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激情澎湃之时,长于革故鼎新之际,三十年改革开放的浪潮孕育了这样的一群人:不仅拥有超越常人的格局和视野,更切身践履之,将自我带入了非凡的人生境界。他们所拥有的为人气度,足以成为社会楷模。他们是这个时代的行动力领袖。
本期与我们对话的两位行动力领袖是:
施正荣: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太阳能光伏技术研究领域世界级的科学家,放下澳洲优厚的生活回到大陆创业,开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之先河。2008年,《财富》杂志评选其为亚洲年度经济人物代表,并以“太阳能之王”相称。
田国强: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美国得州农工大学经济系终身教授。作为改革开放后早期赴美的学子,他的求学道路异常坎坷,凭借自身的奋斗成为北美第一个获得终身教职、第一个成为正教授的华人经济学家。学养以外,他的率性直言亦为人称道。曾以一份洋洋万言的《关于改善上海财经大学学风、教风的建议书》痛陈中国经济学教育之流弊,引起广泛关注。
施正荣
科学家?企业家?不若叫我探险家
我一直认为和外部打交道是自己的弱项
但我这个人就是喜欢挑战和尝试新的东西
让我在一个位置上很舒服,拿着高薪、下面管一帮人
再有雄心也多余,没意思
文|江鸟
施正荣个头不高,表情不多,旅居澳洲多年加之常年在海内外穿梭奔走,说起中文来依然乡音不改。讲与“专职环保人士”英国查尔斯王子、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的交往和谈自己教育孩子人走灯灭、喝水不要用纸杯一个声调,平缓耐心,实验室科学家的质朴和耿直仍有迹可寻。但这并不妨碍他接听工作电话时语气立刻转为强势命令,也不让你感觉和在尚德响应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地球一小时”活动举办的低碳party上,被安排唱完英文歌又唱锡剧、享受台下掌声一片的那个他判若两人。
他的个性似与他的经历、背景一样,很难归类形容。他头顶的光环早已让许多人忘掉这位8年前回国创业、4年后公司就在纽约证交所上市、旋即成为“盖茨第二”的中国新首富,曾经的身份是一介书生。同样是书生的经济学家陈志武写过一文,将施正荣的财富与古时的乾隆皇帝作比,视施正荣和尚德为过去500年资本全球化进程带给中国的礼物—各国制度同质化、资本全球化以及中国改革开放造就的经济腾飞的典型代表,引起一时争论:何以能将不同时代的企业家和政治家类比?可不是,学术背景就只是背景而已。
他骨子里定有冒险天性,否则一个出生就被送去别家的农家子弟,通过机缘和努力,留澳随诺奖得主拿到博士学位、收入优厚到不需要再奋斗、研究做到顶尖无聊到想开饭馆又从来没做过生意的人,怎么会一跨多步,回到太阳能光伏技术研究水平相对落后、产业应用几乎为零的国内,直接干起了实业?
从未从学界抽身的施正荣常回国参加学术交流,为中国学者对太阳能光伏技术的热烈关注而感慨,也因为他和所在的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在这项技术上的优势,经常充当现场解说员的角色。“在国内做研究很困难,首要的困难是经费。当时长江学者、百人计划要招聘我,可我能干什么呢?每年给我100万建实验室,能建成什么水平?如果实验室达不到一流水平,我无论如何做不出一流水平的科研成果,我在澳大利亚的实验室水平是相当高的。所以就想到做企业,企业做成功了、赚到钱了我可以去做任何想做的事情,投入科研当然也可以了。”他这样解释转投商海的初衷。
做实业和做实验毕竟是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之前从来没参与过商业运作的他习惯于聚精会神地做自己的事情,把内部事务处理好便可,不必应对外部的人和环境。但在商场上,尤其是中国,很多时候不得不违心地说话做事。所谓江湖,安能随意如是?“这确实是一个痛苦的转换过程,自己一开始很不成熟。我一直认为和外部打交道是自己的弱项,但我就是喜欢挑战和尝试新东西,让我拿着高薪、下面管一帮人,再有雄心也多余,没意思。”经过几年的历练,他自认成熟多了,“能够应付各种各样的场合,在这方面变化还是比较大的。”
换一个角度,他认为做研究和做企业也有许多共通之处,而这恰是他的优势。做研究如果没有创新思维一定做不好结果,且必须专注,做企业也是一样。“我就把太阳能做好就行了。现在每天放在我桌上的可行性报告都那么厚,我不感兴趣但我自己还是要一门心思做太阳能。”他的专注也体现在对环保的投入上,“做慈善也要专业,做自己懂的,效率是最高的。”尚德以及他本人分别设立了基金会从事环保领域工作,向学校、养老院等捐赠太阳能产品,提供环保知识尤其是清洁能源的宣传和教育。珠峰行动、重走长征路,都有尚德的一份投入。2006年公司上市、个人财富登顶之后,施正荣的名誉更多与“绿色”有关,如2007年《时代》评选的“全球环保英雄”、中国政府奖项“绿色中国”年度人物、2008年英国《卫报》的“拯救地球50人”。他非常推崇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拍摄的纪录片《不可忽视的真相》,戈尔策划“Live Earth”音乐会时他更是慷慨解囊;另一份不太为人所知的投入则是查尔斯王子在中国立意保护胡同、古琴、中医的王子基金会,他很敬佩这位以环保为业的朋友,于是参与其中。
