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全:“军”商的艺术

 张宝全:“军”商的艺术


张宝全:北京今典集团董事长

1976年入伍,当过战地记者和猫耳洞作家。

1992年投身商海,在地产项目和开发与经营上不断取得成功,在房地产界享有盛名。他的经营理念和创新思维,也得到各界的广泛称赞。

2001年,当选“中国房地产十大风云人物”。

军商语录:“在商场上我做任何事情都会尽可能地先想风险,很多时候我比别人更了解我所进入的商业情况,只有你深入了解了,你的风险才可能最小。”

领导风格:雷厉风行,做事迅猛,对风险敏感,注重艺术。

外界评论:张宝全从来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人,他一直是害怕被人遗忘的。

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王候将相,宁有种乎”的壮语豪言,而他,一个普通的不平凡者——张宝全,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这句话。从江苏一个贫苦农家的儿子,到今天卓有成就的今典集团董事长,张宝全经历的是一个传奇的人生。

当兵让他获得很多

1957年,张宝全出身于江苏镇江一个贫苦农家。少时在乡下,他着迷于绘画、书法和吹笛,之后听从母亲的意愿当了木匠。

1976年,因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当了炮兵。1984年,他随部队上老山前线,任战地记者——某参战部队政治处干事。

在这期间,为了能做出最真实、生动的文章,张宝全曾在三面敌军、处处地雷、炸弹随时可能响起的情况下和同行人员一同登上敌军高地采稿。在这种情况下行路是要非常小心的,何况是爬土坡。同行的战友们都屏住呼吸,以小于90度的角度躬身前进,张宝全却不堪于这种“偷偷摸摸”,直身向敌人高地挺进。

经历了那场特殊的血与火的战争,张宝全发表了长篇报告文学《强兵强将》、中篇小说《啊,哈雷》、电视剧本《第100首歌》等多部军事题材的文艺作品,被誉为“猫耳洞作家”。回首那段当兵的历史,张宝全感慨地说:“一个人至少应该当3年兵,最好再打一次仗。超越了生死,对世俗利益就能淡然处之了。”

军营的历练,战场的洗礼,锻造了张宝全军人的刚毅和文人深厚的修养。1988年转业后,张宝全以当年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著名导演谢飞是他的班主任。

毕业后,张宝全到电视台当编导,后来认识了刚从北京广播学院毕业、前来当场记的王秋杨。这个美貌而少言的女孩让他沉醉不已。当时,他并不知道她的显赫出身:北京军区某司令员的女儿。

王秋杨出身于正统的军人家庭。从小在海边的农村长大,童年生活让她有着风一般不羁的野性。少女时期,她当兵8年。同样来自山区、经历过军营生活的张宝全,以阅历丰富和有着江浙男子多才而细腻的特质,让王秋杨如遇知音。

现在,王秋扬与张宝全共同打理着今典集团。张宝全坦承妻子在自己事业成功历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与她认识,改变了我的视野和生活轨迹,看问题的方式也会发生变化,要不是认识她,我可能也不会来北京。”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88096.html

更多阅读

今典集团董事长张宝全:传统住宅市场基本饱和

     1992年7月,今典集团董事长张宝全第一次踏上海南,为筹资拍摄电影而下海经商,这位下过乡、做过木匠、当过兵、跑过战地记者、学过电影导演的传奇式人物,成为了地产圈最懂艺术、艺术圈最懂地产的人物。  在2012年博鳌论坛上,张

张宝全:当梦想照进现实

        (生意场讯)当海南头顶着“国际旅游岛”的光环再度走进人们的视线时,“天涯海角”便诱惑着各路资本纷至沓来“淘金”,连小品大王赵本山都耐不住寂寞,砸下13亿元人民币。而在第一轮海南楼市泡沫里全身而退的今

张宝全:地产、电影混搭高手

 他到底是地产大亨,还是电影大亨?是一个商人,还是文艺中年?   在地产江湖沉默几年后,张宝全突然重装上阵,逆市扩张,以三亚为起点,从南到北,掀起了创新模式的红树林“酒店风暴”。  相关链接:  张宝全42亿打造北方亚龙湾密谋度假地

张宝全:我的成功未定式

一个男人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镇江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中又添了一个小生命,他的身份是家中排行第四,父母给他取了个有着当时那个年代烙印的名字,叫张宝全。然而在兄弟姊妹中他的表现并不出众,甚至年幼时体弱多病,因此得到了父母的更多关

张宝全:地产、电影“混搭高手”

  他到底是地产大亨,还是电影大亨?是一个商人,还是文艺中年?  在地产江湖沉默几年后,张宝全突然重装上阵,逆市扩张,以三亚为起点,从南到北,掀起了创新模式的红树林“酒店风暴”。  在《叶问》获2009年香港金像奖最佳影片之后,张宝全

声明:《张宝全:“军”商的艺术》为网友绿格子黑衬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