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乳业“教父”、前伊利董事长郑俊怀刑满获释一年多来,一直传闻不断。
昨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多个内部知情人处了解到,郑俊怀近期已与黑龙江红星集团联手成立合作新的项目。
红星集团内部一位工作人员证实,该集团确已与郑俊怀合作,合作项目现已奠基开工,年底可以正式运行。但知情人士称,郑俊怀不会亲自出面运作此项目。
郑俊怀出而不“复”
2005年12月,郑俊怀因挪用公款罪被判刑6年。
据悉,郑俊怀在服刑期间表现良好,先是获得约1年减刑;后来又发明了一个节能方面的专利并且投入使用,再度获准减刑。
获释之后的郑俊怀表现得非常低调,曾多次拒绝媒体的采访要求。在今年5月一个行业会议上,郑俊怀面对媒体频频抛出的问题,一律简单回应称:累了。
虽然因挪用公款罪获刑,可接近郑俊怀的人评价他颇具个人魅力。公开资料显示,郑俊怀在职时,连当地奶农提起他都满怀感激:“伊利让我们翻了身。”
据记者了解,曾有风投试图联系郑俊怀,希望他东山再起。
“因为郑俊怀的品牌影响力太大了。他出山,不用说一句话,就会有大批的人跟着他。”知情人士称,目前很多乳企高管都是郑俊怀的旧部,他们已经或明或暗地投奔过去了。
据接近郑俊怀的消息人士向本报称,郑俊怀此次不会直接出面,而是坐镇指挥,通过他的团队操控乳业计划。
之所以如此,一个主要原因是法律方面的限制。我国《公司法》相关条款规定,因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五年,或者因犯罪被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满未逾五年的人士,不得担任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郑因挪用公款罪被判刑6年,减刑出狱不久,显然不符合担任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条件。
但这并不妨碍其操盘复出乳业的计划。
第一步面临多重考验
郑俊怀“出山”后,第一步将怎么走?从“郑俊怀团队将携40亿元重返乳业”,到“郑俊怀计划在包头注册"新长征"乳品品牌”,业界对他这位拥有20多年乳业经验的传奇人物到底将以何种方式重涉江湖的猜想从未停止过。
“曾经在包头打算成立基地,地点都看好了,老郑的资源和关系基本上都在内蒙古,我们觉得这样做也很合理。”一位业内人士这样对记者说。
但是,郑俊怀的行动很快发生了变化,仍许多人感到意外——他选择了和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红星集团合作。
对于郑俊怀的“出山”前景,业内人士众说纷纭。有人认为,郑俊怀此次没有选择在包头或者呼和浩特“出山”,主要是不愿与两大素有渊源的乳企——蒙牛和伊利正面交锋。郑俊怀与这两家企业渊源深厚,据传在服刑期间,曾有蒙牛高层集体探访。
乳业专家王丁棉表示,目前国内乳业已经进入规模化时代,少数大品牌已经把市场瓜分完毕,寡头垄断成为趋势,郑俊怀复出后是否能力挽狂澜,还有待时间检验。
“首先要建根据地,站稳脚跟。如果和红星合作,要适应新公司,整顿原有的内部构架建立新的管理模式;在市场上,最可能的方式就是将产品首先打入东北三省的市场。另外,就是要解决融资问题。”王丁棉说。
昔日的恩恩怨怨还没有过去,如今一门三出的三大派系又将再次聚首,老东家是否会成为老冤家?
“新合作伙伴长期亏损”
据红星集团官方网站介绍,公司位于有“奶牛之乡”美誉的黑龙江安达市境内,主营婴儿奶粉,此外还有液体奶、奶酪、保健乳品等四大系列30多个品种。
红星集团前身为1956年建成的安达乳品厂,该厂是当时全国最大规模的机械化乳制品厂,也是中国最早的乳品企业。“红星”牌奶粉是新中国第一袋奶粉,是第一个特供中南海的奶粉品牌,被称为新中国乳品第一品牌,一直使用至今。
但是,曾经的辉煌却无法摆脱国企机制的种种弊病,“红星”市场份额开始萎缩。
“红星的效益增幅下降,企业生产递增的势头明显减弱。外有强敌,内有对手,"红星"在安达的发展空间愈加狭小。”一名奶业资深专家如此评价。
“这个企业近几年一直亏损,在郑俊怀进入之前还停工了。”知情人士对记者透露。这也成为当地政府的一块心病。
据当地电视台报道,7月18日,黑龙江红星集团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星食品公司)成立的同时宣布其万吨高档乳制品深加工项目正式奠基,总投资1.95亿元。红星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秦和平表示,年处理鲜奶10万吨的奶粉、奶酪、黄油、有机奶项目正式启动,标志着全新的红星集团正式组建。
记者向红星集团求证此消息时,没有得到集团官方的明确答复。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表示“红星食品公司只是借助"红星"品牌,与集团关系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董事长秦和平,是原伊利液态奶事业部负责人,曾在郑俊怀入狱后出走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