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兴东:日后不会再做任何公司的CEO



编 者 按:在IT业发轫时期即处于“旗手”位置的方兴东,却无法把承载自己理想的平台做大,他的转身,值得玩味。

 方兴东:日后不会再做任何公司的CEO

  方兴东不断地向记者暗示,他一直往来于京杭之间,以后的重心将移到杭州,但之后将不担任任何公司的“舵手”。

  在记者面前,他不断地承认自己缺乏领导者的才干,却依旧表示了对未来的美好向往。他强调起于2006年对浙江的考察和即将开始的“转移重心”——在他看来,这显然具有未雨绸缪之意。

  “我一年之中基本上都在那边,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一直在筹划。很快就有结果了。”他似乎随时准备升华。

  然而,方兴东转身的背影,却颇值得玩味。

  博客中国日渐穷途?

  方兴东依旧喜欢谈行业大势,虽然观点已不新鲜,观者寥寥,然而,他痴情不改。

  方兴东并不承认自己是“教父”。在他眼中,方舟子才是中国博客的鼻祖。2004年中,在博士论文答辩前一天,他给方舟子发电邮:“说不定可以一起做点儿事情,如何?”

  他给自己的称号是“旗手”。

  这的确名副其实。方兴东的“旗手”生涯从批判微软开始。1997年,他在《软件》杂志发表了第一篇批判微软的文章,那是关于Wintel联盟的——据说他是第一个发出这种声音的中国人。受到各方关注后,方兴东频出猛语。

  作为IT评论者的方兴东,他的黄金时段出现在1999年。彼时,比尔?盖茨到中国推销“维纳斯计划”,而方兴东却在《南方周末》上发表了《“维纳斯计划”福兮祸兮?》,并在5月出版了《挑战微软霸权》一书。一时间,舆论大哗,从平面媒体到电视媒体都加入到这场讨论中来。方兴东借势于1999年9月休学,成立了“互联网实验室”,拿自己的稿费作为支付员工的工资。

  在方兴东眼中,2001年是中国IT业的里程碑。这一年,北京市政府通报了软件招标结果:6家国内软件厂商中标,微软出局。这或许是方兴东迄今为止最得意的时刻——他的立言收到了政府的积极回应。

  从2002年起,方兴东将批判的矛头转向了中关村。在他看来,中关村正在日益丧失高科技创业文化的氛围。以《中关村之死》(刊印本名称为《中关村失落》)为投枪,方兴东又一次在IT界激起了波澜。

  “我们当时几乎人手一本。”中关村管委会一位负责人对记者说。

  在方氏不断地高歌猛进中,反对声音也随之袭来。比如,某网站科技频道,推出了“挑战方兴东霸权”的专题。方则借势在2002年创办了博客中国,并获得当时Web2.0领域最大的一笔投资,扬言上市。

  然而,这一切都已经远去。在IT江湖的鸢飞鱼跃中,他越来越边缘化了,博客中国也日渐穷途。个中原因,自然是在各路英雄频出的几年中,他的事业却一直平淡无奇,甚至偶有危机传出。与之相应的,媒体关注新贵越来越多,邀其发言越来越少。

  与几年前无异,记者面前的方兴东依旧喜欢谈行业大势,虽然观点已不新鲜,观者寥寥,然而,他痴情不改。方兴东说,他正在写一本“网络文化的教材”。

  两波互联网后认识自己

  “怎么把一个企业由小做大是我不擅长的。”方兴东坦言,日后不会再做任何公司的CEO。

  方兴东在IT界交游甚广,实际上,现在业已成名的IT江湖大佬们,当年许多都曾在方兴东处取过经。曾经的取经者陈天桥后来对他的评价是:太书生,不够狠。方兴东是最早对盛大的前景做出准确预测的人。当盛大市值超过新浪的那天,陈天桥在MSN上对方兴东说:你这个做IT评论的还有点儿道理。

  或许,从方对昔日良师益友、如今同病相怜的人的评价中,人们能再窥视其性格之一斑。在他眼中,如今身陷囹圄的刘韧是最勤奋的媒体人,并且对人物的把握是最准确的。

  “那时候大家都比较纯粹,那时候业界也没有太多钱。后来钱也多了,机会也多了。每个人心态变化应该也是自然的吧,”他说,“如果他还是用心写作,我觉得目前为止还没有谁跟他竞争。”

