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薇:虚荣是种动力



虚荣,但是可以成为动力

  

  第一次见陈晓薇,身形是意料之外的娇小,声音是意料之外的圆润轻柔,她的任何举动都带有一种节制的分寸感。服务员请她点单,她要了一杯胡萝卜汁,然后语调低缓而坚决地注视着服务生说:“不要加糖,一点点都不要。”这么一个小插曲,顿时让人觉得:温柔的只是她的声音,事实上,她很严格,说话很直接、明确。

  “坦白说,从小时候起我就是一个虚荣的女孩子,希望别人看到我的聪明。所以尽管很喜欢文学,但我还是选择了理科。因为那个时代,人们普遍认为学理科的孩子聪明。”

  话题当然绕不过陈晓薇的少年班经历,那实在令人好奇,但没有想到她的回答是以“虚荣”开场,更没有想到她从小学到高中连跳四级的原因是因为身体不好。

  陈晓薇出生时有先天性的心脏病,医生说如果不开刀,她活不过20岁。从小,陈晓薇的父母就为这个“开刀”准备着:胸腔手术之后至少要静养一年,那这一年就会影响她的功课。因为有这个担心,陈晓薇就开始跳级,为心脏手术做准备。跳了一级之后,她的功课不仅没有拉下,反而还挺领先,妈妈说那就再跳。就这样左跳一级、右跳一级,跳了四级后,心脏竟奇迹般的好了。

  这时,15岁的陈晓薇面临着考大学的问题。“人家都说中科大少年班难考。既然这么多人说难,那我就偏要去考考看。”结果顺利考取。在少年班的第四年,陈晓薇又考到美国匹兹堡大学,得到分子遗传和生化专业博士学位后,又去加利福尼亚大学从事人类学博士后研究,连续两年获得美国政府研究基金奖,在陈晓薇周围,只有她一个人得到这个奖,大家都承认她是一个聪明的女人。

  陈晓薇就像一个争奇好胜的小女孩,拼着一股劲冲上山头后,对占山为王反而丝毫没有兴趣了。

  “其实我跟科学,就像一对指腹为婚的夫妻,谁都不爱谁。我在实验室时,天天机械地重复着同样的劳动,做不喜欢的事,包括刷试管、洗烧杯,就像给一个我不喜欢的丈夫倒洗脚水似的。”

  陈晓薇给妈妈写了一封长信:“当我打开抽屉,觉得除了一张毕业文凭和一张结婚证书以外,其余的都是废纸……”

  陈晓薇觉得,应该去走条自己喜欢的路了。

  

  成家,但有自己的呼吸空间

  

  看陈晓薇的履历表,感觉她应该是“先立业后成家”的那类人,而她却在22岁时就结婚了。

  “他愿意娶我,我就嫁给她了。”陈晓薇用少见的玩笑口吻说,接着又很认真地解释:“他是一个内心很纯净的男人,他愿意给我很多呼吸的空间,属于自己的空间。”

  陈晓薇决定跟那些博士课题、科学研究分道扬镳之后,离别在美国工作的丈夫,选择了回北京,在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外语部做一名幕后记者,没有正式身份,只算是临时工。作为一个临时工,她没有机会在央视做出镜记者,更别提做主持人了,但陈晓薇改变了这个规则,最终有了一档属于自己的访谈节目“sunday Topics”(周日话题)。

  采访陈晓薇的这一段主持人经历,有些难以进行,她好像很不在意这些旁人看来很耀眼的光环,很多细节都是由旁边的工作人员补充的。

  或许在陈晓薇眼里,人生没有大到需要铭刻的挫折,也没有使她停滞不前的过去。这并不是说她的人生就比别人更一帆风顺,只是对她而言,生命中的那些挫折都只是通往梦想之路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如果是那样,又何必念念不忘呢?

  做完建国50周年的直播之后,陈晓薇结束了在央视的工作又回到美国,因为她怀孕了。其实从陈晓薇回国的第二年开始,丈夫就不停地表示希望她能回美国。“分开这么久,他其实非常不情愿,但他尊重我的选择,理解我的向往和信念。我在北京工作三个星期,做六期节目,然后回美国跟他呆三两个星期,这样一直拖了两年,每拖一次就觉得欠他又多了一些,但更大的触动,是有一次回美国探亲,我看到音响里有一张CD,就随手放了一下,是我很喜欢的一个女声,唱出来的是:‘Jesse,come home(回家吧),这里非常孤独’。我就想当他一个人听这首歌时,会是什么感觉,我觉得自己欠他太多。所以我决定还是先回去。婚姻就是这样,夫妻之间应该互相理解、包容。”

