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豪卢正刚:玩转数字视觉创意魔方



北京奥运会结束之后的几个月里,卢正刚被荣誉和掌声包围着。在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随着炫目的“中国画轴”缓缓展开,水晶石公司一夜成名。因为水晶石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数字影像工作上的出色表现,在CCTV2008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候选名单里,卢正刚的名字赫然在目,入围的理由也与北京奥运息息相关。借助奥运,他推动中国数字视觉创意走向世界。”

  如果说饱含浓郁中国文化风情的“卷轴”令人窒息的视觉冲击是在向世界讲述一个“中国故事”的话,那么这幕关于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大戏刚刚拉开帷幕。在卢正刚看来,水晶石在北京奥运上的精彩演出,仅仅是一个开始,“通过这场体育盛宴,它把水晶石公司从一个专业的领域拉到了一个被大众知晓的宽泛领域。”

  半年之后,2009年3月24日,伦敦2012年奥运会和残奥会组织委员会宣布,水晶石公司成为其官方数字图像服务供应商。这是伦敦奥运会首次签订境外赞助商。水晶石公司将为其提供2012年伦敦奥运会全部36个场馆及许多非竞技场馆的3D可视化;开发在仪式上任何对数字动画有需求的视听素材……这同时使得水晶石成为迄今为止唯一赞助伦敦奥运会的中国企业。

  宣布这条消息的同时,中关村正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国务院批复成立“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动员大会在北京市会议中心举行,卢正刚在会议上代表企业发言,同时获颁“中关村20年创新发展突出贡献奖”。

  同时上台的还有中星微电子的邓中翰博士——他们在不同的领域创造着奇迹。台上的卢正刚盛装出席,脸上带着谦虚而自信的笑。

  聚光灯之外的卢正刚却随意的多。他喜欢穿舒服的棉布衬衣,抽普通的“红塔山”,说话温文尔雅,不张扬、不强势、不做作。他坦言在奥运会开幕式那夜,坐在观众席上,他紧张到额头上全是汗:“观众看节目,我却盯着画轴屏幕看,生怕想不到的状况出现。”等全程结束后,他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

  他说有一个梦想,希望将水晶石公司打造成一个平台,让一帮有创意的年轻人聚在一起做好玩的工作,围绕数字图像技术不断拓展应用将帮助不同领域的客户获得更多成功,并推动中国创意走向世界。

  在采访行将结束的时候,摄影师要为他拍摄封面照片。有同事提醒他说要不要穿上西装、系上领带?他微微一笑:“就这样吧,随意就好。”

  “不安分”的创业者

  和中关村许多功成名就的企业家一样,卢正刚的创业也是从一张白纸开始。毕业于南京建筑工程学院的他在1993年进入中国建筑北京设计研究院工作,如果按照一个人正常的发展轨迹,从科员到部门领导,在国有企业的大旗下走一条许多人走过的路。可是风起云涌的时代中,注定会出现一批不走寻常路的年轻人——卢正刚就是这其中一员。

  20世纪中期的中国正在经历一场信息化时代的洗礼,电脑开始进入家庭,许多有影响的大公司也差不多在那个时期创业,1995年中关村的企业数量趋于稳定,保持在4500家左右,每年达10%左右的死亡率,也有10%的新生率。

  那时候的电脑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图形处理。思想活络的卢正刚敏感地意识到时代扑面而来的新气息:建筑设计正面临一些重要变革,电脑可以处理一些图形渲染了。卢正刚对电脑图形制作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与几个同事利用电脑制作设计表现图,虽然当时的软件并不健全,但他们还是做出了带阴影和真实计算角度的模拟效果图,让业界大吃一惊。与传统的手画效果图相比,计算机绘图技术的好处是可以反复修改,出图更快。这个优点正好适应了20世纪初中国已经开始的大规模、高速度建设的需要。

  卢正刚认为将建筑图纸视觉化,让人可以直观地看到建筑效果,未来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是一个机会。寻求到市场需要的卢正刚决心辞职,步入到中关村的创业大军当中。那一年,定格在1995年。

