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研究80后
李想、茅侃侃、戴志康、高燃。这不仅仅是四个男生的名字,还至少附带着以下潜台词:“80后”、“创业精英”、“IT四少”、“财富新贵”。2006年首先报道他们四人的财经类杂志,在2008年10月的报道中,下了这样的结论:“戴志康、李想、茅侃侃、高燃,四大80后互联网新锐‘集体消失’了。”
事实上,抛头露面少了,但工作和生活仍在继续。他们现在依然年轻,2008年的金融海啸,是不是他们经历的第一个大考验?他们是疲于应对,还是依然自信满满?
寻访曾经的“四剑客”,将近3年的成长,他们获得了什么?
“我们都不怕危机”
茅侃侃:危机有,但是我另找挣钱的渠道
(茅侃侃,1983年生,北京人。初中文凭,2004年正式创业。自创MaJoy项目——魔幻和欢乐的缩拼。他没投入一分钱,仅仅凭创意和理念,得到国企投资,取得年收入15亿元人民币的大项目将近20%的股份。)
茅侃侃的办公室离他从小居住的部队大院儿很近。这天是平安夜,采访临近尾声时,茅侃侃接到女友催他回家吃饭的电话。“还有十分钟就完事,一会儿我回去做饭,先把菜洗了吧!”刚才还大大咧咧的茅侃侃,跟女友讲话瞬间变得轻声细语。
平安夜在家自己做饭吃,在去年看来有点不可想象。
“去年离平安夜还有一个多月,我就得去找熟悉的夜店老板抢圣诞节的位子,要不就很可能订不到。可今年,前几天他还打电话来问我订不订位。”茅侃侃说。
这个“信号”让茅侃侃真的觉得,传说中的金融危机到了自己身边了。之前在网上看到雷曼兄弟倒闭的新闻,他觉得中国的反应总是慢半拍。
在“四剑客”里,茅侃侃是最会玩的。但最近去夜店的频率明显降低了许多。“倒不是没钱去玩,而是不愿意去冷清的地方玩。毕竟金融危机了嘛!”
茅侃侃的主业就是让人花钱来玩。他的身份是MaJoy(时代美兆)总裁,这个公司做的事,是把网络游戏的情节融入到实景里面,由人来扮演不同的角色,网游里吸引人的道具和变化的场景也都能由电脑提供。
金融危机确实让他公司的运营受到了一些影响。
“昨天销售跟我说,有些单子现在根本没法做,比如飞利浦这样的公司,也还算不错了的外企,组织来玩,年底了,800人,分批次来,给的预算是一个人40元钱,才不到5万的预算。你说,这随便打个车都不止40元钱啊!没办法。”
但是,让他闹不明白的是,明明金融危机了,全国各地要求加盟的单子反倒比危机之前更多了。
“我还开始做教育了。越危机,教育反而越好。”对于这块新业务,茅侃侃聊得并不多。他更放心让合作伙伴去做。“他是个很棒的推销员,我不行,所以我也不怎么掺和。”
最近茅侃侃热衷于在开心网上给自己买房子,买家具。“争车位”他已经玩腻了,上去只管给别人贴条,为了尽快挣钱投到“房子”里。“说不定哪一天我又腻了‘房子’了。我就是想把所有组件都玩一遍,这样我才知道人家为什么会做得成功。”
至于有没有可能从开心网里面学到点挣钱的新招儿,茅侃侃说,目前还没有。
戴志康:不裁员反招人
(戴志康,1981年生,黑龙江人。大学时开发出自动生成社区的软件Discuz!,该软件迅速成为中国社区软件老大。目前身份是康盛世纪CEO。)
随处可见的涂鸦墙上画着厚嘴唇小人、红色调的休闲区摆着《书城》等杂志、桌上足球台随时等待着开始一场战斗……戴志康的公司看上去比茅侃侃的公司至少年轻十岁,可戴志康看上去比茅侃侃要成熟不少。
这家戴志康2001年成立的公司现在有200多名员工,在他的同行们都忙着裁员降薪的时候,戴志康不但没有降薪,反而还在招人。
戴志康在四人中绝对是技术最牛的。他大学时做出来的软件Discuz!到现在依然是他的核心业务,很多论坛上都能看到Discuz!的标志,这意味着网友和站长正使用着戴志康开发的免费软件。只不过,他已经不靠卖软件赚钱,而是像一些“大公司”那样,靠卖服务赚钱了。
