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
作为中国汽车制造业为数不多的女性老总,陈爱莲的被关注度无疑很高。尤其在时下,当整个车市乃至行业都开始笼罩上一层由金融危机所传递出的浓重阴影时,陈爱莲的身影与姿态开始越发地引人瞩目。
“你们中的大多数人一定是想问我,在金融危机开始波及到中国车企时,万丰的应对策略是什么,对吧?”
在日前天津汽车工业高层论坛媒体专访中,面对二十几位跃跃欲问的记者,刚刚考察完新投资项目的陈爱莲,不顾仆仆的风尘与奔波的劳碌,还未坐定,便将话匣子主动打开,爽利、干练的性格由此可见一斑。
“答案其实很简单——让危机成为契机!”陈爱莲语调高昂,没有丝毫的疲倦之气。或许,在这位生性乐观的万丰女“掌门”的人生词典中,就从未出现过“疲倦”一词。
前提:快乐心经
“很多人这样问我:作为一名女性,选择从事以男人为主的机械制造业,不觉得辛苦吗?我这样回答,创业的艰苦在所难免,也必然会遇到很多坎坷,但能不能越过这些坎,关键要看你的心态。我天生就是个快乐的人,心态很阳光,更重要的是,我幸运地遇到了一个好时代——社会赋予了我一个能够充分施展才能的大舞台,因此,工作对于我来说,已不再有任何的压力和烦闷,相反,而是一种乐趣与享受。而我,也总喜欢鼓励我的‘将士’们,一定要以健康的心智、阳光的心态,去勇敢地迎接挑战、战胜困难!”
可以说,这段话已基本上成为她的口头禅,尤其是“快乐创业”与“阳光心态”,更成为她长期以来的座右铭。而事实上,在万丰这么多年的快速发展过程中,陈爱莲的“阳光心态”功不可没!
有这么一件有趣的事:1994年,在万丰刚刚创立初期,面临了许多发展中的瓶颈因素,其中,资金短缺最为棘手。为了保证企业下一步能有一个良好运转的基础,陈爱莲决定亲自去向当地最大的银行——工商行去贷款。不过,在当时,由于国家的大力倡导,许多人都热情并积极地投身到了创业的“洪流”中,于是,能够顺利获得银行贷款便日益困难起来。当天,陈爱莲所拜访的这位行长恰巧在办公室,但就当兴冲冲的陈爱莲刚刚将一只脚迈进行长办公室的门槛时,已判明来者来意的行长立马夹起公文包,做出了要外出的姿态。“不好意思,你来的不巧,我正有要事去办!你先请回,改天我们再约。”变相的“逐客令”并没有打乱陈爱莲的方寸,相反,冷静并沉稳的她以朋友身份大方地回应着对方:“您不必要紧张,我今天之所以来是想请您去我们厂里指导一下工作,既然领导不方便,那就请您改天务必赏光,到我们厂里去看看。”得体的言辞与巧妙的应对,反倒让对方面露尴尬,有点局促不安了。没过多久,这位行长还真应邀来到了万丰,看到热火朝天的生产场面后,当即为万丰留下了一笔高达150万的贷款!
“他之所以会这么爽快地同意给万丰贷款,用他自己的话讲:这是一个四处洋溢着欢笑,并充满激情的团队,前途将无可限量!”事过多年,回忆起当初的情景,陈爱莲仍会流露出会心的微笑。
这只是众多事例中的一个。对此,陈爱莲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导致许多人事业半途而废、无果而终的原因,往往不是失败,而是疲倦——对于事业追求过程中的心灵疲倦!这是一个常见、并高发的症结。于是,如何能让自己始终保持一颗快乐的心,用阳光四溢的心态去面对所有的波折,便成为我多年来一直追求并坚持的方向。”
而事实上,正是源于这种积极的心态,从去年截止到目前,相对于大多企业降低目标、压缩生产、忙于裁员、甚至关闭工厂等的“自我救赎”不同,在许多企业的资金链面临严峻考验之时,万丰反倒平静并从容地在环渤海湾地区进行新项目的调研与考察。
“最近,我们浙商常常聚在一起讨论一个话题,就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们走过了解放思想的10年春天、艰苦奋斗的10年夏天、收获成果的10年秋天;而今,又面临了危机重重的冬天。那么,接下来的路该如何去走?我们又该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我个人认为,除了要做好必要的各项应对措施外,还应该有一个更加开放的视野与更加阳光的心态!”