  这家名叫“水晶石”的公司主要为房地产和设计公司制作三维建筑效果图。说是公司,其实更像是一家工作室,几个人几台电脑,揽活回来做,赚取报酬。

  举步维艰,卢正刚正经历着初创公司的艰难。在他印象中,刚刚注册公司递交报表和材料这件小事就办了一个月:“那时自己刚刚二十四五岁,没有做过公司,什么事情都不清楚。第一次去营业厅,排了一上午队,等叫到了,人家看了资料说不行,得拿回去改。等第二次去,还说不行,下行还要改。这样反复四五次,我着急了,问能不能一次说全?人家说不成,慢慢来。”那时候的卢正刚正经历化茧成碟的过程,回过头来,他说现在中关村科技园区就是不同,效率高,贴近企业,更像是南方某些城市。

  回到1995年。单单有技术还不行,公司要存活和发展,就必须有自己的经营理念和盈利模式。在许多设计公司大行其道的时候,卢正刚却独辟蹊径,将水晶石定义成一家服务公司,将建筑设计师的理念通过可视化的方式表达出来,用三维做出图像,这样就可以通过电脑直观看到建筑成型后的效果。

  将建筑定位在建筑的可视化上,这也是卢正刚以数字视觉为核心进入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开始。随着数字化虚拟现实的应用日益广泛,水晶石的业务也从早期提供建筑图像服务,到现在提供影视、动漫、网络信息、展览展示、商业演示、可视化教育等服务。而水晶石从人员规模和效益上都有几何级数的增长。

  “我是个喜欢做第一的人。如果继续做建筑设计,很难成为第一,因为和国外有很大差距。但数字图像不同,这是个新行业,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卢正刚说。

  谈及水晶石成功的秘诀,卢正刚归结为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外因是切入文化创意产业的机遇,内因是要转换身份、改变心态。“任何创业公司创办之初,往往老板同时也是能力最强的员工。开始要设立一个共同、远大的目标,大家一起努力。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老板要牺牲短期利益,凝聚力量,以人为本,为员工服务。这样才能快速稳步发展。否则,公司永远长不大。”

  数字视觉的魅力神话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水晶石在1999年做了一件令人耳目一新的事情,1999年,参与过国家大剧院设计方案竞标的专家们经历了令人难忘的一幕:某设计单位没有像其他单位那样只递交厚厚一叠的图纸和数据文件来做陈述,而是播放了一部长约5分钟的建筑动画影片,在这部宣传片里,直观、形象地展示出规划建筑的全貌,将国家大剧院的未来景象栩栩如生地在大家面前。此前,几乎很少看到有设计机构使用建筑动画投标,这一招起到了奇效,让水晶石在业界产生不小的震动。

  “这就是数字多媒体技术的魅力所在。它能跨越时间和空间,利用三维数字技术展示未来的景象。”

  这一年对水晶石而言,出现了另一个拐点,那就是配合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1998年11月,北京宣布申办奥运会。一向能嗅出机遇味道的卢正刚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决意助力申奥的卢正刚做出了一个“冒险”的决定:动用了当时公司三分之一的财力,成为申奥热心赞助商。

  “2000年中国还没有申奥成功,很多人劝我不要那么大胆的耗费精力和资金尝试,虽然是赌注,但是我有信心北京会成功,果然也成功了。”

  可实际上,那时候的“冒险”完全可以使水晶石陷入困境。如果申奥不成功,赞助投入将化为乌有,那时候的水晶石能否承受这样的打击尚未可知;其次是即便成功,水晶石也不知道能为奥运会做些什么,更不用说企业的回报了。

  可是卢正刚就是能从险境中找到机会的那个人。做别人不能做、不敢做、不去做的事情,回报无疑是双倍甚至是多倍的。正是因为这份真诚的付出,使得在申奥成功之后,水晶石又成为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数字图像设计服务供应商,之后成为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影像制作运营项目总承包商,并承担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体育展示与颁奖仪式视频内容制作。这是后话。

  2001年,水晶石配合相关部门,将北京准备申办2008年奥运会所需信息集中起来,制作了视觉模拟专题片《北京申办2008奥运会场馆宣传片》。宣传片通过三维演示的方式不仅把规划中的体育场馆设施完美地表现出来,更把中国人希望承办2008年奥运会的愿望和积极向上的面貌表达的淋漓尽致。整个影片气势恢宏、节奏明快、结构清晰,得到了奥申委和北京市相关领导的高度赞赏。此后,在悉尼,北京奥申委用全新的视觉手段,向国际奥委会展示了北京城市的未来远景,向北京申奥成功迈出了更近的一步。