圣诞节当天,戴志康西装革履,把自己陷在松软的沙发里,面对《青年周末》记者数着自己公司的发展:“2006年的时候销售收入是四五百万,现在是两三千万,从人数上,2006年的时候我们是30多个人,现在是200多个人。2006年的时候,我们融资是100多万,后来又融资是上千万美金,我们产品的覆盖率从2006年是40%上升到现在的70%。还有我们的产品安装量从2006年大概是25万,成长到现在的80万。”
戴志康引以为傲的是自己在2008年6月处理掉了两项子业务。这是他嗅到“金融危机”气味之后只花一个星期时间就做出的决定。“上半年我看了阿里巴巴公司的财务报表,去过美国的朋友告诉我那边房子非常便宜,这一切都非常不正常。中国什么都慢半拍,幸好我的直觉一直都很准。”
在媒体遗忘他们的两年多里,戴志康的公司发展非常稳健。
高燃:不能说金融危机来了,就什么都不干了
(高燃,1981年生,湖南人。清华大学毕业的他是“四剑客”中学业成就最高的。曾创立视频网站MySee,任总裁,2006年离开,现任海川传媒总裁。)
和高燃的采访约在北京昆仑饭店。下午1点钟,高燃准时出现,和约好的时间一分不差。这一下午,除了记者之外,他还要见另外几个朋友。虽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身边的朋友都说聚会少了,但高燃受到的影响不大,“如果想参加聚会的话,每天都有好多场”。
高燃第一次听说“金融危机”,是在2007年12月份的中国企业家领袖年会上,“马云说要过冬了,柳传志说要过冬了……”,那时的高燃只知道房利美和房地美有一点问题,但“并没有特别多的感觉,毕竟从我记得事情以来,就没有经历过金融危机。”怀着对08奥运的期待,各个方面都欣欣向荣,他觉得对他而言过冬还有点早。
后知后觉的他直到第二年才开始对这场金融危机有所感觉,“最直观的感觉就是股票越来越跌,不揭底。然后房价也开始往下降,尽管后来经历了雪灾、地震,但也没想到这次金融危机的影响会这么大,直到奥运会之后,金融危机的影响才很快地显现出来。”
为了节省开支,高燃的几家公司也从一些高档的写字楼搬到租金稍便宜一些的地方。而且“以前公司的聚会一般都选择去外地的一个比较好的酒店,现在就在北京搞了。”
不过,金融危机对他的影响也仅限于此,在各大企业纷纷裁员的时候,高燃的公司不仅没有裁员,反而因为公司发展的需要新招了一些人——高燃在2008年又创建了一家公司,而且和朋友投资了两家公司。“不是说金融危机来了,大家就什么都不干了。有一些行业只要选择好,也还是可以高速发展的。”
如今,身为海川传媒总裁的高燃,投资同时涉足制造、股票、IT等六七个领域。“最重要的是你身边有没有这方面的朋友,我如果不懂的话别人懂就可以了。”
曾经夸下海口要再建立一个“华谊兄弟”的高燃,现在只是淡淡地说,自己的“中国娱乐网”是娱乐网站里最大的,再多关于“规模”的形容词,就不愿多说了。
李想:嘘!等我做完
(李想,1981年生,河北石家庄人,高中文凭,1999年开始在互联网领域创业。目前是北京泡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他是“四剑客”中名气最大的,也是企业做得最大的。)
李想又把自己和媒体隔离开了。
“抱歉,我现在真不能接受采访,年后我的公司会有比较大的变动,在那之前我什么都不能说。”李想很有礼貌地拒绝了记者的采访,合作双方有约在先,都不许对媒体说话。
李想目前的身份是北京泡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CEO),目前公司旗下拥有“泡泡网”和“汽车之家”两家网站。但在电话里,李想对记者说,可能过几天我连CEO都不是了。
今年夏天,李想也经历了一阵“禁言期”。“禁言”之后的结果是,李想的公司被澳洲电讯收购了55%的股权。他对这次收购很满意,因为他把股权层面的问题抛给了更有经验的澳洲电讯,他腾出了更多精力来做自己专长和喜欢的东西——做更好的网站。
这次“禁言”,李想又会折腾出什么动静?