最近他的压力看起来不小:毛利率暴跌、高价“囤硅”、变相裁员、险遭收购、财富缩水……不利传言甚嚣尘上。面对眼下的艰难时世,他却是显得从容而乐观:“冲击是肯定有的,不过由于大的环境和政策,新能源产业受到的影响并不算大。而且经济局势肯定只是暂时的,不能由于暂时的困难而放弃长期追求的目标。所以我主张放缓企业扩张的速度,停下来不扩产,把现金留在手里过冬,借这次低潮期练好内功,比如:精细化的管理、人员的优化培训、新技术的导入等等,为下一轮的发展做好准备、储备能量。”
看来大家并不必为这位碰到点“小麻烦”的“太阳王”太过担心。
田国强:不合时宜也要好好说话
我不喜欢弄虚作假、吹牛拍马那一套
比较欣赏道家无为而治的态度
不是说什么也不做,而是要按规律办事
借助一定的条件去取得成功,一切要顺其自然
“这次金融危机是美联储、经济学家和华尔街共同造成的。谁最值得原谅?是投机的华尔街精英们;谁最不应该原谅,是政府官员和经济学家们!”虽然远隔万里,越洋电话那头田国强的声音依然清晰有力。
身为经济学家,他批评同行毫不留情:“银行呆坏账引起的倒闭会波及到其他行业,因此金融业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如果一味强调自由主义而不加规制,市场的调节杠杆就会失灵。这是很浅显的经济学道理,可是我们的官员和经济学家们却有意无意忘记了。华尔街投资者们从职业理性来讲一定是逐利的,哪里有空子就会去钻。他们只是钻了监管不足的空子,进行了大量的金融衍生操作,扩大了经济虚拟化和泡沫的程度。而滋养这种行为发生的温床,却是官员和经济学家们的失职。”
对一些人鼓吹的经济危机已“见底”之说,他也不大认同,认为不过是政府在给老百姓打气。“经济从衰退中走出来需要时间,银行业的问题才只暴露出来局部,灾难远未结束,今年年底前应该不会好转。”不过他觉得经此一役对经济学家们倒可起到敲打的作用,让其认识到“完整地掌握现代经济学基础理论是有用而且必要的”,再不能抱着教科书里的标准理论盲目自信,而一定要把握住理论前提假设和现实经济环境。
这番话在许多人听来相当不入耳且不合时宜,但田国强从来便是一个敢于、甘于“不合时宜”的人。外界评价他讲原则,不肯含混通融。不喜欢他的人嫌他太傲气,喜欢他的人赞他有骨气。外界的评议或能带来名利,但他更看重的是凭着才华和毅力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该付出的付出,该拒绝的拒绝,首先要过自己那一关。用他自己的话来讲,那就是“从小自由散漫惯了”,不喜欢“弄虚作假、吹牛拍马那一套”,比较欣赏“道家无为而治的处世态度”,不是说什么也不做,而是要“按规律办事,借助一定的条件去取得成功,一切要顺其自然。”
这份自信坚毅与他坎坷的奋斗经历不无关系:恢复高考后好容易得到求学机会,为了摘掉“工农兵大学生”的帽子,自学考取研究生,得入建国后“海归”的计量经济学翘楚林少宫门下;被明尼苏达大学美国科学院院士奇普曼教授赏识,获邀出国留学,由张培刚、林少宫、李楚霖写了推荐信,却因为制度限制,让对方发出了五份入学表格才终于成行。囊中羞涩、英语哑巴的他,在美国硬是靠着这份迎难而上的野劲儿,一次次山穷水尽,一步步柳暗花明,终于成为第一位获得终身教职的留美华人、第一位正教授、被收入英国著名经济学术史专家Mark Blaug和Howard Vane根据社会科学文献引证索引编辑的《经济家名人录》《( Who,s Who in Economics》)。
他非常尊重恩师林少宫,曾撰长文感怀老师的治学和为人是自己处世之楷模,亦追寻其致力于从教育着手改善中国现代经济学学术环境的脚步,“开始了在上海财大筚路蓝缕的现代经济学教育科研改革”,以期重现当年他的老师们在华中工学院创造的“经济学家群”之盛况。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他会写下《关于改善上海财经大学学风、教风的建议书》,又一则“不合时宜”的典型案例。他对学生“放羊”、教师不在教学和科研上兢兢业业却热衷于校外谋取私利的现象很痛心,于是提出了一些不大动干戈、“投入少、容易执行、见效快、效果大”的改良措施。许多老江湖笑话他的书生气,他却坚持认为“中国当前的浮躁心理是过去一个时代的历史遗留,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终归会回到脚踏实地。”或许不是他太有原则,而是原则的定义在不同价值体系中天差地别。利益最大化、摩擦极小化,这是一些人的行为准绳,或许为时下主流,但一个追求进步的社会永远需要有人发出不一样的声音。
金融危机是时下人们最关注的话题,田国强却认为即使中国有机会利用此次世界经济格局重构、突出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地位、甚至挑战美国的地位,也不必僵化地言必谈危机。因为一个国家的发展必定会经历弱小-强大-衰落的过程,而中国正处在强大的周期上。“根本原因是过去三十年的市场化改革释放了老百姓发家致富的强烈愿望,充分发扬了中国人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相较西方发达国家人们的休闲和颓废,只要中国人保持这种‘拼命三郎’式的劲头,崛起是必然的。”
你看,即便是在“唱赞歌”,他依旧是有着自己的一份原则和坚持。但这样一个不肯附和的人却又舍得放弃晚上的休息,郑重地对着电话条分缕析地讲述他的观点,并辅以理论解释说明,非常耐心。这个总是“不说好话”的人对自己的公共发言和舆论形象是在意的,甚至有洁癖。所以,务必尊重他的原意,这是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