  在2006年8月,水晶石被北京奥组委正式宣布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图像设计服务供应商。为什么会选择水晶石?除了申奥时与组委会结缘,更主要的原因就是水晶石和其它的国际化公司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富豪卢正刚:玩转数字视觉创意魔方

  奥运会的数字影像应用是全方位的,需求更是多样化的,其中的数量巨大,并且还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因为之前没有经验可以借鉴,用多少、怎么用都是不可知的。所以者必须有一家实力强、专业、响应速度快的企业成为赞助商。开幕式长达240余米的影像设计的呈像是世界科技领域前所未有的,可是我们有作品,北京世贸天阶200米长的影像、大连150米长的动漫长廊都是我们成功的案例,我们赢得毫无悬念,我想水晶石能够入选也是顺理成章的了。”

  在成为北京奥运会图像设计服务供应商之后,水晶石将为北京奥运会提供包括演示、视频资料、出版物、场馆地图、宣传片和网络宣传的制作等方面的专业设计支持服务,从申办到场馆建设、宣传、演示、开幕式等环节,都有水晶石的参与。此后,包括“鸟巢”、“水立方”、奥运村等一大批与奥运相关建筑,都被水晶石在电脑系统里预先模拟“建造”出来。同时,水晶石制作完成了长达60分钟贯穿开幕式始终10余场次的数字影像内容,包括开幕式145.5米地幕、492米鸟巢顶部环幕全部数字影像内容,以及现场转播屏幕上的部分数字影像内容。大规模综合运用数字影像技术,并创下了奥运历史上影像时间最长、屏幕尺寸最大、数据量最多、3D及数字特效运用最多这四项之最。

  “水晶石”成为历史上第一家奥运会图像设计供应商,借助北京奥运会带来的连续商业效应,创造出其行业内神奇的新发展轨迹和中国本土企业成长迅速的神话。

  进军伦敦布局国际化

  2009年3月,卢正刚再一次踏上伦敦的土地。

  伦敦一向是个商业都市,但也是个另类自由之都,是新生代的艺术乐园。作为创意之都,伦敦似乎每一刻都在化腐朽为神奇:古老的体育馆经过改造成为能自动开合天幕的体育场;废旧的火力发电厂摇身一变成为泰特现代美术馆;那摇摇晃晃风情万种的千禧桥,是从泰晤士河南岸走到泰特美术馆的必经之路,日渐成为游人慕名的新景点。年青艺术家一展身手,这里每年六月的艺术展,便是他们一展创意的时刻,包括皇家美术学院的家居、艺术、版画与时装的创作大本营。当然,伦敦这片创意乐土更包含了大量的街头文化工作者,例如默剧,音乐杂耍,令这个自由广场更见蔚蓝天。

  卢正刚却无心看风景,他是代表水晶石来伦敦签约的。3月24日,水晶石成为伦敦2012年奥运会及残奥会的第6家第三等级供应商(赞助商)——官方数字图象服务供应商(赞助商),也是第一家进入伦敦奥运会赞助商行列的中国公司。

  英国早在8年前就提出“创意英国”的概念,创意公司和组织遍地开花。水晶石能最终胜出显得难能可贵。“论创意我们不是全世界最好的,技术我们也不是,但我们是唯一一个融合创意、技术、制作,懂建筑、动画、特效,甚至硬件的全能选手。”卢正刚说,在打包伦敦奥运会所有的视觉数字化业务层面,他们没有真正的竞争对手。

  然而,这次卢正刚正在经历着另一个难熬的阶段,那就是英国伦敦媒体的质疑:这家中国公司究竟有怎样的实力?作为在创意产业领先的英国,有没有必要选择一家中国企业做数字影像这些事情?精明和保守的英国人盯着这家中国企业。在它们看来,水晶石在北京奥运会上的成功无疑是沾了东道主的光,如今走出国门去到英国抢生意,多少有些不自量力。

  面对质疑,伦敦奥组委发表声明,之所以选择水晶石,是看重其在技术上的领先水平,“并且世界是平的,我们欢迎任何具备实力的赞助商加入其中。”