他的好朋友,同是“四剑客”之一的茅侃侃特别佩服李想。“他是个帅才,战略眼光非常好。一件事的利弊风险衡量得很清楚。他希望公司的股权结构更好,才去融资。”
李想的博客静止在2008年11月7日,他当天留言说:11月、12月两个月实在太忙,停止更新。2009年1月1日开始恢复更新,实在抱歉。
“1月1日真的会更新博客吗?”记者问。
“哪有准啊!很可能不会。”李想说。
成名的代价,早在危机之前
“成为别人意淫猜想的对象”
2006年3月,戴志康成为那期《中国企业家》杂志的封面人物,同时出现在当期杂志头条中的还有另外三个年轻的伙伴。“当盖茨50岁、杨致远40岁、陈天桥30岁,这些‘80后’极客(Geek,意指具有极强技术能力的人——编者注)已准备跳上商业舞台。”杂志封面上的这段话解释了为何要关注他们。
2006年5月14日,央视的《对话》栏目把他们四人请上演播室。5月15日,《经济半小时》采访了茅侃侃和李想。
太过年轻的年龄和太快取得的财富,让他们成为人们眼中的传奇。对传统教育道路的背离,又让他们受到最严苛的审视。
高燃在四人中最先尝到这种滋味。
“2006年的10月19日,我会永远记得这一天。”高燃向记者讲述了他最为难忘的一次演讲。那天在中国传媒大学,是高燃全国高校巡回演讲的最后一场。高燃接到电话,让他回杭州参加临时召开的董事会,高燃没有回去,他已经知道了董事会将正式决定让他离开MySee。
“就在董事会开会决定让我离开MySee的时候,我正在讲台上讲得兴高采烈。这个画面想一想挺有意思的。”两年多以后,高燃回忆起当时,面带笑容。
2005年2月,高燃和当年的清华同学邓迪合并了公司,创立MySee.com。“是MySee给了我这么大的名气,我当时的心情你可想而知,可以说是倍受煎熬”。但是在接下来的演讲过程中,高燃却可以不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完全沉浸在鲜花和掌声中。有一个漂亮的女孩子问他:“高燃,你会找一个明星做女朋友吗?”他很快回答:“你会成为一个明星吗?”“我会。”“那我也会。”
高燃的离开在IT圈和创业圈里引发了轩然大波。当时MySee给出的官方说法是:公司人事变动以及产品队伍重组是为适应市场需求,原总裁高燃以身体健康为由,将于11月1日离任。
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各样的猜测。有说高燃烧钱太快让投资人不满的,有说是视频业务在中国水土不服的,也有人把原因归结为商业理念的冲突。
高燃在2006年选择沉默,2007年他对媒体说,离开是因为自己对视频失去了兴趣。在还有几天就进入2009年的时候,他告诉《青年周末》记者,是因为理念的冲突。但他并没有往下细说。
高燃说,现在的自己不再像以前那样“所有问题都诚实地回答”,而会选择性地回答,比如涉及公司商业秘密的,还有个人的隐私,以前傻乎乎地说自己的女朋友,现在不会说了,不只是我自己觉得不太好,很多人也认为那样不好。
被冠以“混世魔娃”的茅侃侃也深有感触:“我们说话会更谨慎了。随着过程,会慢慢意识到,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见你好的时候都好,一旦有了一些变动,有了一些可被大家意淫猜想的事,就很容易一边倒。比如高燃从原来的公司退出,还有大家在意淫李想会把公司的一部分股份卖给谁……诸如此类。恨不得包括你要找个什么样的女朋友还有人管,我去不去夜店,喝不喝酒关你什么事啊!”
只顾自己,责任感缺失?
四川汶川发生地震,这场人间灾难造成了数万同胞离开了我们,这场灾难也让无数的家庭忍受着让人难以想象的痛苦。而三位80后的形象人物,近期的所作所为确实让人有点失望。
高燃:人间蒸发!一直都没有消息!更别说去献爱心了,十分鄙视……
李想:捐款1000大钞,这与其天价的家资相比简直就是九牛一毛,对其无语……
戴志康:到灾区转了一圈,与王雷雷低调震灾相比真是天壤之别,令人失望…… ——Donews论坛网友
李想们的成名让大家开始在正视,“80后”在加快速度攻城略地的同时,并不太顾及他人。“缺乏责任感”被冠以“80后通病”,被很多人认同。
2008年的大地震,他们究竟做了什么?是否真的缺乏责任感,让人失望?
