石波将公募基金的风险控制、团队管理、研究先行、中央交易室和第三方托管的方式一路传承。这种方式,也使2007年11月首次推出的尚雅1期信托产品,实现了至今净值增长近40%的业绩。

  他深信,“一个企业只有在产业链里才能看到它的价值。”所以,在2009年投资低碳经济股之前,他依靠的不是外方的行业报告,而是在2008年市场的熊市期就开始走访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并从不同的技术路线出发深入企业。尽管当时的低碳类股被很多热门板块所掩盖,但是敏锐的石波还是能感觉到一个新时代——低碳经济时代的来临。终于,他因“押宝”低碳股使尚雅信托产品在2009年的净值增长达到168%,人们也因为他而知道了“低碳经济”。有得必有失,在这一年中也因钢铁股而“小感冒”。

  谈及已经到来的2010年,石波仍旧用长线投资的眼光纵观产业格局的变化,他情不自禁地摆弄起自己的手机,突然加快了语速,“现在,飞信用户已经超过MSN用户,‘12580’的使用超过艺龙网……未来3至5年时间,中国3G用户数将有10倍的增长空间。”显然,无线互联领域将成为石波下一个投资“重头戏”。

  正是这样的“远光灯”让他在整体的投资策略上颇为自信,“我们可以扔掉基准指数的拐杖,跑步前进,可以偏离组合投资理论,专注于可以赚钱的行业,集中投资于能够产生绝对回报的行业,比如2009年就将大部分仓位投资于低碳领域,2010年可能会专注于3G无线互联领域,受基金契约的限制,这一点在公募基金的操作中不可能实现。”

  在他看来,资本市场就像一个生态系统,而在完整的生态链中,不仅有小草、大树,还有各种各样的植物,在中国财富人群不断壮大的背景下,公募基金越来越不能满足高端财富人群的投资需求,阳光私募正好可以借机切入市场空白,使生态系统更为协调。

  繁盛时期的“老虎基金”正成为石波现在的目标。老虎基金(Tiger Fund)由朱利安·罗伯逊(Julian Robertson)于1980年创立,其资产由创建时的800万美元,迅速膨胀到1998年的220亿美元,成为一只有口皆碑的对冲基金,老虎基金的团队培养、投资理念和全天候投资的方式却成为石波口中最值得称道的话题。

  言谈中,无论是谈方法,还是策略,甚至操作,石波几乎用“我们”代替了“我”的地位,团队的构架在他心中的地位可见一斑。而深谙投资之道的石波,正着力打造自己的尚雅团队,他新年的希望就是用自己多年的理念在尚雅的投研团队复制出一批“石波”来。此时,茶餐厅里悠扬的钢琴曲转为清脆的长笛,好似黄浦江上轮船起航时的鸣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86088.html

更多阅读

行动学习法在教师培训中的价值与作用

[摘 要]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与反思的行动学习法,在教师培训中考虑培训对象的实际需求,作用于行动学习小组的参与者,对教师的个人发展和职业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关键词]职业发展;行动学习;教师培训;个人发展按照“人力资本”的

古老的传统文化 在古老传统中捕捉新商机

  提起布鞋,你是否立即想起母亲一针一线纳的千层底?随着人们的观念趋向自然和健康,脚踏一双布鞋,已经成为时尚潮流一个另类标记。如今,布鞋无论款式还是价格都有了很大突破,有的价格甚至高于皮鞋。于是,一些创业者开始在这种老传统中捕

华普:一个拐点的求证

  九度入围中国连锁百强如今却徘徊在被出售边缘的华普超市伴随着陈耀东的低调入主到了一个最关键的“拐点”。     对陈耀东而言,2010年华普能否扭亏为盈才是关键问题。华普几年来灾难性下滑的事实,让他内心的那根弦紧绷着,他必

那英公开反对刀郎 潘石屹公开反对“拐点论”

SOHO中国董事长兼联席总裁潘石屹近日通过博客发表文章,与王石公开唱反调,明确反对房地产业出现“拐点”的说法;并认为万科在广州、深圳等地的“降价”行为很像当年的彩电行业——万科是为了给其它中小开发商施加压力,达到“清理门户”

王石VS潘石屹:交锋拐点论

交锋观点1    王石:房价上涨远高于收入增长    ——第一,房价上升速度超过了家庭收入增长速度,连中产阶层都买不起房子了;第二,今年万科不拿“地王”;第三,目前住房性价比不高,应在三四年后再买房;第四,这次宏观调控与以往不同,将影响

声明:《石波:在拐点中捕捉价值》为网友曼谷少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