  卢正刚却三缄其口。不在英国接受采访或是发表声明,他认为,作为首家服务伦敦奥运会的中国企业,水晶石为中国创造赢得世界关注。不过击败众多国际公司顺利签约伦敦奥运,只是水晶石立足国际舞台的第一战:如何利用伦敦奥运契机全面提升品牌价值;如何规划并推进企业快速成长期的发展战略;如何梳理日益膨胀的业务系统等等,诸多纷繁而急迫的问题将持续考验智立方与水晶石这对中国搭档的智慧和谋略。

  “在北京奥运会上,我们赢了好莱坞的公司,如今在伦敦,我们要做的就是不解释、不回应,用行动和作品讲话。我们赢了第一步,未来还有更大的压力,我们得有充分的准备。”卢正刚认为,人们真正佩服的是那些创作出奇迹的人,时间能证明一切。

  目前,水晶石已经成为国内数字图像服务市场里名副其实的老大,在全球拥有8家分支机构,员工2500多人。在发展国内市场的同时,水晶石也在加速国际化步伐,其业务量30%即来自海外。

  “我们的发展路线图很清晰,就是在未来五年内成为全球领先的数字影像企业,通过奥运会、世博会以及重大事件做好品牌美誉度,占领应用制高点,提升核心竞争力。我们发现奥运会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跟着奥运会走,也就是跟着我们的顶级客户走。”谈及未来路线图,卢正刚认为现在是被推着走向国际化,伦敦奥运会也恰是水晶石布局海外的重要一点。“一年之后,大家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伦敦水晶石!”

  近几年时间,水晶石的业务范围延伸至文化教育及宣传领域,如今,水晶石作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指定多媒体设计服务商”正在积极筹备。水晶石要从此走上国际化道路,在全球化的舞台上,在更为广阔的领域提供数字影像技术和服务。

  打造“水晶石模式”

  作为“奥运品质”的延续,水晶石利用三维成像的核心技术已进入建筑、文化、影视等行业,同时涵盖三维、二维、动态和静态等多方面的视觉技术领域,可以提供几十种最终产品和服务形式,满足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场合的客户需求。

  水晶石继续拓展三维技术应用的重要领域就是进军影视。从2002年起,水晶石公司就利用三维图像技术首次全面复原了北京老城、唐长安古城、苏州古城等历史遗迹,2004年,水晶石成为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指定三维图像开发公司。此后,水晶石公司进一步拓展三维数字技术在文化传播领域的应用,为中央电视台制作的《故宫》、《新丝绸之路》、《大国崛起》等大型历史纪录片提供影视特效服务。

  2008年,水晶石规模、人数、盈利能力在2000年基础上翻了10倍,年销售额近两亿元,不仅成为拥有2500多人的亚洲规模最大的视觉展示企业,在北京、上海、天津、大连、南京、深圳、杭州、香港、新加坡、迪拜、东京、伦敦设有分公司。

  如此多的员工如何管理?朝九晚五,甚至早晚刷卡?卢正刚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在他看来,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强调的是技术和创意,应该为员工提供愉悦的工作氛围,让他们自己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所以走进水晶石你会发现,在这里没有规定坐班时间,没有传统企业诸多的条条框框。有的是创意和工作效率。“这是我们公司管理独特的地方。大多数人认为作技术、创意、艺术这三种员工最难管理,在我们公司恰恰都齐全了,而且在公司他们还是核心人才。但是我不感觉管理有多难,要留住人才,就必须向他们证明,留在一个团队里比自己单干更能体现价值。”

  为了保证人才优势,水晶石于2003年成立了数字教育学院,专门培养此类人才,为自己“供血”。水晶石在率先走向规模化后,就跟其他的工作室有了明显差别,既可以同时承揽多个项目,也能承接大项目,而其人力资源可以得到正向循环。而在引进风投以后,该公司更是快速引进了很多像包括美国梦工厂和索尼这些企业的员工。卢正刚说,未来,公司的长处依然是“在创意上以及对创意人才的管理”。

  2007年,水晶石迎来了第一笔融资,水晶石与联想投资共同成立水晶石影视动画科技有限公司,新公司主要是利用水晶石的三维技术从事动画影视制作,此前不久在各电视台播出的《福娃奥运漫游记》正是水晶石的三维动画作品。

  那么水晶石有没有兴趣做中国版的《功夫熊猫》?卢正刚给出了肯定的回答:“相对于现在的工作,我们的员工可能更喜欢去制作《功夫熊猫》!”话音刚落,话锋便一转:“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