戴志康是四人中唯一一个去了灾区的。5月14日晚上,还在北京的戴志康看到电视里播出了成都当地的出租车司机无偿地到处拉伤员,脑子里就萌生了拿上铁锹去救人的想法。很快,他接到奇虎总裁,也是公司投资人周鸿祎的电话,问他去不去救灾。那几天,正是Discuz!软件要推出新版本的关键时候。戴志康还是带上公司的一位副总,5月15日登上了飞往成都的飞机。
一直认为自己很理性的戴志康这会儿一点也不理性了。他并没有带上多少物资。“人都死了怎么理性?当时我们真是想去救两个人出来,因为从自私一点的角度,就是当你老了的时候,你想想这辈子我救出过两人来,那两人还都活过来了,你会觉得挺值得怀念的一件事情。”
到成都的第一天,戴志康还拿着相机拍照。“你知道吗?我去的头一天感觉上有点像灾难旅行者,一会儿看那边来了那么大一军车,一会儿看到那么大一片废墟……但是第二天,基本上所有人都不带相机了,那时候明白了,你不是来猎奇的。”
戴志康最原始的英雄主义情结到最后也没有实现。他没有救出一个活人,只是帮忙挖掘尸体。让他说说印象最深刻的画面,他想了想,说的也不是尸体遍地的场景。“我们在一个房子的废墟里看到一个小孩的高考准考证,就是今年的准考证。那一片房子都没了,弄不好小孩在里面已经死掉了。还有散落在大马路上的一些影集、锅碗瓢盆……特别私人的生活,一下子没了。”
戴志康他们住在楼房里,这在很多当地人看来简直不要命了。“我们没顾上带帐篷去。总不能跟灾民一起挤帐篷吧?就算没救出人,也不能给人家添乱。怕?害怕就别去现场了。”戴志康说。
在灾区待了5天之后,戴志康回到北京。接下来的一个星期,他根本就不想出门上班。“往大了说,人生观价值观受到太大震撼了。回来以后就觉得,我们在城市里待着,经常抱怨一些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了。我要是现在让所有员工到楼下扫大街去,保准一堆牢骚。但是在当时,不论是当兵的还是志愿者,只要力所能及干点事,什么抱怨都没有。”
当记者跟他提起有人说他们四个人在地震中的表现不好时,戴志康并不以为然。“是,李想就捐了1000元,但他那时候口袋里真的没钱。有钱是公司的钱,他能随便动吗?救灾不是比阔,写这个博客的人肯定没去过现场,去过现场就不这么说了。”
媒体塑造了我们误导了年轻人
刚刚过去的年底,有人开始盘点“80后CEO”,李想、茅侃侃、戴志康、高燃都以超过一亿的身家上榜。
但是当谈到“亿万身家”这样的词,这些年轻人都摇摇头避开了。他们对身家并没有明确的概念,“那些是公司的钱,不是我的。”茅侃侃说。但是,很多年轻人只记得诸如“2小时融资3亿”的传奇,然后,希望这样的传奇在自己身上上演。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考虑自己创业。“四剑客”无一例外的被很多人当做寻求第一笔投资的最佳人选。
“你看我们公司像国企吗?”
“像。”
“对喽!给不了你钱!不归我管这事儿。”
茅侃侃指了指办公桌上摆着的火箭模型,一来一往地给记者演示了一番他通常怎么“打发”来要投资的“创业者”。
戴志康则给找上门来的人下了个定义:“他们其实是抱着一个追星的态度来找我的。一个会追星的人,首先你不是一个理性的人,在很多商业决策上会有问题的。”
高燃则告诉记者,“这样的人每周都会有几个,他们往往都很坚韧,70%的人会把我们四个全找一遍。”
在茅侃侃看来,媒体对他们“四剑客”的塑造,很大地误导了年轻人。“大家好像都看到我们凭借什么创意,什么智力,什么点子就弄来了那么多投资,但没有人知道,李想自己的公司,盈利能力一直就很不错,他融资是为了扩大规模,为了股权结构更好,为了有机会能上市;戴志康现在不赚钱,但融资之前是赚钱的,是因为投资方有要求,要用免费的东西去扩大市场份额;高燃是因为当时大家都热衷于炒作视频这个概念;我自己,且不说根本没有‘2小时融资3亿’这一回事,而且没有人知道之前我自己投了100万进去。”
“媒体更喜欢宣传一些偶然性的案例。其实创业也是就业,只是职位不一样,但是现在大家都把创业当成逃避就业的途径。很多人连老板都伺候不明白呢就创业,想着人家来伺候自己,这哪儿行啊!”茅侃侃说。
不管怎样,还是有很多人企图复制他们的成名之路。就在2009年刚刚到来的时候,过去的一年里被炒得发红的“21岁美女总裁”董思阳被媒体爆出许多信息造假。
“我们是不可复制的,但我们也不是假的。吹出来的泡泡总会破掉。”戴志康说。
说不清是因为媒体老把四人放在一起说事儿,还是互相有了惺惺相惜的感觉,李想、茅侃侃、戴志康、高燃自打2006年开始就成了好哥们儿。
茅侃侃在博客里经常会写到“老李”、“老高”、“老戴”,会贴一些大家一起为杂志拍的照片。2008年4月30日的博客里,茅侃侃贴了一张四人的合影。这是2006年5月15日,他们做客央视《对话》节目时拍的。穿着统一的服装,手插兜摆着酷。“虽然我们记不住到底哪天大家认识的了,但是这一天四个人估计都忘不了。”
最近一次见面是一个月前,但这次茅侃侃缺席了,他正在昆明出差。“哥儿几个见面就是喝酒、扯淡,不谈工作。”茅侃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