的确,在很多时候,微笑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它可以将人心灵的迷宫打开,届时,阳光自会不请自来。
化解:让危机成为契机
时至今日,愈演愈烈的金融“寒流”不但已经严重影响到美国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等汽车巨头与零部件生产厂商,同时,更仿佛一只扇动着病毒密码的巨大蝴蝶,殃及到了世界各地的汽车区域,甚至有一直被看好的“金砖四国”。于是,中国也便在劫难逃。但是,机遇与挑战对等存在。危机所带来的并非全部都是恶魔——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造就了小排量车的风行,而日本的汽车产业也借此在全球占据了一席之地。
那么,这一次来自大洋彼岸的“蝴蝶”将会为我们扇动起怎样的机遇?特别是对于中国的本土企业来讲,能否顺利地突破发展瓶颈,创造历史奇迹,也便成为一个令人拭目以待的话题。但毋庸置疑的是,无论外界怎样风云变幻,企业内在的修炼才是应对危机最行之有效的根本所在!
“特别是对于优秀企业,危机更是促使其进一步发展壮大的绝好机会!因为所谓的危机,其实就是指在危险中蕴藏有机遇!”此时的陈爱莲,笑容可掬,乐观并自信。
陈爱莲的自信显然是有理由的。
将时间的指针扳回到1997年,当时,一个危机以出人意料的速度迅速席卷泰国,并在随后很快蔓延到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地,甚至波及更远,它就是亚洲金融风暴!到了1998年,亚洲一些经济大国的经济开始萧条,企业大批破产,社会也因此一度陷入到混乱之中。
作为这场大危机的亲身经历者,陈爱莲至今仍清晰地记得以上这一幕所带给自己的强烈触动:“不,这绝不是灭顶之灾!相反,应该是万丰实施低成本扩张的机遇到了!”“因为汽车与其他物品不同,它并非奢侈品的范畴,而是与人生活息息相关的必需品。”
正是由于坚定恪守了这样一则信念,万丰开始了它积极的筹备与应对。首先,在一番审时度势后,以陈爱莲为首的万丰人将下一步发展的平台瞄准在了上海。“抢占这个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使其成为我们接轨国际市场的窗口,将是促成万丰下一步飞跃的必由之路。”当时的陈爱莲,信念坚定。而在随后展开的市场调研中,细心的万丰人又发现了一家生产摩托车铝轮的中韩合资企业——它在1997年竣工时不幸遇上金融风暴,又加上市场定位的失误,两年来一直处于停滞状态。看到这个情况,陈爱莲马上召集相关人员对这家企业进行评估,最后认为,该公司的整体布局合理,厂房设备等硬件设施较新,只需投入少量资金加以改造,便可以将生产能力迅速提高。于是,在做好了充分的市场准备后,1999年初,万丰正式挥师上海浦东,整体收购了这家企业,迈出了跨地域发展的第一步。收购完成后,新公司运行仅三个月,就实现了原企业一年的产量。
其次,面对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陈爱莲还抓住时机,对公司的内部建设进行了完善与充实,尤其是在企业的文化建设方面。“没有文化就没有灵魂!”当年多次考察了国外公司,并深受感触的陈爱莲,这样定位企业文化的巨大威力。“未来企业的竞争,必将是软实力的竞争,在这其中,文化所起的作用不容小觑!因为只有它,才能够使一个团队形成一种合力,进而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去努力!”因此,当其他工厂的工人苦于在缩短了工作时间后而无处打发时光时,万丰内部的全员学习运动却在轰轰烈烈地展开——除了文化培训,还有军事特训。总之,正是得益于这种大变革时期的“忙里偷闲”,使万丰储备了一批有着坚强意志与团队精神的精英型队伍,为下一步经济回暖时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切实保障。
其后,为了更好地、多方位满足各层客户的不同爱好与需求,当年的万丰又开始注重起了研发力量的积聚,不仅引进了大批专业人才,——包括留学美、德、英、日的学者,行业标准制订者,原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及国有大型企业的精英,而且,在铝轮项目的发展上,万丰还引进了几位具有国际声誉的专家,作为行业标准的制订者,他们的加盟使企业解决了在技术力量和管理经验方面的瓶颈问题,令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有此做保障,万丰的产品也开始花样百出,不断翻新,出炉了许多至今仍被厂家赞誉不绝的经典产品。
事实证明,在陈爱莲大胆、睿智的决策下,经过了此番亚洲金融风暴洗礼后的万丰,不仅没有大伤元气,相反,而是借危为安,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最终在行业中脱颖而出、独树一帜。
而今,一直笃信“市场是最好的老师”的万丰,一路走来,已经过了类似的洗牌三次,而每一次洗牌,对于万丰来说,都是一次提升,一次成熟。现在,在危机面前的它,不仅具备了一套相对成熟的心得体会与应对措施,同时,也更懂得了如何发力,如何收场,以及如何在危机中把握机遇与创造机会。