  一部《功夫熊猫》点中中国动漫产业死穴,缺少原创和商业链条。卢正刚认为,在文化创意产业发达的国家,目前基本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产业模式,比如说美国在电影方面拥有一流的制作团队,韩国、日本的动漫游戏产业发达,欧洲文学创作以及电视选秀的成功都形成了自己的产业模式。而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却是在边走边看边总结的路上稳步前行。

  “我们不做《功夫熊猫》不代表我们没有追求,实际上,如果花尽心力做一部好动画电影,博得一片好评,然后就死掉了,我认为这不是成熟的商业模式。企业是长跑,你喜欢的和你马上做的未必一致,需要培育成熟的市场和原创团队,如果完全靠引进外援制作,我想对国产动画来讲意义不大。在美国是大投入、大产出,日本是全方位的,电影、书籍和衍生品一应俱全。而在缺少成熟配套商业氛围和原创资源的中国,目前还不适合做《功夫熊猫》这样的作品。等水晶石这批20几岁的小伙子成长到30岁,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和技术,资本市场也成熟之后,可以走出第一步。我们可以先从小处着手,从5分钟、10分钟做起。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控制兴趣和欲望,稳步快速发展,这就是‘水晶石模式’。”

  “我们正在爬坡,距离坡顶大概还有五分之一的路程,然后将是一个新的高度。”面对鲜花和掌声,卢正刚心态淡然。随意的他关更多注的是搭建一个大舞台,让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在文化创意产业这片天空中自由畅想,创造价值。

  注目看水晶石公司的Logo,你会发现,那是一个标注了比快进键多一个箭头的水晶片,它所蕴涵的潜台词就是“前进,前进,再前进!”这是卢正刚在1995年创建水晶石公司的时候便定下的基调:不停走下去,将中国数字视觉创意推向世界!

  卢正刚自然且从容。书写“中国故事”的水晶石正在路上,玩转数字视觉艺术的创意魔方。

  链接:

  卢正刚,水晶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中国创意产业杰出代表人物。1995年卢正刚就有了给冷冰冰的钢筋水泥以灵性的想法,十几年后,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卢正刚的水晶石成为亚洲数字视觉展示领域规模最大的企业。卢正刚充分把握中国申办奥运会的机遇,用数字技术向世人展示了一场异彩纷呈的奥运盛事。“鸟巢”、“水立方”等奥运建筑的数字影像已经成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这个30多岁的北京小伙子,凭借北京奥运会期间出色的表现,使他和他的水晶石跻身国际一线三维图像开发公司行列。2009年3月24日,伦敦2012年奥运会和残奥会组织委员会宣布,水晶石公司成为其官方数字图像服务供应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86522.html

更多阅读

林正刚:企业管理运营框架——500强之道

昨天清华大学EMBA荣评课请来的是《正能量:职业经理人的养成》一书的作者、前思科中国区总裁林正刚先生。荣评课班主任贾丹晨老师通知说:林先生希望参加荣评课的同学能提前看看他出的那本书。我没有这本书,便在网上搜索了一些有关林正刚

评《玩转PPT图形创意设计》 玩转绘本创意读写

评《玩转PPT图形创意设计》  在我非常仔细地看了并且操作了一个星期以后,我还是不明白封面那个像逗号一样的图形怎么做出来的,对此我表示有些遗憾。  最开始粗粗翻阅的时候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这本书并不像秋叶老师说的那样有如神器

新华社《中国名牌》访刘东明:玩转微博营销

    一家螺蛳粉小店,一个被称为“小马哥”的小伙儿,一个微博账号,这些加在一起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呢?答案就是,人家火了。去年7月,出版过8本小说,获得过“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跟韩寒、郭敬明同属“萌芽系”的马中才在北京的蓟门桥

多元化富豪郑永刚:投资好像也没那么难

郑永刚以服装起家,但他总说自己不是服装科班出身。或许正因如此,杉杉企业长大再长大的过程中,郑永刚尝试了N种多元化的可能,包括新能源新材料、科技谷产业园、国际贸易、奥特莱斯……近两年来,郑永刚开始逐隐江湖。但作为杉杉企业的实

声明:《富豪卢正刚:玩转数字视觉创意魔方》为网友剋制佔絠慾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