  而谈及曾经做过两年CEO(互联网实验室)的谢文,方兴东说:“老谢的结局是我可以预料的,因为我们太熟了。谢文的穿透力我觉得是业界第一号的。但他骨子里面和我类似,是个批判家,不是一个真正的企业家。”

  尽管方兴东处于四十不惑的关口,然而,记者眼前的方兴东,依旧是不变的中分发型和标志性的大眼镜,神似张雨生的学生面相,透露出一股明显的理想主义气息。并不连贯的言语中,虽然没有任何冠冕的废话,但也没有什么直击本质的智慧话语。他没有企业家的气度和见微知著的洞察力,有的只是依旧的小众情趣。

  在一首诗中,方兴东写道:“只要等一等/好人就来了/带着粮食和正义/但我不/我开始喜欢上恶劣的天气和恶劣的人。”

  “互联网两波渡过以后,自己的优点、缺点就全清楚了。”方兴东对记者说。在他看来,“农民+学生+诗人”三位一体是的优点,农民性格使他勤奋执着;直至2006年才结束的学生身份使他有平和的心态——不至于像刘韧那样急于求成;诗人身份则使自己保持理想主义。

  显然,这些特质都不足以使其成为一家公司的优秀领导者,过于简单的理想主义使其在商业面前灰头土脸。从制订公司战略,到管理员工,方兴东都没有及格。甚至,在网上,某一位曾和他一起创业的前同事,专门开辟一个骂方兴东的博客,冷嘲热讽其在理想主义和实用主义之间颠簸的窘态。

  “怎么把一个企业由小做大是我不擅长的。”方兴东对记者坦白,日后不会再做任何公司的CEO(非完全商业化的互联网实验室除外),而“让适合的人来做这个事情”。

  说到眼下的残局,方兴东表示,博客网如果一直遵循简单,很多弯路就不会走。“当时我们冲在最前面,各种诱惑都在前面。认为自己资源很多,心态高。反把自己核心价值丢失了。现在则要专注。”博客中国总编曹秩宁向记者表示,博客中国日后将建成天涯社区那样的高端写作社区,而博客网则继续走大众路线,继续沿着Web2.0的路线前行。

  谈及未来,方兴东说,硅谷肯定要走下坡路,高科技肯定要往中国转。

  向哪转?他瞧好家乡浙江。

  “我希望10年之后,杭州更像中国硅谷的时候,我能扮演一个不可替代的角色,这是快乐的事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87396.html

更多阅读

方兴东:网络服装PPG并未具备上市条件

网络服装直销公司PPG公关负责人田小姐向记者证实,PPG近日获得美国一百货公司高达1亿美元的风险投资,这笔资金将帮助PPG发动新一轮的低价攻势,同时PPG不再急于上市。这已经是PPG的第四轮融资,PPG前三轮获得的风险投资累计超过8000万美元

方兴东:一无所有心态平和

 除了“博客教父”的称谓外,方兴东还是互联网实验室和义乌全球网的创始人。在经济危机的风浪席卷而来的时候,方兴东最先感觉到了冬的严寒。先是博客网裁员,而后是出现欠薪事件。   历经种种波折,昔日笼罩在方兴东身上的光环似乎一层

方兴东:创始人,必须自我剥夺很多基本的权利

  结合自己阅读的数十本创业方面的书籍,以及自己十多年互联网领域经历的各个创业公司的生生死死,成成败败。以及自己9年创业的酸甜苦辣,起起伏伏。我觉得真正能够顺利走向成功的创始人,其实是选择了一个非常不容易的角色,走上了一条

方兴东:最不快乐的是钱来了以后

第三届中国站长大会暨2007中国站长论坛在厦门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二六五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承办、厦门科技局协办,邀请了全国近千家个人网站与众多知名企业参与。   以下为方兴东演讲全文:  方兴东:十多年前做

声明:《方兴东:日后不会再做任何公司的CEO》为网友孤寡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