“生活有时是道难题。它不管你愿不愿意,都会让你陷进去,尝尝它的滋味。既然生命是需要在困苦中才能生出光彩,那么,我们又何苦回避挑战呢?”陈爱莲如是说。
底气:自主创新
作为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领军企业,万丰奥特的自主创新在行业内独树一帜。有这样一组资料:在万丰成立的十几年内,仅是专利就多达几百项,新产品开发有2800项之多,并相继搭建了国家级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留学生创业园等高端的科研平台。在最近结束的“2008年天津汽车工业高层论坛”上,陈爱莲更是代表全体中国汽车零部件业同行作了《高端汽车零部件的自主创新是中国汽车工业从做大到做强的基石》演讲,获得了与会代表的共识。
面对这一被业界惊叹不已“万丰速度”,一向低调而务实的陈爱莲言语简单而朴实:“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万丰履历的话,就是创新!”谦逊的言辞中仍然难掩一种由内而外所流露出的自豪。
确如陈爱莲所言,回顾万丰的发展历程,自主创新在其中所占的份量尤为突出。特别是自1997年陈爱莲明确提出了“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后,自主创新更成为了保障万丰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由此不难想象,一路走来的万丰,之所以能够拥有像美国通用、福特,德国大众,日本丰田,韩国现代等一系列国际巨头为合作伙伴,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万丰自身的实力与品质。而这一切的背后,自然又与“自主创新”密不可分。所以,正是凭借着对研发、创新的执着不渝和扎实推进,此时的万丰也绝非彼时起步期的万丰,正如那句老话,“实力决定话语权”。
“时至今日,在金融‘海啸’的推动下,社会的各行各业将再度面临一次新的整合与竞争,发展的结局,无非是‘壮大亡小’——有竞争实力的优秀企业通过整合,进一步壮大,而缺乏竞争实力的一批中小企业,只能归于消亡。不过,从长远来看,这其实是产业发展所传递出的一种由成长迈向成熟的信号。”陈爱莲言辞凿凿,有理有据。
具体到中国的零部件产业,陈爱莲认为,若想让企业从成长中走向成熟,关键在于一个“走”字。即不能仅仅满足于有多大规模,多少产出,而是应通过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培育出更强的国际竞争能力。以万丰为例,目前的工作重点就是要通过整合与提升尽快推进四个转型,即:向“节能环保型”转变;向“设计服务型”转变;向“技术输出型”转变;向“文化输出型”转变。
在陈爱莲看来,这四个转型,不仅是我国零部件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的长远之路与必由之径,同时,更是万丰的当务之急。
未来:依旧乐观
最近一段时间,大多数企业领导人在谈及对未来前景的展望时,几乎都会不约而同地或委婉,或低调,甚或避而不谈。在此问题上,陈爱莲言简意赅但语气高扬:“充满信心!”
在她眼中,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铝轮生产基地的万丰,拥有了一批高端的OEM品牌为其固定的合作伙伴,这无疑为它提供了接触世界其它高端零部件企业的平台与机会。
“不断的挑战与近乎苛刻的要求,为我们的创新与提升提供了可能。”源于这种外部环境的促使,而今的万丰,手中已拥有了两项不斐的资源——品牌与技术。印度零部件厂的多次前来洽谈,就是这一优势的最佳佐证。换句话说,一直被印度方面期望以技术与品牌来入股、设立海外合资公司的万丰,显然已在国际市场中具备了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恰好,对于时下紧迫的“抗寒”工作而言,这种“内功”的作用自是不言而喻。
另外一点,其实也是构成万丰现在自信满怀的关键因素——万丰拥有非常充足的现金流!截至目前,在万丰的几大产业中,汽车零部件这块整体销售情况虽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一定冲击——完成总体预定目标的80%,出现小幅回落。但依旧健康的产业结构,令人羡慕的充盈资金流,都使之成为整个行业内少有的赢家之一。用陈爱莲的话讲:“此次的天津之行,我除了要参加论坛外,另有一个重要目的——考察环渤海湾的投资项目!”而这,明显构成了目前危机浪潮中能够安然过关的又一张王牌。
“我们计划能在明后两年资本价格足够低的时候,在确保自己资金链安全的前提下,以更低的成本,来筛选企业、筛选项目,进行大胆的收购重组或战略性产业投资!”
若此计划能最终落实,当年“亚洲金融风暴中”成就了万丰的一幕将戏剧性地在十年后再度上演。不过,类似的剧情,不一样的结果——此番蓄势而来的万丰,已褪尽了当年的青涩,具备了成熟与稳健特质的它,更加懂得如何得心应手地将机遇转化为挑战,变危机为发展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