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通常认为中国人不消费,我们认为这一认识不正确。确实,我国居民消费占GDP比重持续下降目前仅有35%,远低于国际50%——70%的一般水平。但中国消费增长的绝对速度并不慢,甚至远超任何其它世界前十位消费大国的同期表现。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五大的消费国,按我们估计,中国可能在两年内超过英国和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居民消费国;而在五年内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居民消费国,仅次于头号消费大国美国。
中国消费马车正加速
短期推动因素包括收入增长和房地产交易创新高,收入分配进入拐点以及房地产销售大幅上升利好消费:2009年以来,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居民实际收入增长速度均赶超GDP实际增速,并带动同期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实际增长也大大超过GDP增长率。
中长期推动因素包括城市消费升级、农村消费观念城市化、人口结构因素。同时,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政府公共教育和医疗支出的增加、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新农村建设的实施和推进、中西部消费潜力的释放以及其它推动消费的政策和结构性改革,将对居民消费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城市消费步入更新换代期:国际比较来看,经过PPP调整后中国2008年城市人均GDP大致相当于美国的1977年、日本1981年、韩国1994年的经济发展水平。以上各国同时期的居民消费状况和未来的消费趋势预示中国未来城市消费将步入升级换代的黄金时代。
前瞻地看,中国城市居民消费的重心正逐渐转向以汽车为代表的中高档消费品,“可选品”及“奢侈品”的消费增长将快于“必需品”。
农村消费追赶城市:目前农村人均年收入达到6000元,步入10年前城市众多耐用品消费开始爆发性增长的收入水平阶段。参考城市家庭的消费轨迹,未来数年农村的家用电脑、空调、照相机等消费需求有极大空间,而且提升速度可能比城市当初更快,因为现在农村的基础设施(比如因特网、公路)甚至好于10年前的城市;金融危机后农民工返乡,从过去离乡背井时的集体生活转变为衣锦还乡后的独立生活,对于耐用消费品压抑多年的需求爆发,刺激了短期消费;而受益于近几年制造业企业从沿海迁移到内地的趋势,半数返乡农民工在家乡重新就业,对当地消费产生长期推动;此外,政府近期开始逐步建立农村社保体系、提高农产品价格、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这些均有利于提高消费倾向。
人口结构对消费起到重要推动:“婴儿潮”一代人的下一代,即所谓的“80后”,正陆续进入20~30岁阶段,使得2005~2015年中国处于结婚高峰的“黄金十年”,这一人口特征推高这一阶段的房地产需求、婚庆消费;在旅游、餐饮、服装、文化娱乐以及汽车等项目上的消费倾向明显高于前辈,收入跨代转移也加快了这一年轻群体的消费“由俭入奢”:过去节俭的消费模式,正在被人口结构的变迁所改变。
汽车消费加速普及:国际经验显示,一旦收入达到某个临界点,汽车需求便会呈爆发性增长。中国目前正处于这个阶段。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汽车消费轨迹,曾出现两次明显的上行拐点——2001年,东部地区人均GDP达到了一辆轿车价格的1/6水平,自此之后私家车进入明显加速增长期。到2005年,东部地区人均GDP已达到一辆轿车价格的1/4,从该年开始更进入了一个爆发性增长期。这一经验对于我们判断中西部地区的汽车消费起飞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而到2011年,我们预计中西部人均GDP将达到轿车价格1/4,进一步刺激汽车消费爆发性释放。
中国经济走势“W”型
展望下半年和明年经济走势,我们认为2008——2010年环比增速会出现“W=V+V”型趋势:两个V型分别出现在去年底和今年底/明年初。我们预计2009年GDP实际增速为8.4%,明年上升至9.5%。
经济增长的两大引擎:房地产投资和出口将为第四季度及明年经济增长提供坚强后盾;同时人口结构推升消费成为新亮点。我们判断,尽管2010年经济增速不会大幅冲高,但有望改变2009上半年单纯倚赖基建投资拉动的状态,结构更为合理和均衡——结构性调整逐步推进:投资的贡献下降(且结构上政府投资比例下降,私人部门、尤其是房地产投资好转);出口明显好转;消费稳步上升,促内需更注重拉动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
明年将延续宽财政政策
我们判断,美国经济明年下半年增速将再度放慢,中国出口的改善因此是昙花一现,届时可能重新被外部经济所拖累。政府应当备足财政“弹药”,延续宽财政政策,更多的财政投资可以等到明年,特别是下半年下发;而目前企业存款的高增长和贷存比下降带来的“余钱”届时也将为企业投资资金来源提供缓冲。
明年货币扩张将是“两条腿”走路,尽管贷款可能降至7.5——8万亿,但外汇占款增长会高于今年,推动M2增速依然达到20%左右,处于较高水平,总体流动性依然充裕。
我们预计明年CPI达到3%,但政府的应对将是组合拳,重拳不在货币政策,而在行政措施。譬如发改委控制新投资项目的审批速度;在一些领域实施物价管制、补贴种粮、养猪以推动供给(毕竟中国财政状况相对良好),以及暂停公用事业的价格改革。目前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今年年底之前保持不变,明年1季度之后转向稳健,优先使用发行央票、定向票据等工具,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则会迟缓,而上调基准利率最早也要到明年下半年。
中国缘何难加息?外因来看,由于汇率刚性,中国货币政策缺乏独立性,在美国加息之前,中国独自加息只会引来更多热钱流入,而我们预计美国加息至少要到明年下半年;内因来看,国内信贷增速具有较强惯性,今年以来的“宽信贷”主要倾斜向政府项目、大型基建项目,例如上半年新增中长期贷款主要投向基础建设行业(占比51.6%)和房地产业(占比11.3%),这些项目投入大、期限长、惯性强,这意味着央行明年可能会被迫继续执行“名紧实松”的货币政策,以避免大量烂尾工程和银行坏账的出现。
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强,我们预计明年1季度末,出口同比明显增长,而通胀显著上升之际,人民币对美元开始升值,到明年底小幅升值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