  生了女儿之后,陈晓薇在美国自己做了一段时间的媒体公司,然后发现养女儿是一件很需要钱的事。“在我生女儿之前,我做事完全凭兴趣,是一个对物质没有什么要求的人,只要能生活就足够了。有了女儿之后,我发现原来孩子穿衣、吃饭、受教育……什么都是要花钱的。”于是,她进了麦肯锡纽约总部办公室做咨询顾问。

  

  简单,但是最适合自己

  

  很难说陈晓薇是保守的人还是很开放的人。她经历过这么多种职业角色:科学家、主持人、管理顾问和lT公司总经理。可当和她面对面交流时,会发现她很固守自己的某种风格。这么多年来陈晓薇只找一个人做头发,包括她在美国的时候,也要回北京找这个发型师来修整:她有固定的化妆师,我们提出想让她尝试新的化妆师时,尽管她同意了,但希望事先试妆。而试妆时,她很有礼貌但很直接地对化妆师说“我喜欢这样”、“对不起,我觉得这不是太适合我”,“我觉得简单的风格最适合我。”她用温柔但很肯定的语调说。

  在麦肯锡的工作经历,彻底扭转了陈晓薇的人生方向。“之前做科学研究、做媒体,商业这个词根本就没和我沾过边。进入麦肯锡的最大收获,就是让我学会了用商业的思维去做事。学会寻找差异化,别在一个已经足够拥挤的市场里拼死拼活做第一,要另外寻找一条路,大家一起在不同的路上做各自的第一。”

  2005年6月,陈晓薇加入中华网,做了一名职业经理人,给中华网找到不同于其他门户网站的另一条路,让这个中国互联网行业第一个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数年后重新做第一。

  陈晓薇对当时有人觉得她到中华网是一种冒险的说法这样回应:“中华网拥有更多的机会,我喜欢到有挑战的地方工作,我喜欢不停地学习新东西、接受新挑战。从这种角度来讲,我又觉得我选择的是最不冒险的。是,我是很执著,我一直执著于让自己随时学习新东西。”

  陈晓薇还有另外一件一直坚持在做的事情——让公司里的每个人都叫她“晓薇”,而不是“陈总”。事实上,经历过这么多职业角色,“晓薇”这个称呼一直都是她最喜欢的,“这样我才觉得是我。一开始公司里人人都叫我陈总,我都会错愕地回头看一下是不是在叫我。但我没有直接对他们说。我会在写给他们的每一封E-mail、发的每一条短信结尾都署上‘晓薇’,希望他们能够潜移默化地被改变,叫我晓薇。”

  在采访期间,工作人员好几次提到晓薇的“夏威夷行程”,陈晓薇大方地解释:“这是我和丈夫、女儿的私人假期,我在这段时间里不会看电脑、不会开手机。”

  “那你能放得下工作吗?”

  “当然可以。我在北京工作的时候可以完全不想丈夫和孩子,这个说法听上去有点残忍,但这也意味着我能做到完全把工作抛在一边与家人度假。我喜欢这样纯粹地安排生活。”

 陈晓薇:虚荣是种动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87460.html

更多阅读

陈晓薇:行到云起处

对陈晓薇来说,2009年是艰难的一年。去年第九城市在《魔兽世界》争夺战中败给网易,此后外界纷纷猜测九城总裁陈晓薇即将离职。陈晓薇第一时间明确否认,九城(Nasdaq:NCTY)董事长兼CEO朱骏2月1日凌晨在自己的微博上也否认了陈晓薇提出辞职

陈晓薇:是九城与暴雪拉回谈判桌的最关键人物

已完成职业经理人使命   陈晓薇在九城的两年,以魔兽代理权易手为分水岭,分为前后两段。之前是艰难地谈判,之后则是陪九城在阵痛后寻找新的方向。   在后半段她感到欣慰的是,九城已经让她看到了重新开始的基础。九城自主研发的产品

陈晓薇:离开九城,是最好的选择

初春的互联网行业骊歌声声,这一次说“离别”的是九城总裁陈晓薇。   今天晚间,第九城市(NCTY)宣布,陈晓薇于5月16日两年合约期满后,将不再续约。从即日起,九城的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朱骏先生将于当天接管其所辖事务。   利用春节加

陈晓薇:九城也不希望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

 新闻出版总署今日发出通知,终止《魔兽世界》(燃烧的远征)审批,退回关于引进出版《魔兽世界》的申请。第九城市总裁陈晓薇在接受连线中表示,九城对魔兽玩家有感情,但也不希望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   陈晓薇表示,“(魔兽世界)这件事情

声明:《陈晓薇:虚荣是种动力》为网友平凡之路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